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南方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推荐名单公示

各位同学好,

       根据深圳市教育局深圳市教育局《关于做好2024年普通高校国家奖助学金评审工作的通知》和《南方科技大学关于2024年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选的通知》等有关文件要求,生医工系经过评审细则公示、研究生个人申请,系材料初审,系学术委员会评议等程序,共推荐5名同学参加工学院候选人审定。现将推荐人员名单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为2024年9月23日至2024年9月27日。如有异议可在公示期内向生物医学工程系评审小组反映。

序号

学号

学生姓名

培养层次

1

12231187

刘文超

博士研究生

2

12331295

李林阳

博士研究生

 

序号

学号

学生姓名

培养层次

1

12232556

朱银根

硕士研究生

2

12232565

曾咏燊

硕士研究生

3

12232550

常桓梽

硕士研究生

 

 

南方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

2024年9月23日


2024年南方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研究生助研奖励津贴名单公示

       根据《南方科技大学研究生助研、助教、助管和学生辅导员岗位管理实施办法》文件要求,生医工系经过评审细则公示、研究生个人申请,系材料初审,奖助学金评定委员会评议等程序,确定如下助研奖励津贴名单。现将名单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为2024年9月9日至2024年9月11日。如有异议可在公示期内向生物医学工程系评审小组反映。 

 

附件1:南科大生医工系2023级研究生助研奖励津贴名单

附件2:南科大生医工系2024级研究生助研奖励津贴名单


预推免 | 南方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接收2025年推荐免试研究生(含直博生)预报名通知

一、申请条件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祖国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的中国公民,且满足以下条件:

1.获得目前就读院校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其他符合免初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条件的人员。

2.身心健康,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3.科学研究兴趣浓厚,有较好的科研潜质、专业能力和较强的创新意识。

4.诚实守信,学风端正,无任何违法违纪受处分记录。

5.本科专业背景包括且不限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专业为生物、材料、化学、物理、机械、电子、药学、光学工程、计算机等相关领域的同学均欢迎报名参加。

 

二 、报名申请方式

       根据教育部的统一安排,2025年推免生的正式报名、复试和录取全过程须通过“全国推免服务系统”(网址:http://yz.chsi.com.cn/tm)完成,申请我校的程序如下:

1.在全国推免服务系统开通前 ,能够取得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的校内外推免生可通过我校“南方科技大学推荐免试研究生预报名系统“(以下简称“南科大推免预报名系统”)进行预报名(具体报名时间和条件以各院系通知为准)。系统登录网址为:https://ehall.sustech.edu.cn/gsapp/sys/nkdyjsbm/entrance.do(建议使用谷歌或360浏览器在PC端登录)。

2.报名时间为:即日起-2024年9月28日

3.预报名系统中的招生专业仅供参考,2025年推免生接收专业以2025年公布的硕士招生专业目录为准,最终录取专业以院系预选拔结果及全国推免服务系统中录取确认为准。

4.申请人在南科大推免系统报名后,请及时查询申请状态或咨询相关报考院系,各院系将根据报名情况,分批次组织与选拔,具体安排以各院系通知为准。已被南科大夏令营预录取或递补的考生,不需要登录南科大推免预报名系统进行报名。

5.全国推免服务系统开通后,已经通过院系预选拔的校内外推免生(含夏令营拟录取学生)需在院系规定时间内(一般不超过24小时),登录全国推免服务系统完成网上录取确认。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录取确认的校内外推免生,原则上学校将不再保留其接收资格。

6.全国推免服务系统开通后,未进行预报名和预选拔的推免生可登录全国推免服务系统进行报名。

7.我系将实时查看推免生的报名信息,并根据录取名额情况,及时组织复试和录取工作,如完成录取工作,将提前关闭报名系统,具体安排以通知为准,请学生尽早报名。

 

三、申请材料

       我校接收推免生的复试以面试为主,复试时申请人应提供以下材料。如申请人填写或提供的材料不真实,一经发现即取消其预录取资格。

(1)南科大推免系统报名后下载打印“南方科技大学推免预报名申请表”。

(2)学校教务部门或所在院系盖章的大学本科阶段成绩单。

(3)本人有效身份证和学生证复印件(验原件)。

(4)英语六级或四级成绩证明、其他外语能力证明材料(提供复印件、验原件)。

(5)如有校级及以上获奖证书、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等材料(提供复印件、验原件)。

(6)报考院系要求的其他材料。

 

