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认知创新教学简介

本科人才培养改革与创新特色课程

  -生物医学工程临床认知
     (Clinical Perception)

 

一、教改项目简介

系列课程以“新工科”理念融入生物医学工程教育实践、优化生物医学工程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实现“医工交叉”的培养模式,培养具有扎实生物医学理论功底,同时具备工程技术研究、设计和开发能力的高素质、高水平以及复合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

二、课程特色

临床认知式教学在生物医学工程课程的应用,有助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解决临床环境中具体问题的能力。

1. 医学影像学、神经科学和康复工程三项认知式教学实践模块,有利于学生自主化、个性化学习

 (a)  医学影像 Medical Imaging:

医学影像模块以信号与系统,医学影像系统原理为理论基础,以成像技术为实践基础进行轮转,包含X-ray 介入和ultrasound两个部分。

 (b)  神经工程  Neural Engineering:

神经工程模块系统连贯定量生理学,机器学习与神经工程等理论知识,并以神经类疾病为基础进行轮转,包含神经影像处理、脑功能评估、神经外科手术见习、外周神经功能等模块。

 (c) 康复工程 Rehabilitation Engineering:

康复工程模块涵盖理论力学,生物力学理论知识框架,以运动康复为实践训练着重点,包含手术外科康复、物理运动康复、神经调控康复,康复辅具及器械四部分。

2. 生物医学工程系与一线临床医生团队共同建立多元性、交叉性和融合性的教师团队

 奚磊,生物医学工程系

  教授,医学影像模块

唐斌,生物医学工程系

副教授,康复工程模块

陈放怡,生物医学工程系

副教授,神经工程模块

张明明,生物医学工程系

助理教授,康复工程模块

刘超,生物医学工程系

助理教授,康复工程模块

刘泉影,生物医学工程系

助理教授,神经工程模块

3. 依托附属医院等单位建立稳定的认知式生物医学工程临床教学基地

(a) 重点医院:深圳市人民医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深圳市儿童医院、深大总医院、南方科技大学医院、南山医院、福田医院…

 

 

(b) 重点科室:放射科、超声科、神经外科、耳鼻喉科、脊柱外科、骨科、康复科…

 

 

三、常见问题

1. 通过这门课程,我能学习到什么?

生物医学工程临床认知Ⅰ:通过理论知识结合临床应用,引导学生探索最前沿生物医学工程理论,把握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发展动向

生物医学工程临床认知Ⅱ:通过医院临床实践平台,学生不仅可以掌握工程方面的知识,也能了解在学校难以获得临床治疗方面的知识以及提升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操作等能力

2. 没有生物医学工程相关知识基础,我能否选课?

生物医学工程临床认知Ⅰ:无先修课程,面向全校各年级学生开放,不限专业背景,三大模块讲授框架基础知识,并邀请全国一线临床医师开展临床讲座。

生物医学工程临床认知Ⅱ:先修课程生物医学工程临床认知Ⅰ

3. 如何选课?

选课季, 根据课程编码 BMEB326 (生物医学工程临床认知 I) 和BMEB327 (生物医学工程临床认知 II), 在教务系统上选课。具体详情以教务网通知为准。

联系我们 :  shiyq2020@sustech.edu.cn  史老师

南科大微流控-纳米医学课题组在提高HIV疫苗效力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微流控-纳米医学课题组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报道了一种二维纳米片作为免疫调节剂来提高HIV疫苗效力。研究成果以“Two dimensional nanosheets as immunoregulator improve HIV vaccine efficacy”为标题发表于《化学科学》( Chemical Science, 2022; )。

       二维材料因其形态多样性、结构有孔隙在药物装载和递送方面显示出巨大的潜力,但因在引入免疫调节模块具有挑战,较难合成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平面材料,目前还未实现将二维材料开发成免疫调节剂。以稀土元素为主的复合物已经显示出其独特的巨噬细胞调节作用,调节体内免疫应答。多种稀土元素(如铒(Er),镝(Dy),镧(La)和钕(Nd))对免疫效应细胞行为和功能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以调节免疫细胞的功能,而La和Nd会导致细胞膜通透性破坏细胞结构,过度诱导炎症小体激活,破坏Ca2+内流平衡,导致细胞死亡,相比而言,Er和 Dy在体内表现出更好的生物安全性。

