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实施细则

一、复试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生物医学工程系研究生管理工作委员会

组长:蒋兴宇

成员:奚磊、吴长锋、唐斌、李凯、李依明

生物医学工程系复试监督小组

组长:吴德成

成员:王文锦、张路、张明明、刘泉影、唐建波

监督电话:0755-88018466

 

二、第一志愿复试考核安排

报到时间:2024年3月23日上午9-11点

报到地点:南方科技大学工学院南楼630会议室

复试时间:2024年3月23日下午2-6 点

候考地点:南方科技大学工学院南楼723会议室

复试地点:南方科技大学工学院南楼724会议室、726会议室

 

三、第一志愿复试名单

2024年硕士研究生第一志愿复试分数线及招生计划

学  科

四科

总分

政治/

外语

业务课一

业务课二

拟招生人数

071000 生物学

319

41

62

62

3

080900 电子科学与技术

321

37

56

56

2

086000 生物与医药

283

37

56

56

3

085400 电子信息

315

37

56

56

2

最终招生名额以上级正式下达为准。

 

生物医学工程系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第一志愿考生名单如下:

考试编号

姓名

报考专业

政治成绩

英语成绩

业务课

1名称

业务课1成绩

业务课2名称

业务课2成绩

总分

143254440100180

戴秉秀

071000 生物学

68

73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99

811 细胞生物学

111

351

143254133200001

刘雅洁

071000 生物学

80

56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105

811 细胞生物学

101

342

143254440800012

钟慧琳

071000 生物学

72

68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97

811 细胞生物学

96

333

143254423500001

胡炳

071000 生物学

75

73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79

811 细胞生物学

102

329

143254440100134

邓思亮

071000 生物学

76

72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88

811 细胞生物学

93

329

143254346400001

仇安琳

071000 生物学

69

7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84

811 细胞生物学

96

319

 

考试编号

姓名

报考专业

政治成绩

英语成绩

业务课1名称

业务课1成绩

业务课2名称

业务课2成绩

总分

143254443100003

郑啟峰

080900 电子科学与技术

74

86

数学(一)

80

808 电子科学与技术综合

138

378

143254123400001

金浩骋

080900 电子科学与技术

70

71

数学(一)

97

808 电子科学与技术综合

109

347

143254371600002

徐华麟

080900 电子科学与技术

70

83

数学(一)

73

808 电子科学与技术综合

110

336

143254442900362

林嘉泰

080900 电子科学与技术

72

62

数学(一)

74

808 电子科学与技术综合

113

321

 

考试编号

姓名

报考专业

政治成绩

英语成绩

业务课1名称

业务课1成绩

业务课2名称

业务课2成绩

总分

143254411900003

张文龙

086000 生物与医药

73

78

数学(二)

111

811 细胞生物学

101

363

143254440100009

廖盈

086000 生物与医药

72

72

数学(二)

75

811 细胞生物学

90

309

143254450100015

杨金月

086000 生物与医药

62

79

数学(二)

91

811 细胞生物学

71

303

143254131100002

王艺

086000 生物与医药

75

60

数学(二)

80

811 细胞生物学

77

292

143254330100016

李萧

086000 生物与医药

69

57

数学(二)

93

811 细胞生物学

66

285

143254520500002

洪熠

086000 生物与医药

73

51

数学(二)

95

811 细胞生物学

64

283

 

考试编号

姓名

报考专业

政治成绩

英语成绩

业务课1名称

业务课1成绩

业务课2名称

业务课2成绩

总分

143254440100175

庄泽咏

085400 电子信息

70

71

数学(二)

117

808 电子科学与技术综合

128

386

143254442900503

吴昊伟

085400 电子信息

71

70

数学(二)

105

808 电子科学与技术综合

117

363

143254442900300

冉嘉琳

085400 电子信息

81

80

数学(二)

77

808 电子科学与技术综合

101

339

143254442900291

岳同雪

085400 电子信息

80

73

数学(二)

62

808 电子科学与技术综合

100

315

 

