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第一志愿考生拟录取名单

南方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第一志愿考生拟录取名单公示如下。

后续若发现任何不诚信行为,即取消拟录取资格。

考生编号

姓名

初试总分
(占比70%)

英语环节
(150分)

综合能力环节
(200分)

专业能力环节
(150分)

复试总分
(占比30%)

总成绩

报考专业

意见

143252443600078

蔡志蓬

400

135

191

142

468

420.4

生物学

拟录取

143252443600036

刘宏梽

396

136

184.6

139.8

460.4

415.32

生物学

拟录取

143252430200007

刘明康

390

135

176

134

445

406.5

生物学

拟录取

143252442900165

刘澄昱

387

136

179

135

450

405.9

生物学

拟录取

143252110800002

赵唯伊

378

126.4

167

121

414.4

388.92

生物学

拟录取

143252420800001

吴婕

367

123.6

163

129

415.6

381.58

生物学

拟录取

143252442900011

林骏生

365

126.4

164

128.6

419

381.2

生物学

拟录取

143252231100001

金子琪

354

132.4

163.6

120.6

416.6

372.78

生物学

拟录取

143252431700001

彭致颖

352

117

166

125.2

408.2

368.86

生物学

拟录取

143252141000002

史雨馨

347

127.2

161

119

407.2

365.06

生物学

拟录取

143252614400001

阮士杰

354

135

172

125

432

377.4

物理学

拟录取

143252620500008

侯宇森

344

132

171

128

431

370.1

化学

拟录取

143252430200006

欧阳嘉琪

346

121

153

120

394

360.4

电子科学与技术

拟录取

143252443600061

王佳辉

347

119

148

108

375

355.4

电子科学与技术

拟录取

143252442900167

曾咏燊

325

127

169

122

418

352.9

电子科学与技术

拟录取

143252442900213

王国栋

278

118

144

108.6

370.6

305.78

电子科学与技术

拟录取

143252370200018

宫明玥

327

97

123

94

314

323.1

材料与化工

拟录取

143252424000001

李嘉伟

297

108

135

101

344

311.1

材料与化工

拟录取

2022年生物医学工程系研究生复试考生操作手册

一、面试流程

(一)复试资格审查
       进行复试前须对考生进行资格审查,资格审查不合格者不予复试。请在3月31日中午12点前投递下列PDF版资格审查材料(打包发送)至bmezb@sustech.edu.cn
       邮件题目命名格式:2022年硕士统考复试资格审查材料+本科大学+申请者姓名。
       附件命名格式:序号+申请者姓名+内容(例:1. 张三身份证)格式不符者,不予采纳。

资格审查材料列表:
1. 考生原报考院校的报名信息申请表或准考证;
2. 身份证或有效身份证件;
3. 非应届本科生需提交学历证书、学位证书、《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应届本科生需提交学生证、《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其毕业证书及学士学位证书将在入学时提交审查。考生可登陆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www.chsi.com.cn),按要求进行学历或学籍认证。
4. 大学期间成绩单原件或档案中成绩单复印件(加盖档案单位公章)。
5. 考生自述(包括政治表现、外语水平、业务和科研能力、研究计划等)。
6. 其他反应自身能力与水平的相关证明材料(如英语四、六级证书,本科毕业论文,发表的相关科研论文,各种技能、获奖证书等材料)。
7. 签署并扫描《南方科技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网络远程复试考生诚信承诺书》
8. 面试汇报英文版本PPT。
9. 一页英文简历。
       如有考生因特殊原因暂时无法提交③、④、⑤等部分材料,原则上在面试后10个工作日之内补交所要求材料。

(二)线上模拟测试
       4月1日进行测试,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三)面试当天流程
       4月2日进行正式面试。本次复试考核面试以双机位形式线上进行,为保证复试考核公平顺利进行,我系考生需在考核面试前、中、后全程在线,直到侯考引导员发出“本次复试考核已结束”的指令为止。考生需根据引导员指引分别进入候考室、单独正式考场及结束等候室。在候考区考生只需要开主机位即可,单独正式考场考生需保证双机位画面清晰、网络流畅。 考生需严格尊重考试流程规则,否则将视为作弊处理。

 

