我系举行专业介绍会暨2016级本科生见面会

2018年9月3日晚,我系在致仁书院活动室举行2016级本科生见面会暨专业介绍会。我系系主任蒋兴宇,负责本科教学教授吴长锋,副教授陈放怡、奚磊、李凯,助理教授郭琼玉、何俊龙、张明明出席,16级19名本科生及17、18级本科生共计逾百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现场

我系系主任蒋兴宇主持会议并做重要讲话

会上,蒋兴宇对现场16、17、18级的同学表示欢迎,随后从历史发展、文化内涵、师资力量、课程结构、实习实践、对外交流等方面对我系进行了详细介绍。他幽默地指出,电影里神话中的钢铁侠、顺风耳在生物医学工程系都有可能成为现实,选择生物医学工程系不仅有用,而且有趣。他勉励同学们认真学习,提高英语能力,尽早尽多的进实验室开展科学研究,把握出国深造的各种机会,开拓眼见,脚踏实地的实现自己的梦想。

我系教师介绍科研方向

我系全体教师结合自身经历,深入浅出地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研究方向,引发了同学们的浓烈兴趣。同学们与各位教师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交流。

 

2016级本科生班委成员

会上还宣布了2016级本科生班委选举结果,林维聪为班长,贺文琦为团支书,尹泓为学习委员。

 


  会后,我系教师还与2015级本科生进行了座谈,倾听他们有关学习、升学方面的困惑与问题,并一一给予了耐心解答。

我系新学期开学第一课顺利开讲

  2018年9月3日,我系迎来2016级19名本科生及2018级16名研究生,我系新学期开学第一课顺利开讲。

  我系系主任蒋兴宇十分重视教学工作的开展,多次进行工作部署,强调任课老师认真备课,确保开学第一课的顺利开讲。

  本学期我系共开设本硕课程8门,严格按照学校教学要求,编制和执行课程大纲,合理安排讲授和实验课时,注重学生理论知识培养的同时,强化实际动手科研能力的提升。本科课程进一步借鉴哥伦比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强化具有南科大特色的生物医学工程系学生培养体系,并配合“新工科”项目与实践,探索我系工程教育改革,人才培养的新路径。研究生课程则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强化了学生学术道德、科研伦理水平的培养,并开设实验操作技术课程,帮助学生适应我系交叉学科背景的实验需要。

我系举行2018级研究生新生座谈会

2018年9月3日上午,我系在台州楼324会议室举行2018级研究生新生见面座谈会。我系系主任蒋兴宇,主管研究生教学副教授陈放怡、教授吴长锋,副教授奚磊、李凯,助理教授何俊龙、张明明出席,2018级11名硕士研究生,5名博士研究生,2017级2名境外返校博士研究生参加了座谈会,座谈会由系主任蒋兴宇主持。

座谈会现场

会上,蒋兴宇做重要讲话,他指出研究生阶段要培养三个“学会”,第一,要学会自学,自学不仅能提高学习能力,且能受益一生。第二,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预留充裕的时间用来做研究,不断适应在信息爆炸时代的信息获取,产出创新信息。第三,要学会与导师沟通,主动积极的进行科研汇报,适应不同导师课题组的管理风格与模式,正确对待导师善意和中肯的批评建议。

教师介绍科研经验

随后,现场各位教师分别向同学们介绍主要研究方向,并结合自身经历分享科研经验。同学们就学习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与老师们认真沟通与讨论。

学生自我介绍并与老师交流

2018级研究生于8月28日入学,经过研究生院精心组织的迎新周迎新活动及相关培训后,将在我系书写研究生学习生活的新篇章。

用通识教育和自学创新,打通专业发展的任督二脉——我系系主任蒋兴宇在开学典礼上发言

各位同学、老师:

  早上好。

  我是南科大生物医学工程系的教授,蒋兴宇,很高兴作为教师代表在这隆重的开学典礼上发言。

  我和同学们一样,在不久前才选择来到南科大。我们都选择来到深圳这座全世界最创新的城市,选择来到南科大的原因,我想就是要引领创新、做其他人没有做过的事情。我首先要祝贺大家,在人生的重要节点,做出了明智的选择!

