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生物与信息融合(BT 和 IT 融合)”青年科学家项目启动会顺利召开

       2024年5月10日,由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张明明主持承担的十四五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生物与信息融合(BT 和 IT 融合)”重点专项青年科学家项目启动会在我校会议中心召开。

       本次启动会出席的专家有:中国科学院院士顾宁、天津大学副校长明东、北京医院主任蔡葵、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教授吴新宇、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付宜利、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王贺升、深圳大学教授李坚强、苏州大学教授陈新建、北京中关村水木医疗有限公司董事长孙京昇、中天恒信(北京)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财务专家刘明华高级会计师、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蒋兴宇、讲席教授沈平等,一同列席会议的还有项目及各课题承担单位的相关研究人员。

会议现场

       我校两位讲席教授沈平、蒋兴宇对该项目的成功立项表示祝贺,并对项目顾问团队的来访指导表示感谢。

       项目负责人、生物医学工程系副教授张明明对项目意义、研究内容、项目指标、实施方案及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汇报。

颁发项目顾问聘书

       随后,各专家就实施方案开展质询、讨论,并就十四五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的目标愿景和总体任务部署进行了详细解析,对各合作单位提出了具体要求及建议。顾宁院士表示,项目执行时需高标准完成各项指标,并可适当增加对于科学问题的探索。项目专家组组长明东对项目表示期待,并就项目发展进行规划建议。他表示,涉及多家单位、各单位间互动,需注意交接节点,涉及临床实验的相关工作需按照相关规定执行并尽早启动。

项目负责人张明明

       据悉,该项目围绕高精度生物感知觉反馈操纵技术与系统进行研究,具体落脚在“任务导向性视触反馈操纵机器人关键技术与康复应用”,主要思路为重点研究任务导向性视触感知反馈神经机制与意图解码技术、适配生物感知回路的机器人视触融合机理与反馈编码技术、人机双向视触反馈操纵平台及闭环交互方法,并开展面向物体转移任务的视触反馈操纵机器人研制及康复应用和面向平衡行走任务的视触反馈操纵机器人的研制及康复应用。

       本项目启动会的顺利召开有助于该项目的顺利实施,同时对改善和提高我国智能机器人辅助康复水平,抢占该领域的科学技术制高点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我系研发成果再获基金委官方报道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的博士二年级学生黄东敏,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工程领域的国际著名SCI期刊IEEE Internet of Things(影响因子10.6,中科院一区,TOP)发表了研究论文“Camera-based Respiratory Imaging for Intelligent Rehabilitation Assessment of Thoracic Surgery Patients”(基于视频呼吸成像的胸外科术后患者康复评估)。该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官方报道与关注!

报道链接:https://www.nsfc.gov.cn/csc/20340/20343/67537/index.html

       本研究与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卢洪洲教授,以及胸外科乔坤主任、陶筱婷医生深度合作,获得临床患者数据采集方面的大力支持!在针对胸外科术后患者的康复评估研究中,南科大-深圳三院组成的医工团队首次利用相机阵列式监测实现了肺部呼吸运动的空间成像,并通过深度神经网络实现了对肺部康复状态的智能化评估诊断。该研究从肺部康复的临床诊断机制出发(包括听诊法和触诊法),利用相机像素阵列式的呼吸运动监测判断患者胸部左右区域的呼吸对称性,利用生医工“无线健康感知实验室”自主研发的高精度光流法PixFlow提取视频中患者微弱的胸部呼吸运动并生成呼吸强度空间热力分布图,利用基于原型对比学习的深度神经网络对呼吸运动成像进行自动化分析,从而实现对患者肺部术后康复状态的智能评估。与临床金标准CT或X-ray影像相比,研究团队提出的创新方法在45例胸外科患者上验证了临床有效性。临床试验表明,非接触视频生理监测不仅可用于连续的生命监护(如重症监护室、新生儿监护室、睡眠中心),也可用于快筛式的疾病筛查或康复评估,将在生命监护和康复诊断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对推动“非接触监护技术”的国产化创新具有重要的示范性作用。

       本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优青、原创探索计划、面上等项目的资助。据悉,生医工系的黄东敏同学在博士二年级期间已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4篇SCI期刊论文和4篇IEEE国际会议论文,包括IEEE-TBME,IEEE-JBHI,IEEE-IOT,MMR(与钟南山院士合作),未来将在“非接触健康监测”领域做出更大的学术贡献!

