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介绍
为锻炼生物医学工程系学生的科研展示能力,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由生物医学工程系主办,生物医学工程系第二党支部承办的BME研究生学术沙龙火热拉开帷幕。该活动计划每月举行一次,每次由我系两个课题组的研究生或博士后进行学术分享。
二、活动详情
活动时间:10月19日,17:00-18:30
活动地点:工学院南楼813报告厅
活动对象:生医工系本科生、研究生及博士后进行学术分享,欢迎全校师生参与交流
Everyone are welcome! Pizza and drinks will be served!
三、活动流程
17:00-17:40 Normal talk
17:40-17:45 Short talk
18:00-18:30 活动闭幕及交流讨论
三、本期活动预告
【Normal talk】
傅爽(2020级博士生,李依明课题组)
题目:基于自适应光学和深度学习的大视场全细胞超分辨成像
报告摘要:
单分子定位显微技术的发展将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推进到纳米级别,这使用荧光显微镜解析生物分子结构成为可能。通常该技术是通过拟合稀疏闪烁的荧光分子图像来分别定位数百万个分子位置以重构图像。但是由于光学系统的固有像差以及移变等性质,传统单分子定位显微技术的三维成像范围被限制在40 × 40 × 1 µm³以内。为了进一步提高成像通量,本课题结合自适应光学PSF调制和深度学习技术,提出一套可同时实现大视场、大景深的超分辨成像解决方案,将成像范围提高至~180 × 180 × 5 µm³,实现100倍成像通量的提升。
报告时间:10月19日,17:00-17:20
王淑贤(2020级硕士生,李凯课题组)
报告题目:诊疗一体化近红外二区探针的开发和生物应用
报告摘要:
纳米诊疗一体化是一种新兴的纳米医学技术,通过将诊断和治疗结合在一个单一的纳米平台上,实现了对纳米药物治疗过程的实时监测以及治疗效果的反馈。纳米诊断剂和治疗剂经过外部刺激(如光、热和声等)可产生检测信号,使得可控治疗成为可能。而光刺激由于具有高时空精度、易于操作和高特异性,其使用最为广泛。相较于近红外一区(NIR-I,700-1000 nm),光在近红外二区(NIR-II,1000-1700 nm)具有光穿透能力更深,空间分辨率更高和对生物组织光损伤更低的优势,而在癌症纳米诊疗领域中兴起。因此,近红外二区的纳米诊疗一体化在癌症诊疗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报告时间:10月19日,17:20-17:40
【Short talk】
过祥森(2021级硕士生,唐建波课题组)
报告题目:
基于OCT自相关函数相位分析的微细血管网络轴向血流速度测量技术
报告摘要: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CT)具有微米尺度的分辨率,在微细血管成像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针对微细血管网络的血流速度测量方面,传统的多普勒OCT测量技术多限于较大血管,我们前期开发的相位测量技术prVz需要较长的采集时间。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OCT信号自相关函数相位分析的血流速度测量技术。在血液仿体实验中,我们验证了该技术可对0.25-12 mm/s大范围预设速度实现准确测量。在小鼠活体实验中,我们发现衰减时间约为20*dt时可获得最优结果。同时对比现有的prVz技术,本技术可将采样时间和数据量减小近5倍。该方法可被广泛应用于微细血管网络血流速度的检测研究中。
报告时间:10月19日,17:40-17:45
----- 往期精彩活动一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