  如果说南科大是以通识教育为特点的高校,那南科大生物医学工程则是最淋漓尽致地贯彻通识教育理念的专业。你可能会问生物医学工程是什么专业,中学时期没有听说过嘛。生物医学工程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利用工程和数理化的方法,给医学与健康带来福音。如果你选择了南科大、选择了生物医学工程,则可以不仅有机会学习最先进的理科、工科的知识,还可以接触医学健康的诸多高精尖技术。

  你可能还会问,读了南科大、读了生物医学工程,以后能干嘛?因为通识教育,你会有非常多的选择,除了继续做理工男、理工女,你还可以做码农、可以做金融、当然还可以从事医学健康行业。这些多样化的选择是非常适应今天社会发展的。现代社会的一个特点是快速发展。如果你只学习一门手艺,当这一门手艺被新技术所代替,你就会完全失去竞争力。比如。。。 。。。 我就不举例了,伤害到有些职业的感情啊。 所以通识教育非常重要,一定要利用在南科大期间学习各方面的知识,你们长大以后不光能引领科技创新,甚至可以引领社会的发展与变革。

  多学科的交叉前沿研究能让技术发展实现人类的梦想,例如美国Facebook的Zukerberger提出让人长生不老。再如千里眼、顺风耳、钢铁侠,这些自从人类有历史记录以来就梦想实现的、带有科幻色彩的目标,利用交叉学科、利用生物医学工程的系统研究,都有可能实现。

  回想我20多年前在芝加哥大学进行本科学习期间,除了University of Chicago的通识教育,最大的收获是:学会自学。我们大家都是学习的专家了,在场的同学都已经至少有过12年学习的经验,过关斩将,进入南科大。但是很多人还没有学会自学。我在芝加哥大学进行本科学习的时候,学期很短,一年分成三个学期,每个学期10周授课时间,很多教授都会把本来16周的课程压缩到10周时间上完。 几乎所有学科的老师要求我们要预习课程再来上课。如果没有提前自学,基本上无法跟上。在很短的10周内,居然有两次期中考试和一次期末考试,因为每一门课进度不同,这样一开学基本上从第3周开始就在各种考试中度过,直至期末考试完成。整个大学教学与其说是在教和学中度过,不如说是在自学与自学质量考核中度过。虽然当时感觉比较紧张,可以说是压力山大,但是后来逐渐适应了。现在来看当时的紧张学习,对于我自学能力的培养极其重要,让我受益匪浅。如果没有能力很好地安排时间、没有能力快速自学,我今天绝对不可能进行生物医学工程这种高度交叉的科学研究,因为我们进行的前沿科学研究,经常需要我们去自学一些以往没有学习过的知识。所以同学们,要学会自学,是你们在南科大要一定完成的使命!

  在南科大期间,除了学好理工科,还要注重英文学习。英文是科学、工程、工商业、金融业等诸多领域世界性的基本沟通工具。学好英文,可以提高你知识范围、扩大你的交往圈、提升生活质量。南科大的英文教学环境非常好,但是英文学习如果没有自学,绝对不可能取得好效果。而且必须每天抽出固定时间自学,并运用之。最新的生物医学工程研究证明,会多种语言的人,智商和情商普遍较高,也更快乐。

  祝大家在南科大四年中快乐地学习、快乐地生活。

我系硕士研究生张子一在2018年新生开学典礼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我是来自生物医学工程系的张子一,非常荣幸能够代表2018级研究生新生在这里发言。

  今天,1801名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同学们相聚在南方科技大学,怀揣着求知的梦想,我们一起从南方科技大学出发,开始一段崭新的人生旅程。

  我曾就读于北京理工大学化学专业,大一的时候就去过中科院化学所给大牛们打下手,从一开始的小白一路上摸爬滚打,随着科研的深入我逐渐地明确了自己的想法,那就是——我想要进一步深造。来到南科大,我的专业从化学变成了生物医学工程,从传统理工科跨入了前沿交叉学科。南方科技大学十分注重交叉学科的发展,在这儿多领域的人才进行思想碰撞,以求突破单一学科难以解决的科学技术问题。平台决定了视野,站在南科大的高水平的平台上,我们能够看得更远。