四、复试资格审查

(一)资格审查

1. 准考证;

2. 身份证等有效身份证件;

3. 非应届本科生需提交学历证书、学位证书、《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应届本科生需提交学生证、《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其毕业证书及学士学位证书将在入学时提交审查。考生可登陆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www.chsi.com.cn),按要求进行学历或学籍认证。

4.  大学期间成绩单原件或档案中成绩单复印件(加盖档案单位公章)。

5. 其他反应自身能力与水平的相关证明材料(如英语四、六级证书,本科毕业论文,发表的相关科研论文,各种技能、获奖证书等材料)。
现场报到查验以上材料原件,收取复印件。复试阶段未提交学历或学籍认证的考生,应在录取结束后的一日内提交,否则将视为资格审核不合格。

(二)抽签决定复试顺序

 

五、复试考核方式

(一)复试安排

复试考核主要采取英文面试,考生按规定顺序进入考场。

(二)复试内容

1. 英语能力考核(满分100分,及格60分),共5分钟;

外语听说能力等。考生进入考场,现场随机抽题,1分钟时间准备。考生面对考官朗读一遍题目,并现场翻译。

2. 综合能力考核(满分100分,及格60分),共10分钟;

考生英文自我陈述PPT,主要讲解学习成绩、科研经历、科研成果及未来科研计划等。此阶段主要考核学生沟通能力;举止、表达和礼仪;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人文素养等;学生学习、科研、社会实践(或实际工作)表现等方面的情况;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 专业能力考核(满分100分,及格60分),共5分钟;

考官提问专业基础问题,中英文皆可,学生作答。此阶段主要考察学生专业能力和反应速度;大学阶段学习情况及成绩;利用所学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多方面专业能力考核。

 

六、考生注意事项

1. 3月23日上午10:00前,考生请携带身份证和准考证在候考室签到。

2. 3月23日下午13:30前,所有考生需进入候考教室等候,进入候考教室的考生需上交手机及其他全部电子设备。

3. 请考生提前准备英文版本PPT文件,并配以英文讲述。

4. 复试考核的各个环节不得超过规定时长。

5. 考生进入考场时,不得携带任何书籍或纸质版材料。

6. 请考生提前准备PPT文件及一页英文简历。考生需在3月21日下午14:00前将面试PPT、一页英文简历PDF版发送到邮箱bmezb@sustech.edu.cn。邮件标题和PPT文件请以“考生姓名-专业”命名,截止时间后不再接受PPT更改。 

 

七、录取原则

1. 复试包含的英语能力考核、专业能力考核、综合能力考核分别设定合格线,以上3项能力考核任一单项成绩没有达到及格线者,将失去被录取的资格。

2. 复试总成绩=30%*英语能力考核成绩+40%*综合能力考核成绩+30%*专业能力考核成绩。

3. 考生的最终总成绩为初试成绩与复试成绩之和,初试成绩占比70%,复试总分占比30%。录取时按考生最终总成绩由高向低顺序录取。考生最后总分相同时,按初试总分排序,初试总分相同时按统考前三科总分排序。

4. 生物医学工程系各学科复试录取人数将按照上级招生指标下达情况执行,确定拟录取名单,并报南方科技大学研招办审核后对外公布。

 

联系方式:

赵老师,联系电话:0755-88011290,邮箱:bmezb@sustech.edu.cn

 

 

南方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

2024年3月15日

南科大张博团队提出新的染料化学分子设计策略用于核酸/蛋白质可视化快速检测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副教授张博课题组在国际著名期刊《德国应用化学》(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发表题为 “Organic Fluorophores with Large Stokes Shift for the Visualization of Rapid Protein and Nucleic Acid Assays” 的研究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为2021级硕士生杨景凯和2022级硕士生徐子屹。该论文报道了一种模块化分子工程染料设计策略,合成了一系列具有大斯托克斯位移、波长可调、兼顾亮度的荧光染料(PTs),实现了肉眼可视的高灵敏度蛋白质与核酸快速分析。此研究成果为染料化学领域提供了新的分子设计策略,也对核酸/蛋白检测体系的快速可视化具有重要意义。