我系博士生成功获批首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博士研究生)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首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博士研究生)立项名单,南方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2020级博士研究生傅爽(导师:李依明)申报的《数据与物理模型联合驱动的厚样品三维超分辨成像的关键问题研究》成功获批,资助经费30万元。

 

1. 获资助项目简介

       单分子定位显微镜(SMLM)作为一种具有高分辨率(20-30 nm)和分子特异性的超分辨成像技术,近年来在生命科学的研究中取得多个重要发现。然而SMLM在受到系统像差、背景荧光以及样品像差的影响下分辨率会迅速下降,这也导致其观测深度通常局限于玻片表面数微米,极大限制了该技术的应用范围。本项目拟通过对原位矢量光场的理论建模和神经网络协同学习策略的研究,提出一种数据与物理模型联合驱动的变分自编码器算法。该算法可以从海量单分子数据中自适应学习包含未知像差的点扩散函数和荧光分子位置。结合自适应光学系统矫正复杂样品中的像差,本项目有望大幅提高SMLM的成像深度,拓宽超分辨成像的应用范围,为生命科学的研究提供新视角和新工具。

 

2. 项目负责人简介

       傅爽,生物医学工程系2020级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三维超分辨显微成像技术的研究。迄今以第一作者(含共一)在Nature Methods、Optics Letters、Optics Express等知名期刊上发表论文,获得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参加多次学术会议并获得最佳口头报告奖。

 

3. 导师及课题组简介

       李依明,南方科技大学研究员。2009、2010、2015年分别于上海交通大学、海德堡大学、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获得生物医学工程学士、医学物理硕士和生物物理博士学位。2016-2019年受玛丽居里博士后奖学金资助,分别在欧洲分子生物实验室和耶鲁大学任职博士后和访问学者。2019年底入职南方科技大学担任独立PI。研究方向为三维超高分辨显微成像技术及其生物应用。近年来以第一/通讯(含共同)发表多篇高影响力论文,包括Nature Methods(2018,2023,2024),Nature Communications(2022)等。主持了国自然面上、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深圳市基础研究重点、深圳市医科委前沿探索等多个科研项目。目前和包括来自EMBL,耶鲁大学,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等多个实验室有合作关系。课题组长期招收博士后、研究助理及博士/硕士研究生,有物理,光学工程、计算机、机械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生物技术、生物化学等相关专业背景,要求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团队沟通能力。

       课题组主页:https://li-lab-sustech.github.io/

       有意者请将个人简历发送至李依明副教授邮箱:liym2019@sustech.edu.cn

南方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2024年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

       为加强高校间优秀大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为广大学子提供了解南方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的机会,培育学生科研兴趣及创新精神,激发学生创新潜力,选拔有培养潜质的优秀学生,生物医学工程系欢迎全国优秀大学生报名夏令营活动。

 

一、报名对象

1. 全国高校本科三年级在校生(2025届本科毕业生),可获得免推资格的本科生优先考虑;

2. 学业成绩优秀,英语水平良好;

3. 学术研究兴趣浓厚且成果突出,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者优先;

4. 此次夏令营招收的营员专业背景包括且不限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专业为生物、材料、化学、物理、机械、电子、药学、光学工程、计算机等相关领域的同学均欢迎报名参加。

 

 二、活动安排

线上活动(拟定):开营仪式、院系介绍、课题组宣讲、营员个人展示等

活动时间:预计2024年7月5-7日

*活动安排以最终公布为准,请大家持续关注;营员须按要求全程准时参加活动

 

 三、申请办法 

1. 报名时间:即日起- 6月20日

2. 报名方式:申请人登陆南科大夏令营网上报名系统注册登录,并按要求提供本人各项真实信息。网址:http://ehall.sustech.edu.cn/gsapp/sys/nkdyjsbm/entrance.do