  在选择南科大之后的这个暑假里,我见到了2017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单粒子冷冻电镜的发明者,Joachim Frank。Joachim受邀来到我们美丽的校园,为师生讲解冷冻电镜的成果与发展。在深圳市的大力支持下,共计10台冷冻透射电子显微镜及其它71套相关辅助仪器和样品制备设备入驻南科大校园,待全部建成后,将是我国最先进的冷冻电镜实验室,也是全球顶尖的冷冻电镜实验室之一。南科大的校园里,处处洋溢着国际范儿的气息。当我们在全球化的视角下思考问题,就能够从容面对世界的变化,捕捉发展的契机,把握前进的方向。南科大人与世界对话,为幸福播种,这也是我一直以来的科研梦想。

  从美国辞去终身教职,来我校任教的邓巍巍教授曾这样评价:南科大是一所令人“一见钟情”的大学,对我来说亦是如此。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而南科大,就是大师云集的地方。遇见南科大,我们有机会在课堂上近距离聆听院士的教导,在报告厅与诺奖获得者面对面讨论,在seminar上见到学科领域的学术泰斗。遇见南科大,我们还可以在宁静的荔园和欣园醒来,在先进一流的实验楼里流连忘返,漫步在晚风习习的湖畔。遇见南科大,我们可以在国际化的平台上了解多元文化,可以在跨学科学术交流里挑战学术前沿,可以在深圳创业的氛围中释放激情与活力。

  占地1.94平方公里的南方科技大学,几乎正好占深圳面积的千分之一。这千分之一,带着深圳这座改革之城的创新基因,被定位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试验田”。今年正值改革开放40周年,同学们踏上这片土地学习,也必将有一段不平凡的人生之旅。

  “创知、创新、创业”这是所有南科大人共同的故事,也是我们将要续写的华章。在研究生新的起点上,在各位老师的指导和关怀下,未来我们的道路会愈加宽广。2018级的新生同学们,让我们牢记“敢闯敢试、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在南科大携手共同出发,开创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

  谢谢大家!

我系师生代表出席学校2018年开学典礼并发言

  2018年9月2日上午,南方科技大学2018年开学典礼在新落成的南科大润杨体育馆隆重举行。校党委书记郭雨蓉、校长陈十一及校领导班子成员,我系系主任蒋兴宇,教授吴长锋,副教授李凯,助理教授何俊龙、张明明出席了典礼。副校长汤涛主持仪式。

 

 

 

 

校长陈十一致辞

  陈十一首先致辞。他首先代表学校对2018级全体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学生们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选择南科大这所具有时代精神和创新气质的大学,是一种面向未来的选择。他在致辞中深情回顾了40年前自己作为国家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心怀科技报国的理想、走上求学之路的历程;回顾了40年前的深圳从崛起到腾飞的改革开放之路,而日新月异的南科大建设,正为学子们再现特区建设初期那种干事创业的激情与场面。
       
  陈十一还介绍了南科大以秋季学期战略研讨会为起点的、探索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的新思路和新征程,并与新生们分享了如何在南科大从“探索认知的深度、开拓视野的宽度、延展胸怀的广度、磨练意志的韧度、构建生命的强度、注入生活的温度、紧跟时代的速度、迈向人生的高度”等多重维度构建丰富立体的大学生活,为自己的人生书写浓墨重彩的一笔。


我系系主任蒋兴宇发言

蒋兴宇作为教师代表在典礼上发言。他以个人的本科学习经历为例,给新生提供了几点中肯的建议,首先是要学会自学。“自学能力的培养极其重要,如果没有能力很好地安排时间、没有能力快速自学,我今天绝对不可能进行生物医学工程这种高度交叉的科学研究。”他希望同学们在四年中努力拼搏,快乐学习,未来引领科技创新,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才。

18级硕士研究生张子一发言

  我系18级硕士研究生张子一在发言中表示,南科大是一所令人“一见钟情”的学校。她说,遇见南科大,就有机会在课堂上近距离聆听院士的教导,在报告厅与诺奖获得者面对面讨论,在seminar上见到学科领域的学术泰斗。她希望同学们秉持“敢闯敢试、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在南科大书写属于自己的华章。