图1.模块化分子工程策略设计大斯托克斯位移荧光染料及其快速可视化核酸/蛋白质检测应用

 

       有机小分子荧光团因其灵活的化学结构和可调节的光学性能,在生物传感、疾病诊断、半导体材料和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等领域受到广泛关注。迄今为止,人们已经开发出了大量具有优异性能的小分子荧光染料。因为它们通常衍生于一些传统的有机荧光骨架,这些荧光骨架往往表现出较小的斯托克斯位移(最大荧光发射波长与吸收波长间距),如罗丹明、荧光素、二吡咯烷硼、花菁素,或表现出较大的斯托克斯位移但亮度较低,如萘二甲酰亚胺、香豆素。导致染料的信号检测大多需要滤光片和光电设备,限制了它们在简单场景中的应用。

       自19世纪末人类合成第一个非天然的小分子荧光染料荧光素后,染料合成就逐渐从试错的过程演变成有规律的分子工程设计。研究团队通过模块化的分子设计,以吩噻嗪和二氧噻吩衍生物作为骨架,合成了一系列具有大斯托克斯位移、波长可调、兼顾亮度的荧光染料(PTs)。PTs染料实现了高达262nm的斯托克斯位移,其摩尔消光系数范围为30,000~100,000 M-1cm-1,量子产率可达54.8%。同时探索了PTs的电子能级与光学性质的关系,根据密度泛函理论(DFT),分子砌块的堆积和吸电子基团的引入可以调控HOMO-LUMO间隙。另外,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计算的PTs的电子激发态也与实验数据吻合。

图2.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PTs的HOMO-LUMO能级和电子云分布;(a)实验中PTs的LUMO-HOMO能隙与激发波长相关性;(b)PT-1、PT-5、PT-7的LUMO-HOMO和电子云分布。(c)PT-8、PT-10、PT-11、PT-12的LUMOHOMO能量和电子云分布

 

       PTs染料被制成荧光纳米颗粒(PT-NPs)用于侧流免疫层析技术(LFA),单个纳米颗粒中包封的染料小分子数可达105~106个。得益于大的斯托克斯位移,该检测体系无需复杂的设置、发射滤光片和训练有素的操作人员,实现了肉眼可视荧光的SARS-CoV-2的高灵敏抗原检测。与胶体金法相比,灵敏度提高了100倍,检测限低至20 fM,能检测出更多经 RT-PCR 确诊的 SARS-CoV-2 感染临床样本。此外,基于PT-NPs的LFA灵敏度也超过了已报道的使用各种发光材料检测SARS-CoV-2的LFA体系。

图3. 基于PT-NPs的侧流免疫层析技术用于SARS-CoV-2抗原检测;(a)检测体系示意图;(b)本工作与胶体金法灵敏度对比;(c)胶体金法检测曲线;(d)本工作检测体系检测曲线;本工作LFA体系特异性;(f-h)胶体金法与本工作LFA临床检测分析

 

       自2022年5月,猴痘疫情(Mpox)席卷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列为值得关注的“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研究团队结合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对猴痘病毒基因组保守序列进行筛查,设计了与基于PT-NPs的LFA体系适配的引物结构,实现了猴痘病毒(MPXV)单拷贝水平的快速可视化核酸检测。

图4. 基于PT-NPs的侧流免疫层析技术与LAMP技术结合用于猴痘病毒核酸检测;(a)猴痘病毒核酸检测靶点序列;(b)针对猴痘病毒检测的LAMP引物探针设计;(c)基于PT-NPs 和LAMP的猴痘病毒核酸检测流程示意图;(d)猴痘病毒检测可视化快速检测结果,灵敏度可达单拷贝;(e)检测体系的特异性

 

       本项研究探索了大斯托克斯位移有机荧光染料的分子工程化设计,为染料化学提供了一种有机共轭模块化的设计策略,同时为体外诊断领域提供了新的荧光材料以降低对昂贵光学设备的依赖。

