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伦大学David Parker院士来访我系开展学术报告

2019年8月9日, 来自英国杜伦大学的David Parker教授受我系金大勇教授邀请,在我校图书馆111开展了以”Very Bright Lanthanide Probes and Stains”为题的学术报告。

David Parker院士作报告

David Parker教授主要介绍了稀土金属配合物的荧光寿命、相对强度和圆极化受pH、pM及pX等的影响。另外,具有联芳发色团的铕和铽配合物可以有效地与a1-AGP蛋白相结合,铕、铽混合的配合物可以达成对血清中AGP的比例监测。David Parker教授的研究对抗癌药物的筛选具有重大贡献。

合影

 

文字:杜忠波

俄克拉荷马大学向良忠老师来我系开展学术报告

2019年8月2日,来自俄克拉荷马大学的向良忠老师受我系邀请,在台州楼502-3开展了题为Theranostics with Radiation-Induced Ultrasound Emission (TRUE)的学术报告。

向良忠老师作报告

向老师首先讲了从事X-ray-induceds acoustic computed tomography研究的原因和目的,并按照时间顺序对X-ray的发明历史进行了讲解,引出X-ray CT在放射剂量学和低剂量放射成像中的潜在应用价值;然后从图像对比度等方面对X-ray CT的成像原理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最后在放射治疗剂量学、质子治疗范围验证和低剂量放射成像三个主要研究领域按照第一代到第四代成像系统的顺序对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了详细阐释和分析;报告尾声,向老师总结了该领域的最新进展,并对这些技术的临床应用进行展望。

讲座现场

 

文字:李婷婷

英国皇家外科学Kim教授来我系开展学术报告

2019年8月2日,应我系唐斌教授的邀请,英国皇家外科学Kim教授在台州楼324会议室开展了题为《生物治疗法在骨科临床的应用》的学术报告。

Kim教授作报告

Kim教授首先介绍了患病率较高的一些临床骨科疾病,如:骨缺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等疾病。并提出使用生物治疗方法—注射成骨系干细胞来解决骨缺损的难题。随后,Kim院士展示了动物实验模型,以及将该技术应用于临床后取得良好的骨修补效果。同时Kim院士还指出该生物治疗法相比于传统的骨折内固定手术,拥有感染率低,明显缩短骨折临床愈合恢复期等优势。

最后Kim教授还介绍了利用胶原纤维蛋白在关节镜的引导下注射入关节腔,将其覆盖在缺损的关节软骨表面。接受该技术治疗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老年人恢复良好,术后行走自如,与传统的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效果相当,而且该技术手术时间短,患者恢复快,愈合良好。

Kim院士汇报结束后同学们积极提问,Kim院士耐心解答,学术报告取得良好的效果。

 

文字:刘正伟

Timothy M. Swager院士南科大讲堂分享“用于检测酶和病原体的液体胶体”原理

2019年7月22日,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Timothy M. Swager做客第232期南科大讲堂,为我校师生带来了题为“用于检测酶和病原体的液体胶体”的精彩讲座。讲座由我校生物医学工程系系主任蒋兴宇主持。

Timothy M. Swager教授作讲座

Timothy M. Swager是国际著名的胶体化学和高分子化学家,也是化学传感器领域的先驱人物之一。他是麻省理工学院化学系教授,同时任技术创新中心主任。目前,他已经发表了450多篇高质量论文和90多项专利,所获荣誉包括莱纳斯·鲍林奖章、麻省理工学院发明和创新勒梅尔森奖、美国化学学会创意发明奖和卡尔·马佛尔创意高分子化学奖(ACS)等。

讲座现场

在讲座中,Timothy M. Swager为大家讲述了动态液滴的合成以及应用。他形象地将动态液滴比喻为“灵动的眼睛在眨动”,该液滴的合成可以作为传感器检测细菌以及病毒等,课题组还将其应用于智能手机表面细菌的检测。

Timothy M. Swager还重点介绍了如何通过化学或生物化学方法来重新配置复杂的液体乳剂(液滴)。他谈到,这些配置方法的用途是产生新的转导机制,从而开发化学和生物传感器。他指出,复杂的液滴表现为光学透镜系统,表面张力的微小变化可以改变焦距,或诱导系统在光透射或散射状态之间切换。他认为,诱导的光学变化可以通过化学、光化学或生物化学刺激触发,从而产生新一代的传感器。

 

供稿:生物医学系 赵樱灿

图片:学生新闻社 田野

编辑:程雯璟

Moshe Szyf院士南科大讲堂解析免疫细胞DNA甲基化在肝癌中的指示作用

2019年7月21日下午,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Moshe Szyf做客第231期南科大讲堂,为我校师生带来题为“免疫细胞DNA甲基化在肝癌中的指示作用”的精彩讲座。讲座由生物医学工程系系主任蒋兴宇主持。