李迓曦接受深圳卫视采访

  会后,我系2018级博士研究生李迓曦接受了深圳卫视《深视新闻》栏目的采访,她向媒体表示,南科大不逊于国外的很多学校,且更具有中国特色,它的师资力量还有各方面的设施更适合中国学生。南科大教师团队力量非常雄厚,科研能力很强,让学生无论是学习还是做实验,都有非常坚实的后盾,让学生能够顺利的完成科研工作。

  我系2018级11名硕士研究生,5名博士研究生也参加了开学典礼。这是我系继2017年开始研究生招生以来的第二批研究生,学生数量相比2017年翻一番。我系将进一步明确研究方向,大力引进高端教师人才,背靠深圳生物医学工程发展的良好环境,培育适应社会需要的一流科研人才。

2019年南方科技大学境外联合博士项目招生通知

 

  2019年南方科技大学(以下简称“南科大”)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金融、生物医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与能源工程、力学与航空航天工程、电子与电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海洋科学与工程、地球与空间科学等院系与众多国际一流大学共同招收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实行双校联合培养,双导师指导,毕业后颁发合作大学博士学位。欢迎各位优秀学子踊跃申请。

 

一、招生项目

 

联合培养项目

 

最高招生名额

学制安排

 

学科限制

 

南科大-香港大学

联合博士项目

45

第1、4年在港大

第2、3年在南科大

不限

南科大-香港科技大学

联合博士项目

20

第1、4年在港科大

第2、3年在南科大

不限

南科大-香港浸会大学

联合博士项目

10

本科或非研究型硕士起点:第1.5及最后0.5年在浸会,中间2年在南科大;

研究型硕士起点:第1及最后0.5年在浸会,中间1.5年在南科大

不限

南科大-澳门大学

联合博士项目

40

第1年在澳大

第2、3、4年在南科大

不限

南科大-新加坡国立大学

联合博士项目

25

第1、4年在新国立

第2、3年在南科大

限NUS理学院、工学院、计算机学院专业

南科大-美国天普大学

联合博士项目

5

第1、4、5年在南科大

第2、3年在天普

不限

南科大-英国伯明翰大学

联合博士项目

30

第1年及最后3个月在伯明翰

其余2年9个月在在南科大

限伯明翰理工学院、环境学院专业

南科大-英国利兹大学

联合博士项目

10

第1年及最后3个月在利兹

其余2年9个月在南科大

不限

南科大-英国华威大学

联合博士项目

5

第1、2年在华威

第3、4年在南科大

不限

南科大-英国东英吉利大学联合博士项目

10

第1年及最后0.5年在东英吉利

中间2.5年南科大

不限

南科大-英国萨里大学

联合博士项目

5

第1、2年在萨里

第3、4年在南科大

不限

南科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联合博士项目

20

第1、2年在英属哥伦比亚

第3、4年在南科大

限硕士起点学生申请

南科大-昆士兰大学

联合博士项目

10

第1、2年在昆士兰

第3、4年在南科大

不限

南科大-德国柏林自由大学联合博士项目

5

第1、2年在柏林自由

第3、4年南科大

限FUB生物化学和药学系

南科大-哥本哈根大学联合博士项目

5

第1年在哥本哈根

第2、3年在南科大

限UCPH理学院专业,限硕士起点学生申请

南科大-悉尼科技大学

联合博士项目

10

第1年及最后3-6个月在悉尼科技

其余2年6-9个月在南科大

限南科大计算机系

*2019年新项目将另行在南科大研究生院官网通知。

重要提醒:以上项目学制由双方学校协议确定,特殊情况需改变学制安排,须经南科大批准。

 

二、奖助学金

南方科技大学为以上项目提供最高4年(哥本哈根项目最高3年)的奖助学金资助,其中在境外学习期间,南科大按合作大学博士生标准提供奖助学金,除港、澳、加拿大项目外,其他项目同时资助学费。如需了解详情请电话咨询南科大研究生院朱老师  0755-88010473。

 

在南科大期间,按南科大博士生标准提供奖助学金。南科大博士生奖助学金分为“博士生奖学金”和“校长博士生奖学金”。“博士生奖学金”标准为每年6万元基础奖学金加每年2-4万元竞争奖学金;“校长博士生奖学金”标准为每年8万元基础奖学金加每年2万元竞争奖学金。最多50%学生可获得竞争奖学金。学生可获奖学金标准由南科大评定。