       南方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副教授张博、广州医科大学教授邵攀霖、南方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研究助理教授刘莹为论文通讯作者,南方科技大学为论文第一单位,合作单位为广州医科大学。以上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先进生物材料重点实验室的支持。

       据悉,《德国应用化学》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是化学领域的权威期刊(IF:16.6),创刊于1887年,是当今世界上主要的化学期刊之一。该期刊出版范围涵盖了化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出版各类型的研究论述,包括综述、小综述、评述、观点、通讯、研究文章,覆盖了整个化学研究领域。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anie.202318800

第三届广东省大学生生物医学工程创新创业设计竞赛 (第二轮通知)

       为进一步推动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发展,加快广东省高校相关专业的建设步伐,培养高水平的优秀专业人才,在广东省高等学校生物医学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倡导下,2024年将在全省髙校范围内举办“第三届广东省大学生生物医学工程创新创业设计竞赛”,本次大赛由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主办,南方科技大学承办,现将第二轮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 竞赛目的

       “广东省大学生生物医学工程创新创业设计竞赛”以紧密结合教学实际、着重基础、注重前沿为原则,旨在促进我省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建设;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协作精神;提高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的综合能力;吸引、鼓励广大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服务社会创造条件。

 

二、参赛对象、内容及要求

1.参赛资格与组队形式

       广东省及其他省份(含港澳台地区)普通高校全日制在校本科生或硕士研究生均可组队参赛(各院校参赛队数不限,但不可跨校组队)。学生以队为单位,每队由1—3名学生组成(可有1名指导教师),自由组队,鼓励跨学科组队。

 

2.竞赛组别与要求

       (1)创新赛道分为命题项目组和自选项目组

组别

选题

参赛对象

要求

命题项目组

根据命题

限本科生

符合命题要求范围

自选项目组

自主选题

本科生、硕士生

需单独提交原创性或创意性说明

       (2)创业赛道均为自选项目组。

 

3.参寒作品要求

       总体上具有原创性或创意性,由参赛团队独立完成,最终作品应包括自行设计制作的软硬件作品实物、项目设计报告、项目技术指标与测试报告(含测试过程与结果)、作品展示文件(含功能展示和测试过程等的视频材料(可选));鼓励提交相关的扩展材料(如产业化计划书等)。参加竞赛的队伍,提交预赛作品时,即代表同意将预赛报告和视频向公众共享;如果有保密需要,请在预赛报告首页注明。

       (1)创新赛道命题项目组:命题式,需在命题范围内选择、设计、提交参赛作品。

类型

题目

系统类

便携式血压测量设计/实现

康复与辅助机器人设计/实现

脑机接口范式设计/实现

中医看诊手段的量化设计/实现

医学影像系统设计/实现

材料类

 

用于心脑血管、肿瘤、神经退行性等重大疾病诊疗的高分子纳米材料的设计及应用

       (2)创新赛道及创业赛道自选项目组:自选主题,报名时需提交参赛作品的原创性或创意性说明。要求设计并制作出能够反映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特点,医疗器械行业特色的参赛作品。参赛作品可涵盖传感技术、仪表技术、物联网、图像处理技术、医用光学、远程医疗、数字化医院、生物医学材料等多学科方向,鼓励跨学科组队。

 

三、竞赛时间、地点

       正式报名时间:2024年3月10日—3月20日

       预赛作品提交时间:2024年4月1日—4月20日

       预计决赛时间:2024年5月下旬

       决赛地点:广东省深圳市

 

四、报名方式及作品提交

1.报名方式

       所有参赛队在3月20日前扫描下方二维码进行登录报名。报名成功后组委会将通过竞赛专用邮箱:bmejs@sustech.edu.cn反馈ID号至报名邮箱,预报名ID号与正式报名ID号相同。