       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员设计并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具有良好水溶性的2D铒-镝纳米片(2D NSs)(图1)。这种纳米片作为免疫调节剂可以靶向淋巴结,激活巨噬细胞,显著增强HIV疫苗在小鼠体内的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反应(图2)。转录组学结果分析进一步揭示了6个关键分子(Msr1, Ccr2, Serpinb9, Klrk1, Klrd1, Klrc1)与体内2D NSs介导的免疫调节密切相关(图3)。这些结果为这种新的免疫调节剂的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也更好地指导我们优化设计其他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2D材料。本研究工作是目前第一次实现了免疫调节2D NSs的设计及概念验证,2D NSs在改善疫苗及免疫治疗方面也显示出巨大的潜力。本文将2D NSs免疫调节剂概念实现,极大地拓宽了传染病疫苗接种、肿瘤免疫治疗等以免疫为基础的预防和治疗的选择范围。

图1 2D NS合成及表征

图2 2D NSs在调节HIV DNA疫苗免疫应答中的作用

图3 单独使用HIV疫苗或HIV疫苗+2D NSs处理小鼠的转录组分析

 

       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科学院,腾讯基金XPLORER奖,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医学领军人才计划,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计划,云南省基础研究计划等项目的支持。

生医工系第二届学术交流日活动顺利召开

       2021年12月18日,为加强师生交流,展示学生风采,促进合作创新,由南方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党总支主办的献礼建党100周年“书记项目”——第二届BME Research Day(学术交流日)活动,在工学院南楼813报告厅顺利召开。工学院党委副书记彭中华、生医工系系主任蒋兴宇及多位系内教师出席活动,与同学们交流探讨科研成果。

 

蒋兴宇主任致辞

       活动伊始,蒋兴宇讲席教授致开场词并介绍了活动举办的初衷及交流议程,鼓励同学们在此次活动中,积极分享自己的所学所想。

彭中华副书记致辞

       彭中华副书记作交流会致辞,称此次活动的举办是进一步强化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意识、推进“一支部一特色”基层党建品牌建设的重要举措,希望大家珍惜这次学习机会,积极参与分享和讨论,做到学以致用。

口头汇报环节

壁报展示环节

       随后,口头汇报环节正式开始,来自生医工系各个课题组的17位研究生以及6位本科生们讲述了自己的科研成果,并积极回答在场师生的提问。选手们的学术报告思维清晰、条理明了,充分展示了我系学生的高水平科研能力以及超强的学术报告水平。壁报展示环节穿插其中,18位参展学生在介绍海报作品的同时,并就科研成果与在场师生展开讨论。

获奖学生合影

       经激烈角逐,并由我系全体教授共同评议,最终决出本科生组最佳口头汇报1名:王一珂、最佳壁报展示1名:吴雨桐,研究生组最佳口头汇报2名:刘洁、李迓曦、最佳壁报展示2名:王美娟、查梦蕾。

合影

       BME Research Day每年定期举办,是我系学生培养的重要环节,也是提升我系学术氛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系特色传统活动之一。今后,我系将继续致力于搭建常态化学术交流平台,助力形成良好学术氛围,进一步实现学科特色发展和人才高质量培养目标。

 

 

供稿:生物医学工程系

采写:肖然

南方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2022年博士生招生报考通知 (“申请-考核”制)

学校概况

       南方科技大学(以下简称“南科大”)作为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校,秉承“敢闯敢试、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追求卓越”的创校精神,突出“创知、创新、创业”的办学特色,以迅速建成国际化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重大科学技术研究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为建校目标。学校将聚集一流师资、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创造国际一流学术成果、推动科技应用,尽早实现“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宏伟目标。南方科技大学(以下简称“南科大”)与多所国际一流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实行双校联合培养,双导师指导,颁发合作大学博士学位。欢迎各位优秀学子踊跃申请。