二、面试内容  

复试考核采取主要英文面试,考生按规定顺序进入考场。

1. 英语能力考核(满分150分,及格90分),共5分钟;
学生作2分钟英文自我介绍。考官提问,学生作答。此阶段主要考察学生英语口语能力;语法和用词的准确性;词汇的丰富程度;语言能否与语境、动能和目的相适应;内容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2. 综合能力考核(满分200分,及格120分),共10分钟;
考生英文自我陈述PPT(开启腾讯会议共享屏幕),主要讲解学习成绩、科研经历、科研成果及未来科研计划等。此阶段主要考核学生沟通能力;举止、表达和礼仪;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人文素养等;本学科以外的学习、科研、社会实践(或实际工作)表现等方面的情况;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 专业能力考核(满分150分,及格90分),共5分钟;
考官提问专业基础问题,学生作答。此阶段主要考察学生专业能力和反应速度;大学阶段学习情况及成绩;利用所学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多方面专业能力考核。

 

三、腾讯会议使用说明
(一)下载安装
下载地址: https://meeting.tencent.com/download-center.html

(二)登录注册
新用户可以用手机号发送验证码进行注册,也可以通过微信直接注册登录。

(三)登录成功后,您可看到如下界面,请点击加入会议后,输入候考室会议号加入候考室。

(四)加入候考室,在对话框输入正确的名称(第几考场+考生序号+姓名),进入后听从引导员引导。只进入考核主机位账号即可,无需进入监控副机位账号。

(五)面试前25分钟,候考引导员A告知考生单独正式考场会议码提醒考生进入单独正式考场。考生可以离开候考室。考生需以“第几考场+考生序号+姓名+考核机位”“第几考场+考生序号+姓名+监控机位”两个号码接入单独正式考场。

       引导员根据考生候考时间表进入相应考生单独考场。完成人证、人脸、环境查验后开始面试。面试综合能力考核部分需要考生开启共享屏幕功能

考核主机位:考生本人正对设备摄像头,保持坐姿端正,面部、上半身及双手在画面中清晰可见。不得遮挡面部、耳朵等部位,不得戴帽子、墨镜、口罩等,复试全程考生应保持注视摄像头,视线不得离开,不得中途离场。

监控副机位:设备摄像头从考生后方成45°拍摄,距离1-2米,确保副机位能从侧后方清晰显示考生上半身及复试环境,复试专家组能够从副机位清晰看到主机位屏幕。屏幕显示效果图如下。

(六)完成面试,加入结束等候室,在对话框输入正确的名称(第几考场+考生序号+姓名),进入后听从引导员引导。当天上午/下午场面试完成方可离开。

 

注意事项:
1. 考生自行准备两个可以登录的腾讯会议账号。
2. 务必提前熟悉流程,测试设备。建议提前自行模拟面试流程。
3. 为保证视频面试质量,考生可自行购买摄像头、麦克风、三脚架等设备。
4. 阅读《南方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实施细则》,按照相关规定参与复试。

南方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实施细则

一、复试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生物医学工程系研究生管理工作委员会
组长:蒋兴宇
成员:奚磊、吴长锋、唐斌、李凯、张明明
生物医学工程系复试监督小组
组长:吴德成
成员:陈放怡、李依明、唐建波、张路、肖凯
监督电话:0755-88018466

 

二、第一志愿复试面试安排
面试将在2022年4月2日进行。
面试方式:网络远程复试
面试平台:
腾讯会议(下载地址:https://meeting.tencent.com/download-center.html)
学信网面试系统为备用平台(登陆地址:https://bm.chsi.com.cn/ycms/stu/)

 

三、第一志愿复试名单

1. 2022年硕士研究生第一志愿复试分数线

学  科

四科

总分

政治

外语

业务课一

业务课二

070200 物理学

290

39

59

59

070300 化学

290

39

59

59

071000 生物学

330

39

59

59

080900 电子科学与技术

273

38

57

57

085600 材料与化工

273

38

57

57

 

2. 生物医学工程系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第一志愿考生名单如下,一志愿录取后不足生源将进行调剂录取。