Moshe Szyf作讲座

Moshe Szyf是加拿大健康科学院院士、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葛兰素史克-加拿大健康研究所药理学主席,目前担任麦吉尔大学医学院药理学系教授。他是麦吉尔大学萨克勒表观遗传学和心理生物学研究所的联合创始主任,也是加拿大基于经验的大脑和生物发展项目高级研究所的研究员。Moshe Szyf院士作为表观遗传学萨克勒项目的共同创始人,在1994年首先在论文中提出DNA甲基化的医学转化意义,并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研发表观遗传药物的企业MethylgeneInc。他也是世界上第一份表观遗传学术期刊《表观遗传学》(影响因子>5)的创始主编。迄今为止Moshe Szyf院士共有280多篇关于DNA甲基化生物学作用的研究论文被Pubmed收录,内容包括了从DNA甲基化基本机制到其在肿瘤诊断和治疗的转化应用,以及行为科学、神经科学、慢性疼痛和成瘾性研究等广泛方向及领域。

讲座现场

讲座中,Moshe Szyf介绍了表观遗传学在肿瘤发生、童年生存环境对基因组影响等方面的作用,以及表观遗传学领域研究的发展情况。

他指出,DNA甲基化诊断做的是“早期”检测,通过比对健康人体、不同疾病以及疾病不同阶段患者的全基因组甲基化位点差异,实现疾病早期诊断,以及分期诊疗预测。同时,他还阐述了HCC中宿主免疫细胞DNA存在分子变化的原理。

Moshe Szyf所介绍的DNA甲基化诊断技术对于我们理解疾病的机制及其治疗、以及白细胞DNA中癌症的非侵入性诊断有着重要意义。

现场师生积极提问

讲座最后,师生们踊跃提问,Moshe Szyf一一耐心解答。

 

供稿:生物医学系 赵樱灿

图片:学生新闻社 田野

编辑:程雯璟

澳门大学王春明副教授来访我系开展学术报告

2019年7月30日,应我系唐斌副教授的邀请,澳门大学中华医药研究院王春明副教授台州楼324开展了主题为《Macrophage-regulatory Carbohydrate Polymers for Tissue Regeneration and Immunotherapy》的学术报告。

王春明副教授作报告

王春明教授团队尝试解决的问题是在肿瘤组织环境中,巨噬细胞会由原本消除肿瘤的角色,被诱导成促进肿瘤组织生长的角色;如果能恢复巨噬细胞在肿瘤组织中起的消除肿瘤的免疫表型,则可以有效降低已有的肿瘤组织大小,并预防肿瘤生成。通过多种烷基化修饰的葡聚糖/甘露糖单元可以特异性激活巨噬细胞模式识别受体,从而诱导成抗肿瘤的表型。以此调控机制出发,设计了一系列葡甘聚糖为基础结构,可多向调节巨噬细胞表型的生物活性材料,动物实验表明,葡甘聚糖的表面修饰能精确调控巨噬细胞的表型,使得肿瘤组织体积大幅减小;而在macrophage-depleted的肿瘤组织中无法发挥作用。

讲座现场

王老师提出以葡聚糖/甘露糖等天然糖单元表面修饰,不仅能降低组织的排异性反应,免除药物缓释系统带来的不便与短时效性,从而实现有效安全的工程化应用;还能调控体内的天然免疫系统。通过研究糖结构域与免疫活性的构型关系,有望为进一步开发新的治疗手段提供理论依据。

 

文字:薛以泽邦

 

中国科学院院士顾瑛教授来访我系

2019年8月2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激光医学专家、解放军总医院顾瑛教授到南方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访问交流。生物医学工程系系主任蒋兴宇教授与我系教授代表参与接待。蒋兴宇介绍了我系的学科布局和平台建设情况,我系教授们也逐一汇报了当前的科研工作情况,分析了我系相关研究领域与顾瑛院士合作的可能性,希望能通过与顾瑛院士的进一步互动能够促进医工交叉学科建设。
顾瑛院士
 
顾瑛院士指出,南科大生医工系开展医工交叉学科建设具有硬件设施好、人才储备足等优势。顾瑛希望我系在医工交叉方面能够结合国家战略,集中优势选择几个方向重点突破,学校在交叉学科建设、考核评价等方面应给予政策支持。顾瑛院士表示,激光医学是新兴交叉学科,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希望利用专业优势,以生物医学工程系为桥梁,与南方科技大学医科、工科加强交叉学科交流合作,促进双方共同发展。
现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