2.提交作品

       (1)作品提交请发至竞赛专用邮箱bmejs@sustech.edu.cn;作品提交截止日期:4月20日24时。

       (2)正式提交作品前请再次确认参赛者姓名、单位、邮编、联系电话、参赛题目、类别及指导教师信息。

       (3)提交的材料包括项目设计报告、项目技术指标与测试报告(含测试过程与结果)、作品展示文件(含功能展示和测试过程等的视频材料(可选))参赛报名表、推荐参赛表(需盖推荐单位章)扫描件、原创性与创意性说明(只需自选项目组参赛队提供)及其他相关材料。除参赛报名表和推荐参赛表以外,以上提交的材料中均不能含有参赛队的详细信息(单位、姓名、指导教师等),违规者自动取消评审资格。作品提交格式:*.docx,*.xlsx,*.pptx,*.mp4;请以压缩包(*.zip)形式上传:总上传文件大小不得超过200M,压缩包的文件名格式为“ID号–类别–题目”(例:10–命题项目组–便携式血压测量设计)。

       (4)凡已在全国性竞赛会议上或全国公开发行的作品上选拔过的作品,一概不予接受。

 

3.作品评审

       (1)竞赛组委会将在4月下旬召开作品评审会,对所有提交作品进行审阅,并决定是否晋级以及具体的交流安排。

       (2)秘书处将在5月中旬通过电子邮件通知您评审结果。

 

五、评审原则

       大赛采用评委会评分制。

       创新赛道命题项目组评审主要评定作品完成质量(包括设计报告、测试报告与作品展示),评审组根据命题评分标准对作品评分。

       创新赛道及创业赛道自选项目组评审原则包括创新性与实用性、设计的完整性、完成质量(包括设计报告、测试报告与作品展示)、创造社会效益和商业价值等,由评审组共同审议评分。全本科生参加自选项目组比赛的作品,在质量优良的前提下,酌情加分。

 

六、奖项设置

1.组委会组织专家组负责竞赛评审工作,评选出决赛获奖候选队。

2.组委会根据专家组的评审结果确定广东省一、二、三等奖,一等奖约占5%,二等奖约占15%,三等奖约占25%;拟邀请知名专家为获奖参赛队伍颁发荣誉证书,并与优秀代表举行座谈讨论。

 

七、其他事项

1.有关2024年第三届广东省大学生生物医学工程创新创业设计竞赛的进一步信息将陆续发文通知,详见竞赛专门QQ群:611344658。

2.2024年第三届广东省大学生生物医学工程创新创业设计竞赛组委会秘书处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史老师,0755-88011291

王老师,0755-88015001

张老师,0755-88018466

 

       请有关高等学校正确理解竞赛目的,协调好竞赛活动与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做好宣传和发动工作,认真筹备、精心组织好2024年第三届广东省大学生生物医学工程创新创业设计竞赛。

 

 

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2024年3月1日

 

 

附件下载:

附件1-1 项目设计报告(系统类)
附件1-2 项目设计报告(材料类)
附件2-1 项目技术指标与测试报告(系统类)
附件2-2 项目技术指标与测试报告(材料类)
附件3 参赛报名表
附件4 推荐参赛表
附件5 原创性与创意性说明

广东省先进生物材料重点实验室2024年度开放课题申请指南

       广东省先进生物材料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坐落于南方科技大学,于2022年启动建设,是获广东省科技厅批准建设的重点实验室之一。布局有重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快速筛查、组织工程材料与药物递送、可穿戴人机交互健康监测与治疗三大核心方向,旨在突破疾病诊疗相关领域的科学瓶颈问题,积累关键核心技术,构建先进生物材料的创新体系,结合大湾区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产业推动成果转化,建立国际先进的生物材料实验室, 满足国家医疗安全与人民健康的需求。

       为创造良好的科研条件和学术氛围,集聚优秀学者,加强交流与合作,促进高水平成果产出,实验室特设立开放课题基金,资助与实验室研究方向有关的具有重要科学意义的研究项目。现公开发布2024年度开放课题指南,诚邀各有关领域的科研人员进行申报。

 