考试编号

姓名

报考专业

政治成绩

英语成绩

业务课1名称

业务课1成绩

业务课2名称

业务课2成绩

总分

143252443600078

蔡志蓬

071000 生物学

76

66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127

细胞生物学

131

400

143252443600036

刘宏梽

071000 生物学

75

75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127

细胞生物学

119

396

143252430200007

刘明康

071000 生物学

70

68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130

细胞生物学

122

390

143252442900165

刘澄昱

071000 生物学

80

76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115

细胞生物学

116

387

143252110800002

赵唯伊

071000 生物学

75

68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119

细胞生物学

116

378

143252420800001

吴婕

071000 生物学

73

72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106

细胞生物学

116

367

143252442900011

林骏生

071000 生物学

79

65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121

细胞生物学

100

365

143252231100001

金子琪

071000 生物学

66

63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117

细胞生物学

108

354

143252431700001

彭致颖

071000 生物学

69

64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108

细胞生物学

111

352

143252141000002

史雨馨

071000 生物学

69

68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98

细胞生物学

112

347

143252370600001

王晓倩

071000 生物学

77

73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96

细胞生物学

101

347

143252321700004

许秋池

071000 生物学

74

7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89

细胞生物学

112

345

143252443600068

黄曼

071000 生物学

77

48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103

细胞生物学

115

343

143252440400016

詹锐超

071000 生物学

72

54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102

细胞生物学

113

341

143252442900049

王元昊

071000 生物学

66

57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99

细胞生物学

119

341

143252421600004

田馨裕

071000 生物学

73

48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112

细胞生物学

100

333

143252501100003

王鹏程

071000 生物学

65

64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92

细胞生物学

111

332

143252443600024

吴星梵

071000 生物学

66

7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100

细胞生物学

95

331

 

考试编号

姓名

报考专业

政治成绩

英语成绩

业务课1名称

业务课1成绩

业务课2名称

业务课2成绩

总分

143252614400001

阮士杰

070200 物理学

76

70

普通物理(一)

96

量子力学

112

354

 

考试编号

姓名

报考专业

政治成绩

英语成绩

业务课1名称

业务课1成绩

业务课2名称

业务课2成绩

总分

143252620500008

侯宇森

070300 化学

60

75

有机化学

122

物理化学

87

344

143252443600015

郑东阳

070300 化学

69

57

有机化学

101

物理化学

73

300

 

考试编号

姓名

报考专业

政治成绩

英语成绩

业务课1名称

业务课1成绩

业务课2名称

业务课2成绩

总分

143252443600061

王佳辉

080900 电子科学与技术

72

81

数学(一)

90

电子科学与技术综合

104

347

143252430200006

欧阳嘉琪

080900 电子科学与技术

77

70

数学(一)

77

电子科学与技术综合

122

346

143252442900167

曾咏燊

080900 电子科学与技术

74

71

数学(一)

76

电子科学与技术综合

104

325

143252442900213

王国栋

080900 电子科学与技术

69

57

数学(一)

71

电子科学与技术综合

81

278

 

考试编号

姓名

报考专业

政治成绩

英语成绩

业务课1名称

业务课1成绩

业务课2名称

业务课2成绩

总分

143252370200018

宫明玥

085600 材料与化工

78

55

数学(二)

90

材料科学基础

104

327

143252424000001

李嘉伟

085600 材料与化工

74

49

数学(二)

82

材料科学基础

92

297

 

四、复试资格审查
复试前须对考生进行资格审查,资格审查不合格者不予复试。请投递下列PDF版资格审查材料(打包发送)至bmezb@sustech.edu.cn
邮件题目命名格式:2022年硕士统考复试资格审查材料+本科大学+申请者姓名
附件命名格式:序号+申请者姓名+内容(例:1. 张三身份证)格式不符者,不予采纳。
 
资格审查材料列表:
1. 考生原报考院校的报名信息申请表或准考证;
2. 身份证或有效身份证件;
3. 非应届本科生需提交学历证书、学位证书、《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应届本科生需提交学生证、《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其毕业证书及学士学位证书将在入学时提交审查。考生可登陆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www.chsi.com.cn),按要求进行学历或学籍认证。
4. 大学期间成绩单原件或档案中成绩单复印件(加盖档案单位公章)。
5. 考生自述(包括政治表现、外语水平、业务和科研能力、研究计划等)。
6. 其他反应自身能力与水平的相关证明材料(如英语四、六级证书,本科毕业论文,发表的相关科研论文,各种技能、获奖证书等材料)。
7. 签署并扫描《南方科技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网络远程复试考生诚信承诺书》,点此下载
8. 面试汇报英文版本PPT。
9. 一页英文简历。
 如有考生因特殊原因暂时无法提交③、④、⑤等部分材料,原则上在面试后10个工作日之内补交所要求材料。
 

五、复试考核方式

(一)复试考核流程

时间

内容

3月31日

1. 考生发送复试资格审查材料到指定邮箱

2. 考生发送PPT、英文简历PDF到指定邮箱

3. 考试时段及候考区登录方式将于考试前一至两天单独通知考生本人

4月1日

线上模拟测试

4月2日

  待考考生由候考区引导员指导,进入候考区单独候考,引导员对考生进行详细查验(人脸、人证比对,环境查验等),完成后考生于候考室内候考。  

4月2日

考生在候考区引导员指令下,凭腾讯会议码进入考场。
面试助理对考生身份与所处环境进行严格核验,无异议后提示考试组长可开始考试。面试助理开始计时,考核组按流程对其进行考核。
考试时长达到规定时间后,面试组长宣布考试结束,考生退出考场。

