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党组书记兼副主任邱宣等到访我系
2020年9月4日下午,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党组书记兼副主任邱宣一行6人到访我系进行调研,深圳市政协副主席、致公党深圳市委会主委、我系兼职教授王大平,校党委书记郭雨蓉,协理副校长、前沿与交叉科学研究院院长、科研部部长、讲席教授赵予生,科研部副部长、电子与电气工程系教授贡毅,生物医学工程系主任、讲席教授蒋兴宇及我系教研序列教授代表参与了调研座谈。
邱宣书记
座谈上赵予生校长和贡毅部长分别介绍了我校重点科研工作进展与科研项目相关工作基本情况。郭雨蓉书记表示,在各级政府部门领导支持下,学校整体发展情况良好,“2020泰晤士高等教育亚洲大学排名”中中国内地有81所高校上榜,南方科技大学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8位,亚洲第33位,这令我们备受鼓舞,作为年轻学校我们还要继续努力。南科大作为教育统筹综合改革的试验田,非常感谢深圳市科创委对我们一直以来不遗余力的支持,南科大将继续在人才培养、成果转化、技术创新、深港合作与国际化等方面为深圳经济建设与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邱宣书记指出,为促进深圳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深圳市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发展的指导意见》及《深圳市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发展实施方案(2020-2025年)》、《深圳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5年)》、《深圳市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发展的若干措施》四文件同时出台,力度空前。生物和生命健康产业可谓目前最富活力的新兴产业之一,也是全球未来产业竞争的热点领域。深圳的生物医药产业虽然不具有先天优势,体量不大,但是后发优势明显:该产业发展到了新阶段,需要大量的资金,而深圳的资金实力雄厚。高校科技工作应进一步突出重点,与国家战略目标更好衔接,为实现科技强国、教育强国目标,发挥战略支撑作用。
邱宣书记表示,生物医学工程系近期引入了以王大平教授、吴德成讲席教授为代表的多个优秀高端人才科研团队,发展势头强劲。生物医学工程系前瞻布局人工智能、精准医疗等发展热点令人印象深刻,未来可期,大有所为。
邱宣书记对蒋兴宇老师关于在南科大尽快搭建深圳市小动物成像平台的想法表示认可,成像平台的建立是为深圳市的科研,特别是生物医药产业研发这块来进行使用,让每一个小企业来建立类似平台可能很难实现,深圳市政府通过统筹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建设大平台,为企业和其他科研机构服务,这种平台最好是依托像南科大这样的高校成立,成像平台也一定是面向深圳市、广东省甚至全世界公众开放服务使用,资源共享的。
王大平主席提出,南科大应考虑建立一个医疗器械培训中心,用于让一线医生接触到一线先进的研发技术,通过这个培训中心,把最先进最前沿的生物医学技术介绍给医生并实现运用,如此良性循环,南科大将会对深圳市的医疗水平的大幅提高起到很大的帮助。
蒋兴宇系主任会上汇报了我系近年来取得的主要教学科研成就,他强调,特别感谢市科创委 对我校及我系的认可,深圳创造产出也很喜人,蒋兴宇老师本人作为首席科学家拿下了南科大首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我系国家、省市级科研团队和人才项目也有多项入选。在技术应用方面我系也非常重视跟深圳市企业的合作,协助转型,参与高端前沿研究。生物医学工程系将继续整合世界一流的技术,吸引国内国际上一流的人才加入,争取更大的科研突破。
王大平主席表示,深圳在医疗、教育等方面存在需要长期耕耘,要想实现“民生幸福标杆”,要求非常高,发展好南方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不仅事关民生,更事关深圳的创新后劲和人才储备。我校和我系要找准切入点,比如以服务于深圳市所有的健康产业为出发点,主动对接、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建设一批国际交流合作平台,提升国际合作交流水平,广泛开展人员培训与交流、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
会议座谈后,邱宣等人参观了我系智能骨科重点实验室。参与此次走访的代表还包括市科技创新委生物科技处处长黎慧来、市科技创新委生物科技处副处长付秀芹、市科技创新委基础研究和平台基地处胡怀江、市科技创新委生物科技处杨明明、市科技创新委生物科技处卢建等。