 

生物医学工程系

        南方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以下简称“生医工系”)成立于2016年6月,现任系主任为蒋兴宇讲席教授(哈佛博士、国家杰出青年)。系核心教师共计40余名,其中3名讲席教授,2名教授。多名教师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优秀青年基金”等项目和奖励。研究方向包括力学应用医学、可穿戴设备及无线健康监控、原位再生工程、多尺度和多模式生物医学影像、大数据和健康信息学的计算医学、生物医学微机电系统与纳米医学。

       目前,哥伦比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全力支持南方科技大学建设生物医学工程系,生医工系借鉴了哥伦比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的培养课程,并建立了加强版的哥伦比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的培养思路,与哥伦比亚大学一起联合培养本、硕、博学生。

       生医工系确立了Adventurous(勇于冒险)、Arduous(甘于艰苦)、Amiable(乐于和谐)的“AAA”建系文化。生医工系正处在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将为每位教授提供充足的实验室和办公空间。生医工系诚邀海内外优秀人才加入,共创一个多学科交叉创新的研究平台,依托南方科技大学一流的科研、教学条件,力争将生医工系建设成为国际知名的生物医学工程研究基地。

       详情请查阅生物医学工程系官方网站:http://bme.sustech.edu.cn/

 

一、申请条件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3. 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毕业或取得硕士学位)。在境外留学人员须取得硕士学位证书,并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学历认证。

4. 有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书面推荐意见。

5. 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6. 原则上申请人本、硕期间GPA均不得低于3.0。

 

二、招生类别

       只招收全日制非定向博士研究生,须全脱产学习。

 

三、招生专业与学制

(070100)数  学、(070200)物理学、(070300)化学

(071000)生物学、(080100)力  学、(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

招生导师及研究方向详见网址:https://gs.sustech.edu.cn/boshi2022/2012

“申请-考核”方式录取的博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为4年。

 

四、申请程序

1. 报名及材料提交

       报考者需于1214-1226进行网上报名,报名网址:https://yz.chsi.com.cn/(没有中国研招网账号的请注册后登录),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申请条件,并按规定填写报名信息、上传所需要的报名材料。报名结束后,申请者需认真准备如下材料:

(1)《南方科技大学2022年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申请表》(附件1,填写时参考附件2的说明)。

(2)《博士学位研究生网上报名信息简表》(网上报名成功后打印,并加盖档案所在单位或所在学校公章,应届硕士毕业生无需加盖公章)一份。

(3)报考学科相关领域的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专家的推荐信(附件3)两封。报考导师不撰写推荐信,如申请者报考博士生导师和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导师为不同老师,其中一封推荐信原则上由申请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导师撰写。

(4)个人陈述一份(格式不限),内容包含本人的学习、工作及学术研究的简要经历,攻读博士学位的动机与目标,学术或专业背景及兴趣,职业目标和规划等。

(5)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拟进行的科学研究设想(格式不限)。

(6)本科和硕士阶段的课程学习成绩单(须授课单位或档案保存单位盖章)、外语等级证书或成绩单复印件。

(7)硕士学位论文(往届生)或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应届生)。

(8)已发表的学术论文复印件、期刊封皮和目录复印件,已录用未刊出的论文复印件和录用证明复印件。如论文被EI或SCI收录,需提供文章检索证明复印件;如论文发表的期刊为EI或SCI刊源,但论文尚未被检索,则需提供期刊为EI或SCI的刊源证明复印件。