 

(二)复试内容
复试考核采取主要英文面试,考生按规定顺序进入考场。
1. 英语能力考核(满分150分,及格90分),共5分钟;
学生作2分钟英文自我介绍。考官提问,学生作答。此阶段主要考察学生英语口语能力;语法和用词的准确性;词汇的丰富程度;语言能否与语境、动能和目的相适应;内容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2. 综合能力考核(满分200分,及格120分),共10分钟;
考生英文自我陈述PPT,主要讲解学习成绩、科研经历、科研成果及未来科研计划等。此阶段主要考核学生沟通能力;举止、表达和礼仪;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人文素养等;学生学习、科研、社会实践(或实际工作)表现等方面的情况;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 专业能力考核(满分150分,及格90分),共5分钟;
考官提问专业基础问题,中英文皆可,学生作答。此阶段主要考察学生专业能力和反应速度;大学阶段学习情况及成绩;利用所学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多方面专业能力考核。

(三)考生注意事项:
1、面试考核的各个环节不得超过规定时长。
2、请考生提前准备英文版本PPT文件及一页英文简历。考生需在3月31日中午12点前将面试PPT、一页英文简历PDF、连同其他材料发送到邮箱bmezb@sustech.edu.cn。按照前文提及的邮件标题及附件命名要求命名。

 

六、录取原则
1、复试包含的英语能力考核、专业能力考核、综合能力考核分别设定合格线,以上3项能力考核任一成绩没有达到及格线者,将失去被录取的资格。
2、考生的最后总成绩为初试成绩与复试成绩之和,初试成绩占比70%,复试总分占比30%。录取时按考生最后总分由高向低顺序录取。考生最后总分相同时,按初试总分排序,初试总分相同时按统考前三科总分排序。
3、生物医学工程系各学科复试录取人数将按照上级招生指标下达情况来执行,确定拟录取名单,并报南方科技大学研招办审核后对外公布。

 

七、复试考生须知

(一)网络远程面试所需的设备及网络环境
1. 面试设备
我系复试工作按规定统一使用“双机位”进行网络远程复试,考生分别以两个账号进入腾讯会议。
考生主机位(用于面试设备):1台笔记本电脑或台式机(需带有摄像头、麦克风功能),安装“腾讯会议”及“学信网”软件。
考生副机位(用于监控面试环境的设备):1部手机或笔记本电脑或台式机(需带有摄像头功能),安装“腾讯会议”及“学信网”软件。
2. 网络环境
考生使用手机的4G/5G网络或稳定的WIFI网络完成面试。考生须事先访问www.speedtest.cn网址进行网络测速,上传、下载网速应稳定在5Mbps以上。
3. 面试环境
独立的复试房间,灯光明亮,安静,不逆光。复试房间其他电子设备必须关闭,不能出现可能干扰复试进行的其他声音。面试期间不得有其他人在场。

(二)参加网络远程复试考生需准备的用品
1、本人有效的二代居民身份证;
2、初试准考证(可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下载);
3、黑色签字笔和空白A4纸若干;

(三)考生参加网络远程复试的注意事项
1、诚信复试
请考生提前认真阅读教育部《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以及我校发布的相关招考信息。考生需确保提交材料真实和复试过程诚信。
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行为;为他人实施组织作弊提供作弊器材或者其他帮助的行为;为实施考试作弊行为,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考试的试题、答案的行为;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的行为都将触犯刑法。在复试过程中有违规行为的考生,一经查实,即按照规定严肃处理,取消录取资格,记入《考生考试诚信档案》。入学后3个月内,我校将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有关要求,对所有考生进行全面复查。复查不合格的,取消学籍;情节严重的,移交有关部门调查处理。

2、安装调试
保证设备电量充足,网络连接正常,考生端两台设备均开启摄像头。
主机位:考生本人正对设备摄像头,保持坐姿端正,面部、上半身及双手在画面中清晰可见。不得遮挡面部、耳朵等部位,不得戴帽子、墨镜、口罩等,复试全程考生应保持注视摄像头,视线不得离开,不得中途离场。
副机位:设备摄像头从考生后方成45°拍摄,距离1-2米,确保副机位能从侧后方清晰显示考生上半身及复试环境,复试专家组能够从副机位清晰看到主机位屏幕。屏幕显示效果图如下。