文字:张艺真
2020华为开发者大会——技术论坛HiAI 5.0:打开AI新世界——在动物行为学分析的应用
详情参看论坛地址:
https://developer.huawei.com/consumer/cn/events/hdc2020/index.html?channelname=HeZuo78
Yi Lu: Neural Circuit Dissection and Modulation Technologies
南方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接收2021年推荐免试研究生(含直博生)预报名通知
关于生物医学工程系
生物医学工程系(以下简称“生医工系”)成立于2016年6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郭向东教授为创系系主任,受聘为高级顾问。现任系主任蒋兴宇讲席教授(哈佛博士、国家杰出青年)。
生医工系核心教师共计14名,3名讲席教授,1名教授。其中多位导师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优秀青年基金”、以及“国家特聘青年专家”等项目和奖励。研究方向包括力学应用医学、可穿戴设备及无线健康监控、原位再生工程、多尺度和多模式生物医学影像、大数据和健康信息学的计算医学、生物医学微机电系统与纳米医学。
生医工系确立了Adventurous(勇于冒险)、Arduous(甘于艰苦)、Amiable(乐于和谐)的“AAA”建系文化。生医工系正处在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将为每位教授提供充足的实验室和办公空间。生医工系诚邀海内外优秀人才加入,共创一个多学科交叉创新的研究平台,依托南方科技大学一流的科研、教学条件,力争十年内将生医工系建设成为国际知名的生物医学工程研究基地。
详情请查阅生物医学工程系官方网站:
http://bme.sustech.edu.cn/
一、申请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已在本科院校获得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5、学术研究兴趣浓厚,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较强的创新意识;
6、诚实守信,学风端正,无未解除的处分记录;
7、教育部规定的其他条件要求。
二 、申请程序
根据教育部的统一安排,2021推免生的正式报名和录取工作需通过“全国推免服务系统”(网址:http://yz.chsi.com.cn/tm)进行,申请我系的程序如下:
邮件申请—面试—拟录取—教育部推免系统确认
1、邮件申请
我系接收推免生的复试以面试为主,复试时申请人应提供以下材料。如申请人填写或提供的材料不真实,一经发现即取消其预录取资格。
(1)“南方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2021年推免预报名申请表”,申请表点此下载。
(2)个人简历1份;
(3)本人有效身份证(扫描件1份);
(4)学校教务部门或所在院系盖章的大学本科阶段成绩单;
(5)英语四级或六级成绩证明、其他外语能力证明材料(扫描件1份);
(6)如有校级及以上获奖证书、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等材料(扫描件1份)
以上材料请按顺序分别命名后,以“姓名+学校+推免预报名申请”为主题发送至bmezb@sustech.edu.cn,或致电: 0755-88015151 罗老师
2、面试
我系将于9月中上旬进行推荐免试资格审核及面试工作,具体时间地点等相关事宜将以邮件方式通知。未通过审核的同学不再另行通知;
面试考核内容包括:自我介绍(英文,2-3分钟);专业能力展示(英文,15分钟);问答环节(中英文皆可,5-10分钟)
3、拟录取及教育部系统确认
所有推免生需通过教育部推免系统完成录取确认,否则拟录取资格无效。
4、其他
南方科技大学2021年接收推免生具体办法将于教育部2021年招生文件下达后公布,敬请关注,本通知未尽事宜参照教育部及我校相关规定执行。
生物医学工程系2021届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综合排名结果的公示
现将生物医学工程系2021届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综合排名的结果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为2020年8月24日起至2020年8月31日止(7个自然日)。对结果有异议者,请以邮件形式反馈到生物医学工程系。反映问题应本着实事求是原则,署真实姓名并提供联系方式。