 

三、学习费用

学生在南科大期间,须缴纳南科大学费及住宿费。2019年费用标准为学费每年1万元,住宿费每年1300元。实际金额以入学后通知为准。参加港、澳、加拿大项目的学生须自行缴纳在港澳两年期间的学费。住宿、签证、国际旅费等其他费用均由学生自行承担。超出奖助学金覆盖学习年限后,所有费用由学生自理。学生必须按项目时间安排学习并遵守项目规定,否则须返还奖助学金并缴纳罚款。

 

四、申请要求

申请者必须满足以下最低申请条件:

1. GPA:

硕士起点学生本科及硕士GPA均达到3.0/4,本科起点学生GPA达到3.0/4,其中本科起点申请香港大学的学生GPA 须达到3.6/4(或85/100),本科起点申请浸会大学的学生GPA 须达到3.4/4。

 

2. 语言:

雅思:亚洲项目雅思6分,各单项5.5分;浸会大学申请者雅思须6.5分;其他地区项目雅思6.5分及以上,各单项6分,英国项目必须提交雅思成绩(IELTS for UKVI)。

托福:港澳项目网考80分,新加坡项目网考85分,其他项目网考90分,并满足各学校对托福单项成绩的要求。

天普大学项目须提交GRE成绩。

重要提醒:如合作大学学科有更高语言要求,申请者须满足该学科要求,如南科大要求高于合作大学要求,须满足南科大要求。在申请过程中,合作大学语言要求可能会有变动。语言成绩必须为2017101日后取得的有效成绩。

 

五、申请方式

所有联合培养项目须在南科大报名,具体步骤如下:

A. 准备申请材料(相关表格点击以下相应文件名称下载或在南科大研究生院网站“表格下载”栏下载)

1.《南方科技大学境外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报名登记表》(英文版);

2. Resume或CV(英文);

3. 研究计划(2000字以内,英文);

4. 个人陈述(2000字以内,英文);

5. 推荐信两封(英文)

6. 成绩单扫描件(须加盖毕业院校教务章或档案所在地人事章);

7. 英文考试成绩单扫描件;

8. 身份证扫描件;

9. 学历学位证书扫描件、学历和学籍信息认证文件《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和《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考》网址:http://www.chsi.com.cn/(应届毕业生需提交在读证明扫描件,在预录取后须补交学历学位等证明文件扫描件,经真实性查验后方可报到注册);

10. 其他能帮助申请的材料(如:毕业论文、在科研刊物或会议上发表的学术论文或其它出版物、专利、荣誉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扫描件等)。

重要提醒:

1. 除特殊情况外,以上所有材料必须一次性提供,不接受补交,申请材料不完整者直接取消申请资格。

2. 所有学历、学位、成绩、语言、推荐信等证明文件必须保证其真实性,如有虚假,后果自负。

3.由于办理外国签证最多需要6个月左右,请应届毕业生尽早提交学位证和毕业证,否则可能导致无法按期入学。

B. 投递申请材料

1. 截止时间

申请2019年秋季入学的学生须于2018年11月30日18:00前将申请材料投递到下述联系人邮箱。

2018年12月1至31日为南科大选拔时间,2019年1至2月,南科大将通知入选学生在合作大学进行网申及完成后续程序,合作大学将于3至6月间通知最终录取结果。

2. 投递要求

申请者向下述各院系联系老师投递PDF版申请材料(打包发送)。

邮件题目格式:申请2019年境外联合培养项目:南科大院系-申请者姓名

邮件题目格式不符者,不予采纳。

C. 南科大院系初选和南科大推荐资格审核

南科大院系对成功提交申请材料者进行初选及面试,研究生院工作委员会对通过院系初选的学生进行审核,将合格者推荐给合作大学。

D. 合作学校网申及面试

通过南科大审核的学生将被通知在境外大学网站上进行正式网申,并根据需要参加境外合作大学的面试或双校联合面试,具体方式及时间由两校决定。

E. 等待录取结果 

通过以上步骤后,合作大学将对申请者进行再次审核。最终录取结果由南科大或合作大学通知学生。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王老师  Ms. Wang

邮箱:bmezb@sust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