3、突发情况
复试过程中,如遇网络或信号等原因造成的通信效果不佳或中断等故障时,考生须立即联系招生院系复试小组工作人员,按照要求启动应急预案相关措施。

4、过程监管
复试是国家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一部分,复试内容属于国家机密级。复试过程中禁止录音、录像、录屏和直播,禁止将相关信息泄露或公布;复试全程只允许考生一人在复试房间,禁止他人进出。若有违反,视同作弊。

 

联系方式:
赵老师
联系电话:0755-88011290
邮箱:bmezb@sustech.edu.cn

 

 

南方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
2022年3月24日

南科大微流控-生物材料实验室在柔性电子领域取得系列进展

《AFM》:湿粘弹性体用于液态金属基适形表皮电子器件

       可穿戴电子设备越来越多地用于不同情况下的健康监测和治疗。然而,很少有设备能在运动和淋浴后(出汗、变形、摩擦)与皮肤粘附而不变形。近日,南方科技大学微流控-生物材料实验室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施兴华教授等人合作提出了一种简便的方法,利用聚乙二醇(PEG)混合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胶粘剂(PPA)制备金属聚合物导体(MPC),将镓基液态金属合金电路封装为表皮电子器件。在PDMS预聚物中加入PEG可以得到比PDMS本身承受更大变形的、更柔软的湿粘弹性体。柔软的可粘接电子产品可与皮肤适形粘接达2天以上。实验证明,这些电子器件能够满足运动和淋浴48小时穿戴时的运动检测、电生理信号检测和皮肤伤口愈合的需求。

       作者预计这种具有优良生物安全性的湿粘电子产品将得到广泛应用,解决医用胶粘剂和人机界面存在的问题。相关工作以“Wet-Adhesive Elastomer for Liquid Metal-Based Conformal Epidermal Electronics”为题发表在3月18日的《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图1. PPA和PPA- MPC电子设备示意图

图2. PPA的机械性能及附着力

【文章要点】

一、PPA的制备及表征

       为防止溶剂不受控制的蒸发所造成的缺陷,提高弹性体的力学性能,选用了分子量分别为200、400和600的室温液态PEG寡聚体。研究者研究了添加不同比例PEG低聚物的粘接剂的模量(图2a)、断裂伸长率(图2b)和对前臂皮肤的粘接力(图2c)。当相对量相同时,PEG-600组的模量较低,断裂伸长率较高,附着力较高。最大添加量时,弹性体的模量和粘结力似乎相同,分别为30 kPa和0.9 N cm−1。

       将PPA贴附于前臂皮肤,剥离后进行皮肤附着试验。将刚固化的PPA和放置14 d的PPA分别贴附在前臂皮肤上,并测试各组剥离力,以测试室温下PPA粘附性能的保留效率。刚固化的PPA的剥离力为0.87 N/cm,两周前固化的PPA的剥离力为0.54 N cm−1(图2e)。测试了不同附着时间下PPA的剥离力。48 h后,附着力从0.9 N cm−1略微下降到0.63 N cm−1(图2f)。最后进行了循环粘附剥落试验。粘连剥离40次后,粘连力仍大于0.5 N cm−1,表明PPA连续剥离后仍可作为表皮粘接剂使用(图2g)。

图3. PPA-MPC电子器件性能及PPA-MPC粘接应变传感器的运动检测

二、用于运动检测的PPA-MPC粘接式应变传感器

对于应力-应变曲线,PPA-MPC电子器件显示出比PDMS-MPC明显更低的模量和更高的伸长率(图3a)。测试了不同应变下电阻的变化,应变传感器的应变分别为20%、40%、60%、80%,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线性度(图3b),显示了其在连续精确传感方面的巨大潜力。该应变传感器被拉伸至50%,循环1000次,以表征其耐久性。显然,它可以承受这种连续的变形,并且在整个过程中保持一个稳定的电阻(图3c),这意味着应变传感器能够长期的运动监测。将应变传感器连接到肘部和膝盖皮肤上,并以不同的速度连续弯曲(图3d,g)。该自粘式应变传感器能够保持稳定的粘接,变形与皮肤保持一致。36小时后,再次执行相同的任务。在这段时间里,除了日常工作外,研究者做了一个小时的运动,洗了两次30分钟的淋浴。结果显示,佩戴36小时后,应变传感器仍能适形附着在皮肤上,并实时显示关节的运动(图3e,f,h,i)。