 四、复试与接收

1.由院系组织专家对申请者进行资格审核、复试。院系向资格审核通过者发送复试通知,申请者须按规定时间接受复试通知,否则视为放弃复试资格。复试方式、内容及具体安排由院系制定。

2.申请人必须参加相关院系组织的复试,院系从复试合格的申请人中择优确定拟接收名单,通过“全国推免服务系统”完成拟录取等手续。

 * 本通知未尽事宜参照教育部及我校相关规定执行。

 

联系我们

相关重要通知敬请关注我系官网,或以“推免研究生咨询”为主题发邮件至: bmezb@sustech.edu.cn

生物医学工程系导师介绍:

https://bme.sustech.edu.cn/people/faculty/

南科大张明明团队本硕学生联手发表顶刊论文并双双升博欧美名校

       在机器人辅助的下肢运动康复训练中,如何使外骨骼实时识别地形的变化并实现精准步态辅助?近日, 由南方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张明明副教授指导的本科生与硕士生,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TOP期刊IEEE Journal of Biomedical and Health Informatics发表了研究论文 “Predicting Continuous Locomotion Modes via Multidimensional Feature Learning from sEMG”。该研究提出一个针对人体步态意图预测的算法框架,获得了连续步态预测与生活化地形迁移能力。该论文共同第一的两位作者(本科生、研究生)分别获得美国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和英国爱丁堡大学的全额奖学金博士项目资助。

       为实现对人体下肢的运动意图预测,提高下肢外骨骼在不同地形下的步态辅助控制策略的适应性。本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表面肌电(sEMG)信号的多维特征学习模型,通过端对端自动提取并学习时-空-频三个维度的sEMG信号特征,建立与下肢动作的映射关系,实现了连续步态意图预测。此外,研究提出的Adaptive Voting方法,在连续数据窗的预测结果中捕捉步态变化趋势,有效减少了预测结果中的扰动。本研究通过步态预测精度与提前预测时间进行了模型性能评估。

       本研究探究了9种连续步态的预测(站立,跨越障碍,平地行走,上楼梯,下楼梯,上坡,下坡,侧跨步,后退步),其中涉及15个步态切换。通过12位被试者的研究数据验证表明,本方法有效提升了步态预测的准确率与鲁棒性。提前250ms预测时,Deep-STF+Adaptive Voting 方法获得95.58%准确率,显著高于SVM等机器学习方法和CNN等深度学习方法。其中,研究提出的Adaptive Voting方法,结构简单,易于与各种深度网络结合,提高了深度学习网络的预测结果鲁棒性。此外,通过不同的数据滑窗策略,本方法实现最优分类精度为96.6%,预测时间为31.47ms;当预测时间延长到371.58ms时,预测精度仍有93.22%。除了实验室场景的步态实验,通过小实验样本校准,本模型在4个生活化场景的新地形中得到很好的步态预测效果,达到96.27%准确率。

       本项目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支持,与天津大学孟琳老师和中科院深圳先进院邰艳龙老师团队展开项目合作交流。此外,本项目在国家级“大创计划”中获准立项。课题小组成员分别为本科生付沛文、张昱阳,熊雯萱以及硕士研究生钟文娟。经张明明老师与林雨洲博士的指导,不断探索,团结合作,克服困难,不断打磨完成研究论文的书写与发表。

       在项目末期,团队成员均获得了丰富的科研经历与成果。其中,付沛文和钟文娟同学分别被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和爱丁堡大学的全奖博士项目录取,张昱阳同学获得保研名额并继续留在本团队深造,熊雯萱同学已前往新加坡国立大学进行为期两年的本硕“1+1”课程学习。

 

南方科技大学脑-机器人康复技术实验室PI简介:

张明明,IEEE Senior Member,南方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脑-机器人康复技术实验室PI。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康复机器人及力反馈触觉控制技术、人机物理与神经交互,和基于肌电/脑电信号的智能识别算法等。相关成果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在TFS、TII、TIE、T-Mech、TASE、TIM、TNSRE、RAL、JBHI、TBME、JNE、J NEUROENG REHABIL、J BIOMECH、ICRA/IROS等国际知名期刊或学术会议上,共计100余篇;已申请海内外专利40余项(授权20余项),出版英文专著1本。2019年起,担任高水平学术期刊IEEE TASE、IEEE TNSRE、IEEE RAL、IEEE TMRB编委等。国际学术报告10余次,包括在2021 IEEE RCAR做题为“任务导向性机器人辅助康复技术”的Keynote Talk等。近5年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广东省杰青等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