一、资助对象

       凡具有博士学位或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的在职人员均可向实验室申请开放课题,在研课题负责人和参与人仅限承担或参与一项开放课题。鼓励联合实验室科研人员组建团队开展研究,加强合作与交流,实验室人员不参与经费分配。鼓励联合相关领域优势企业组成课题组联合开展研究。

 

二、资助方向

 2024年度开放课题基金重点支持以下方向:

生物医学材料:生物仿生材料,生命医学成像、纳米医学生物材料,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材料、肿瘤靶向治疗、精密医学工程等;

生物医学信息:生物电子学和信息处理、医学信息检测与处理、生物医学信息系统与技术、生物医学光学和电子学等;

生物医学工程与再生医学:脑机交互、神经工程与康复工程、生物医学传感、纳米医学、器官芯片与系统等;

材料计算和大数据:人工智能、高通量计算等。

 

三、资助计划

       2024年度开放课题基金资助面上课题,资助期限为6个月,课题资助力度为10万元/项。最终课题数量及资助经费根据实验室经费、课题申请数量及质量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

 

四、经费管理

       经费使用采用包干制,无需编制预算,项目经费不外拨,仅留实验室内部使用。具体经费使用范围按照《广东省先进生物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管理办法(修订版)》(见附件)执行。

 

五、成果要求

       开放课题鼓励产出高水平成果。开放课题取得的有关论文、专著等成果应标注“广东省先进生物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资助(supported by the open research fund of Guangdong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Advanced Biomaterials)(课题编号)”。实验室须作为第一标注。专利、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成果权利人应为广东省先进生物重点实验室和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

 

六、申报要求

       申请人应如实填写《广东省先进生物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申请书》(点此下载),不得提交含有涉密内容的课题申请。申请书经本人、参与人及所在单位签字盖章后,于2024年3月10日前一式一份邮寄至实验室(以邮戳日期为准),电子版3月8日前发送至联系人邮箱,具体要求详见申请书内填报说明。

       课题执行开始时间统一为2024年4月1日,结束时间为2024年9月31日。

 

 

 

 

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市护家科技有限公司“光学分子与皮肤影像联合实验室”正式签约揭牌

       2024年1月26日,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市护家科技有限公司 “光学分子与皮肤影像联合实验室”在我校工学院正式签约揭牌。​深圳市护家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护家科技”)HBN创始人兼CEO姚哲男,产品研发总监舒鹏,项目转化经理张燚,我校工学院党委书记贡毅,生医工系系主任蒋兴宇,系党委书记吴德成,副系主任吴长锋等出席签约仪式。会议由蒋兴宇主持。

贡毅书记致欢迎词

蒋兴宇讲席教授主持

       贡毅对姚哲男一行的到访表示欢迎。他表示,此次联合实验室的建立有利于加快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推进产、学、研结合,希望双方开展更多深层次的交流与合作,形成合力,为企业和大学创造价值。

姚哲男先生作介绍

       姚哲男表示,护家科技重视科研基础研究,旗下功效抗老护肤品牌HBN创立至今,坚持自主研发创新。通过和高校院所联合共研,不断深化技术理念创新、持续丰富产品线,助推国货崛起。他表示,此次合作是促进企业品牌力、产品力的重要举措,也是双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双赢的开始。

吴长锋教授作介绍

       随后,联合实验室负责人吴长锋进一步介绍了生医工系及光学分⼦影像实验室的科研进展。他表示,此次共建将依托生医工系科研平台和HBN在化妆品行业的品牌优势,聚焦有机半导体光学材料、光学分子与皮肤影像等研究方向,推进技术创新、资源共享及产业协同,进一步加速研究成果走出实验室,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会上,蒋兴宇与姚哲男共同为联合实验室揭牌。

       会后,姚哲男一行还参观了生医工系实验室,详细了解实验室科研工作情况。

 

      护家科技创立于2014年,2021年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护家科技旗下功效抗老护肤品牌HBN创立于2019年,坚持以“拥有看得见效果”的创新理念,专研打造卓越功效的护肤品。致力于让用户把每一分钱都花在有效成分上,让“真功效”名副其实。

 

采写:肖然、曾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