       原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fm.202200444

 

《ACS Nano》:基于纳米纤维的柔性电子导管用于体内清除循环肿瘤细胞

       清除外周血中与肿瘤转移和复发密切相关的循环肿瘤细胞(CTCs)有助于降低肿瘤复发和转移的概率。然而,传统的旨在杀死CTCs的治疗方法往往会对正常的血细胞、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近日,南方科技大学微流控-生物材料实验室报道了一种柔性电子导管,它可以通过不可逆电穿孔(IRE)高效地捕获和杀死CTCs。柔性电子导管由纳米纤维(NFs)与液态金属聚合物导体(MPC)电极组装而成。用上皮细胞粘附分子(EpCAM)抗体修饰NFs,以提高特异性生物识别和细胞粘附能力。导管可反复筛查全身血液,纳米纤维上的EpCAM抗体可使CTCs富集到导管表面。利用高比表面积,这种基于NFs的导管在CTCs中的捕获效率比以前报道的研究高25倍。此外,每mm2导管非特异性捕获的白细胞数量小于10个,而原来的4-11 × 106 mL-1全血数量较多,显示了柔性电子导管良好的特异性。柔性和生物相容性的MPC电极对兔模型中捕获的CTCs具有100%的杀灭效率。此外,未见明显血液学指标及血管及主要器官形态变化,说明该电子导管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这种功能性电子导管为提高临床肿瘤治疗效率提供了一种新的替代策略。相关工作以“Flexible Electronic Catheter Based on Nanofibers for the In Vivo Elimination of Circulating Tumor Cells”为题发表在3月18日的《ACS Nano》。

方案1. 使用柔性电子导管在体内富集和消除CTCs的示意图

图2. 治疗用导管对癌细胞的体外捕获和杀伤性能

【文章要点】

一、柔性电子导管的体外试验

       根据研究者的设计,具有微米孔隙的网络结构可以扩大比表面积,使CTCs有很高的捕获概率(图2A)。最终结果表明,MPC/ NF导管可有效捕获55.2%的HepG2细胞。利用高表面积、高孔隙率和靶区富集的优点,NF基导管用于CTCs的捕获效率比之前报道的高25倍(图2D,E)。此外,研究了CTCs致死的电压。HepG2细胞在不同电压(50、100、200 V)作用10 ms。CCK-8染色分析显示,随着电压升高,细胞活力下降,在200 V时细胞几乎死亡(图2F)。annexin V-FITC/碘化丙啶染色分析显示,IRE引起的凋亡是HepG2细胞死亡的主要原因(图2G)。这些结果证实了本方法的可行性,并表示了IRE作用在临床CTC治疗中的潜在应用。

图3. MPC/ NF导管体内CTC捕获能力的评价

二、柔性电子导管的体内试验

       研究者建立了基于MPC功能化和NF功能化静脉留置导管的体内CTC清除系统(图3A、B)。使用新西兰兔模型进一步测试性能。捕获的HepG2细胞经免疫染色鉴定为DAPI+/ PE-CD45 – / FITC-CK +。在1、2、3只家兔上分别捕获HepG2细胞2580、2192和1908个。无EpCAM特异性抗体的导管作为对照;分别从4、5和6只家兔中捕获18、32和48个HepG2细胞(图3C、D)。HepG2的捕获效率比之前报道的高11倍。MPC/NF导管的非特异性捕获WBCs的数量小于10个/mm2,而原来MPC/ NF导管的全血数量为4-11 × 106 mL-1,显示了MPC/NF导管的良好特异性。HepG2细胞富集后,在电极上施加200 V电压10 ms进行细胞杀伤。AO和PI成本法显示,MPC/NF导管可以使IRE杀死所有捕获的细胞,杀伤效率为100%(图3E,F),表明具有良好的体内清除CTCs能力。

       原文链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nano.1c09807

 

本文转载自:高分子科学前沿公众号

2022年博士境外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项目第二批招生通知

一、招生项目

重要提醒:

(1)以上项目学制根据双方学校协议确定,特殊情况需改变学制安排,须经南科大院系及研究生院批准。

(2)参与联培项目的学生不允许转入合作大学的硕士或其他博士项目。

 

二、联培导师

南科大导师参与联合培养项目情况在南科大研究生院官网境外联培项目相关招生信息网页公布。第二批报名阶段,部分导师名额已满,申请人可自行向导师咨询。网址:https://gs.sustech.edu.cn/#/admission/detail?current_child_id=86&id=97&article_id=2298