(9)可以体现本人学术水平与能力的其它相关材料。

(10)本科和硕士的毕业证书与学位证书(学生证)复印件、本科和硕士的学历(学籍)认证报告(认证办法见附件4)。

       以上材料由申请者添加目录,并按上述顺序胶装(毕业论文规格)成册提交或快递到南科大生医工系研究生教务办公室(快递文件请注明“博士报名材料”,散页、用夹子夹上或订书钉简单钉装等方式邮寄或提交的材料恕不受理)。另请申请者将所有申请材料的电子版以一个pdf的形式发送到报考院系的招生邮箱,邮件主题及附件文件名请标注为“姓名+申请南科大生医工系博士”。申请者必须确保填写的信息和提交的材料真实、准确,填写虚假信息或提供虚假材料的申请者一经发现将随时被取消录取资格,且今后不再允许申请我校博士研究生。

 

2. 材料审核

       考生的申请材料将由考生所报考院系先进行形式审查,形式审查无误后,由院系组织专家对申请材料进行初审,推荐优秀学生进入下一阶段考核。院系初审评价的主要依据如下:

(1)考生本科和硕士阶段的学习经历与取得的成绩;

(2)考生从事报考学科领域的工作经历、已取得的科研成果和发表的高水平学术文章等;

(3)考生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所具备的专业知识、科研能力、综合素质和培养潜力等;

(4)其他与考生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有关的因素等。

 

3.外语水平考核

       通过资格初审的申请者进行外语水平考核,外语水平考核由报考院系进行组织,主要考核考生阅读、翻译外文文献的能力,外语水平考核满分100分,60分合格,不合格者不得录取,外语水平考核时间不少于10分钟。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可以免参加外语水平考核。

(1)全国大学外语六级考试成绩达到450分及以上;

(2)TOEFL成绩达到80分及以上(IBT);

(3)IELTS成绩达到6.0分及以上;

(4)GRE成绩300分及以上(新);

(5)GMAT成绩650分及以上;

(6)WSK(PETS-5)考试合格;

(7)全国高校外语专业八级考试TEM-8合格;

(8)本科或硕士阶段获外语专业学位证书或毕业证书;

(9)在国外有1年以上(含1年)全日制学习经历的人员(当地主要日用语言和授课语言为英语),该部分人员需提供国外学习经历的证明和成绩单。

(10)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英文期刊论文。

 

4.综合考核

     考核成绩均采用百分制计分,60分为及格,综合考核不及格者不予录取。

 

5.录取

       学校根据导师考核推荐意见、材料初审结论、外语水平考核结果和综合考核结果等,结合院系和导师情况确定拟录取名单。拟录取的申请者2022年秋季入学。

 

五、学费与奖助学金

       学校为研究生提供具有竞争力的奖助学金。根据国家财政部、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研究生须按规定缴纳学费。我校2022级研究生收费与奖助学金管理办法按照学校相关规定执行。

 

六、相关要求

1.“申请-考核”制招收博士生工作要自始至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严格做到程序透明,操作规范,结果公开。

2.申请者提交的报名材料不再退还。

3.博士生招生实施“申请-考核”制,进一步扩大了博士生导师的招生自主权,导师应充分利用好该办法,积极组织优秀博士生生源。

 

七、时间安排

时间

内容

2021年12月14日-12月26日

申请者网上报名

申请者提交或快递申请材料

2022年1月7日前

院系进行形式审查和材料初核,并公布审核结果

时间安排可能根据工作实际情况调整。

2022年1月8日-17日

各院系组织外语水平考核、综合考核

2022年2月

组织录取,并公布拟录取结果

 

八、联系方式

1. 南方科技大学研招办:

电话:0755-88015791/88015888

网站:http://gs.sustech.edu.cn/

Email: yzb@sustech.edu.cn

 

2. 生医工系研究生招生:赵老师

电话:0755-88011290

网站:bmezb@sustech.edu.cn

邮寄地址:深圳市南山区学苑大道1088号南方科技大学工学院南楼628,赵老师,18601289830

 

 

附件1、南方科技大学2022年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申请表

附件2、南方科技大学2022年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申请表填表说明

附件3、南方科技大学2022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专家推荐信

附件4、学历和学籍信息认证方法相关说明

附件5、招生院系联系方式及报考材料寄送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