 (请使用电脑端进入,建议使用谷歌或360极速浏览器)

需上传以下证明材料:

(1)身份证正反面扫描件或者照片;

(2)学生证扫描件或者照片;

(3)包含所修全部课程的正式成绩单(院系或教务处加盖公章);成绩单上所标注所在专业的成绩排名;

(4)英语水平证明材料(四、六级英语证书,托福、雅思等成绩证明);

(5)其他能够体现本人学习及科研能力的证明材料(各类获奖证书、代表性的学术论文首页、专利授权证明等)

 

四、资格审核 

       夏令营评审工作小组将对学生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通过资格审核者将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告知,并以电子邮件或网上公示的形式通知公布。未通过审核者不作另外通知。

 

 、联系我们 

       以“夏令营咨询”为主题发邮件至:bmezb@sustech.edu.cn,或致电:0755-88011290 赵老师

       对生医工系夏令营有意向的同学,请加入官方QQ群,以便获取最新资讯,入群请备注:姓名-学校-专业。

 

 

南方科技大学简介

       南方科技大学(简称:南科大)是深圳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创建的一所高起点、高定位的公办新型研究型大学。2022年2月14日,教育部等三部委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南方科技大学及数学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学校借鉴世界一流理工科大学的学科设置和办学模式,以理、工、医为主,兼具商科和特色人文社科的学科体系,在本科、硕士、博士层次办学,在一系列新的学科方向上开展研究,使学校成为引领社会发展的思想库和新知识、新技术的源泉。

       南方科技大学扎根中国大地,紧抓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深圳经济特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叠加的历史机遇,发扬“敢闯敢试、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追求卓越”的创校精神,突出“创知、创新、创业”的办学特色,践行“明德求是、日新自强”的校训精神,努力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及深圳国际化现代化创新型城市建设,快速建设成为聚集一流师资、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创造国际一流学术成果并推动科技应用的国际化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尽早实现建成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宏伟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生物医学工程系简介

       生物医学工程系(以下简称“生医工系”)成立于2016年6月。现任系主任为蒋兴宇讲席教授。

       生医工系核心教师共计 40 名,其中包括院士1名、讲席教授3名,教授2名。多名教师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优秀青年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点项目”等项目和奖励。研究方向包括力学应用医学、可穿戴设备及无线健康监控、原位再生工程、多尺度和多模式生物医学影像、大数据和健康信息学的计算医学、生物医学微机电系统与纳米医学。

       目前,哥伦比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全力支持南方科技大学建设生物医学工程系,生医工系借鉴了哥伦比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的培养课程,建立了加强版的哥伦比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的培养思路,与哥伦比亚大学联合培养本、硕、博学生。

       生医工系确立了 Adventurous(勇于冒险)、Arduous(甘于艰苦)、Amiable(乐于和谐的“AAA”建系文化。生医工系正处在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将坚持国家“十四五”的科技发展规划方向,瞄准“四个面向”,依托南方科技大学一流的科研、教学条件,力争将生医工系建设成为国际知名的生物医学工程研究基地。

 

生物医学工程系导师介绍:

https://bme.sustech.edu.cn/people/faculty/

生物医学工程系关于2024年优秀本科毕业生评选结果的公示

       根据《南方科技大学关于开展2024年优秀本科毕业生及“十佳毕业生”评选工作的通知》要求,生物医学工程系组织开展了2024年优秀毕业生评选工作。通过材料审核、系评审委员会投票,我系推荐2024年校级优秀本科毕业生分别是(按姓氏拼音排序,排名不分先后):车文心、杜鹏辉、和爽、贺廷祯、康小我、沈楚涵、谭成仪凤、田纯、吴佳潞、张昕源;我系推荐“十佳本科毕业生”候选人(即郭谢碧蓉奖学金候选人)是谭成仪凤,现予以公示。

       公示期为2024年4月22日-4月24日。公示期内如有异议,请以书面形式向我系反馈。

 

       联系人:王丹,电话:0755-88015001,邮箱:wangd3@sustech.edu.cn

 

 

南方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

2024年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