 

三、奖助学金

南科大为以上联培项目提供最高4年(部分项目最高3年或3.5年)的奖助学金,其中在境外学习期间,南科大按合作大学博士生标准提供奖助学金,部分项目另资助在境外期间的学费。详情请咨询南科大研究生院招生与国际化办公室。

在南科大学习期间的奖助学金标准,按南科大当年奖学金政策执行。

 

四、学习费用

学生在南科大学习期间,须按当年标准缴纳南科大学费及住宿费。参加香港、澳门及加拿大联培项目的学生须自行缴纳在境外两年期间的学费。

住宿、签证、保险、国际旅费等其他费用均由学生自行承担。超出奖助学金覆盖学习年限后,所有费用由学生自理。学生必须按项目时间进行学习,并遵守项目规定。

 

五、申请要求

申请者必须满足以下最低申请条件:

1.GPA:

硕士起点学生本科及硕士GPA均达到3.0/4,本科起点学生GPA至少达到3.0/4,其中本科起点申请浸会大学的学生GPA 须达到3.4/4。建议本科起点申请各合作大学的学生,成绩均达到85/100及同等水平。

2. 语言:

重要提醒:

(1)部分合作学校今年采纳TOEFL iBT Special Home Edition或IELTS Indicator或Duolingo English Test,详细要求参阅各合作大学网站。

(2)托福、雅思成绩须保证在实际入学时(2022年8至10月,以实际入学时间为准)仍在两年有效期内。

(3)以上英语成绩仅为合作大学最低标准,如合作大学学科(商科、人文社科类等)有更高语言要求,申请者须满足该学科要求,如南科大要求高于合作大学要求,须满足南科大要求。在申请过程中,合作大学要求可能会有变动。

 

六、申请方式

所有联合培养项目须先在南科大报名,仅可报名一个项目。具体步骤如下:

A. 准备申请材料

(相关表格在南科大研究生院网站 “资料下载”栏下载:https://gs.sustech.edu.cn/#/admission/common?current_child_id=90&id=90

1.《南方科技大学境外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报名登记表》(英文版Collaborative PhD Program);

2.Resume(CV)(英文);

3.研究计划(英文);

4.个人陈述(英文);

5.推荐信两封(英文);

6.成绩单扫描件(须加盖毕业院校教务章或档案所在地人事章);

7.英文考试成绩单扫描件;

8.身份证扫描件;

9.学历学位证书扫描件、学历和学籍信息认证文件《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和《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考》网址:http://www.chsi.com.cn/(应届毕业生需提交在读证明扫描件,在预录取后须补交学历学位等证明文件扫描件,经真实性查验后方可报到注册);

10.其他能帮助申请的材料(如:毕业论文、在科研刊物或会议上发表的学术论文或其它出版物、专利、荣誉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扫描件等)。

重要提醒:

(1)原则上所有材料必须一次性提供,不接受补交。

(2)所有学历、学位、成绩、语言、推荐信等证明文件必须保证其真实性,如有虚假,后果自负。

(3)应届毕业生入学前必须获得学位证及毕业证,否则学校有权取消录取资格。

 

B. 投递申请材料

1.截止时间

申请2022年秋季入学的学生须于2022年3月17日17:00前将申请材料投递到南科大生医工系邮箱bmezb@sustech.edu.cn。第二批为补充推荐,申请时间紧张,请申请同学按时提交申请材料。

2022年3月底至4月初,南科大将通知通过初选的学生在合作大学进行网申及完成后续程序,合作大学将于2022年5至7月间审核及通知最终录取结果。

2.投递要求

申请者投递PDF版申请材料(打包发送)。

邮件题目格式:申请南方科技大学2022年境外联合培养项目第二批:南科大生医工系-申请者姓名

邮件题目格式不符者,不予采纳。

 

C. 南科大院系初选和南科大推荐资格审核

 南科大生医工系对成功提交申请材料者进行初选及面试,学校对通过院系初选的学生进行审核,将合格者推荐给合作大学。

 

D. 合作学校网申及面试

 通过南科大审核的学生将被通知在境外大学网站上进行正式网申,并根据需要参加境外合作大学的面试或双校联合面试,具体方式及时间由两校院系决定。

 

E. 等待录取结果

 通过以上步骤后,合作大学将对申请者进行再次审核。最终录取结果由南科大或合作大学通知学生。

 

七、投递联系人

 请将申请材料投递至南科大生物医学工程系招生邮箱bmezb@sustech.edu.cn.