联系人:王丹老师
办公地点:台州楼323
联系电话:0755-88015001
电子邮箱:wangd3@sustech.edu.cn
序号 | 学号 | 姓名 | 专业 | 院系 | 排名方式 | 排名名次 | 参与排名人数 |
1 | 11712821 | 张铠文 | 生物医学工程 | 生物医学工程 | 专业排名 | 1 | 9 |
2 | 11712920 | 张峻宁 | 生物医学工程 | 生物医学工程 | 专业排名 | 2 | 9 |
3 | 11712832 | 高莹 | 生物医学工程 | 生物医学工程 | 专业排名 | 3 | 9 |
4 | 11712911 | 彭玎陆 | 生物医学工程 | 生物医学工程 | 专业排名 | 4 | 9 |
5 | 11711133 | 肖楚凡 | 生物医学工程 | 生物医学工程 | 专业排名 | 5 | 9 |
6 | 11712813 | 史天悦 | 生物医学工程 | 生物医学工程 | 专业排名 | 6 | 9 |
7 | 11710118 | 刘昱东 | 生物医学工程 | 生物医学工程 | 专业排名 | 7 | 9 |
8 | 11712806 | 黄裕清 | 生物医学工程 | 生物医学工程 | 专业排名 | 8 | 9 |
9 | 11712812 | 石业华 | 生物医学工程 | 生物医学工程 | 专业排名 | 9 | 9 |
王党校:触觉人机交互-从机器触觉到认知触觉
2020年广东省研究生学术论坛——生物医学工程脑科学分论坛
主办单位:南方科技大学
承办单位:南方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
一、会议概况:
世界各国在近几年都参与人类大脑相关的研究,例如美国脑科学计划、欧洲脑计划以及日本脑计划。2015年10月24日,在深圳国际基因组学大会上,根据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蒲慕明的报告介绍,“中国脑计划(China Brain Project)”也将公布。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杨雄里提到脑科学本身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尽管脑科学研究已取得重大进展,但我们对脑的了解仍然很肤浅,特别是对脑的高级功能,如感知、思维、情绪、意识和智力等;其次,脑科学对人类的健康也相当重要,脑和神经系统的疾病不仅使社会耗费甚巨,且由于这些疾病会影响人类的高级功能,如思维等,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第三,如何借鉴脑的工作原理来推动人工智能、推动其他学科的发展,也有很重要的意义。所以,不管是在科学上,还是在推动经济、产业发展上,“脑科学计划”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人工智能发展早期的许多启发来自于神经科学,神经科学也从人工智能研究者的理论和模型中受益良多。学科交叉推动新兴的神经科学发展。类脑人工智能至今最成功的例子,是“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 。深度学习系统在完成某些任务上(比如二维物体识别)已接近人的能力。
计算神经科学在我国还相对薄弱,但我们拥有大批杰出的理工科人才,尤其是年轻人。他们若有机会进入脑科学,计算神经科学的快速发展便指日可待。这不仅会培养基础研究的下一代领军人,同时会带出一大批类脑智能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新一代计算神经科学家,学术论坛与学校是一种有效的途径。为了建立一个新的领域,必须有学术讨论会以便于各领域的专家和学生定期集会、交流和开展合作,这对计算神经科学这样的交叉学科尤为重要。因此,我们需要举办学术会议。
通过开展学术论坛,邀请专家进行若干讲座,使参与人员快速了解本领域与相关领域的前沿信息及最新动态。论坛中学术讨论会让优秀的研究人员能够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在收到大家的反馈与建议后,明确下一步的目标与方式。所有参与人员在收听别人分享的同时,也能获取到更多的科研思路、想法,进而有助于下一步的研究和优化自身的学术体系。同时希望暑期论坛能够吸引各个学科如数理化、工程、信息科学的人才转到神经科学研究中来,培养受过良好定量训练的新一代脑科学家。
二、会议内容:包括神经影像学 、临床脑科学 、认知神经科学、计算神经科学、类脑人工智能五个领域的学术报告与讨论
三、会议时间:2020年8月20日- 22日
四、会议地点:线下地点为深圳海贝湾酒店 海边中型会议室(白云厅)
线上直播网址为b站:
http://live.bilibili.com/22472454
五、会议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