 

南科大研招办联系人:

朱老师 0755-88010473

生物医学工程系研究生招生联系人:

赵老师 186-0128-9830

南方科技大学入选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高校

       近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南方科技大学榜上有名,正式进入“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成为深圳首所“双一流”建设高校。

       南科大是中国最年轻的“双一流”建设高校之一。该校是深圳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创建的一所高起点、高定位的公办新型研究型大学。学校借鉴世界一流理工科大学的学科设置和办学模式,以理、工、医为主,兼具商科和特色人文社科的学科体系,在本科、硕士、博士层次办学,在一系列新的学科方向上开展研究,使学校成为引领社会发展的思想库和新知识、新技术的源泉。

       “双一流”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时期为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作为深圳举全市之力兴办的新型研究型大学,南科大肩负“探索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探索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使命。建校以来,南科大牢记“两个探索”的初心使命,以改革立校、以创新兴校,突出“创知、创新、创业”的办学特色,坚持高起点、高定位、高质量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成绩。面向未来,南科大将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心怀“国之大者”,以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服务地方需求为己任,紧抓“双一流”建设重大机遇,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践行“明德求是 日新自强”的校训精神,助推深圳经济特区在先行示范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为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和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南科大生医工系将紧抓“双一流”建设重大机遇,依托南方科技大学一流的科研、教学条件,力争将生医工系建设成为国际知名的生物医学工程研究基地。

 

教育部通知链接: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s7065/202202/t20220211_598710.html

生医工系进行开学前实验室安全大检查

       为响应学校号召,做好开学前准备工作。2月7日下午,生物医学工程系系主任蒋兴宇讲席教授、副系主任吴长锋教授,在系安全员邓丹丹陪同下,对生物医学工程系实验室进行了全面检查。

       生物医学工程系科研实验室分布于工学院南楼一、五、六、七层及创园8栋3楼,共有课题组22个,实验室约30间。蒋兴宇讲席教授和吴长锋教授依次走访了每个课题组实验室,针对实验室安全、卫生、消防安全等安全隐患进行了检查和提醒,并对已经回校和寒假一直在校工作学习的师生进行了亲切问候。

       由于仍在寒假期间,实验室工作人员较少,蒋老师特意指出:实验室中通电仪器能关机的尽量关机,以防有安全隐患;对于一些短时用不上的加热设备,要求相应科研人员关闭用电;部分实验室因假期工作时间短,安全日志填写欠及时,这些常规性的工作应注意及时完成;针对化学品安全方面,对于管制类化学品柜加了双锁的实验室,其钥匙需进行专门保管。 除此之外,在此次检查中,还发现有部分老师办公室玻璃破裂,报修之后还未及时更换的情况。考虑到碎玻璃可能有高空坠落砸人的风险,应再次督促物业进行更换玻璃前的安全预处理。

       经过本轮实验室安全检查,我系做到了对各实验室安全情况心中有数,并为即将到来的开学开工做好了前期安全准备。

 

采写:邓丹丹

我系张明明助理教授团队荣获第二十&二十一届国际机器人与仿生学大会最佳机器人论文提名奖

      2021年12月27日至31日,第二十&二十一届国际机器人与仿生学大会(The 20-21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obotics and Biomimetics,IEEE-ROBIO 2021)在中国海南三亚举行。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日本千叶工业大学、日本大阪大学、意大利技术研究院、清华大学、香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南开大学、东北大学、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等20多个国家的知名高校与企业专家学者共计近三百代表参加了本次线上和线下会议。

      我校生物医学工程系张明明助理教授团队博士后苗青的一篇论文被IEEE-ROBIO 2021接收,张明明助理教授受邀现场参加了本次国际会议并进行了宣读。该论文的主题为“Improving Human-Robot Interaction Safety through Compliant Motion Constraints in Bilateral Upper Limb Rehabilitation”。经过国内外专家认真、公平、公正地评选,该文在数百篇学术文章中脱颖而出,荣获本次大会的T.J. Tran最佳机器人论文提名奖。

      据悉,IEEE-ROBIO国际会议是机器人领域内的顶级学术会议之一,每年举办一届,至今已成功举办了二十一届。自2004年在中国沈阳开始,先后在中国台湾普吉岛、泰国曼谷、印度尼西亚巴厘岛、马来西亚吉隆坡等城市举行。本次参会,张明明助理教授作为通讯作者,在汇报环节与参会人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深入的交流,得到众多与会专家学者的关注与赞许,充分展现了团队研究成果在机器人领域的学术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