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冯西桥教授来我系进行学术交流

2016年11月25日,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主任、生物力学研究所所长冯西桥教授,应我系唐斌副教授的邀请,在行政楼201会议室为我校师生展开了题为“生物软组织力学”的精彩报告,介绍了其课题组近年来在生物力学、细胞力学及生物材料力学等方面的研究,我系唐斌副教授主持报告。

    报告中,冯西桥教授表示干细胞分化与基底力密切相关,当基底较软时容易分化成神经细胞,基底较硬时则易分化成骨细胞,因此可根据一系列外界条件的变化,建立细胞迁移、变形等力学模型,进一步研究生物组织生长与形态演化力学方面的影响因素。接着介绍肿瘤生长、转移及变化的力学因素,通过建立肿瘤生长的力学模型进行数值模拟,与实验结果比对,进一步分析肿瘤生长的特点。冯老师还以蚕丝为例,讲了课题组近年来在生物材料力学方面的研究进展及成果,目前已成功制备了基于天然蚕丝的抗癌药物,治疗效果显著。

    在提问环节,在座师生就蚕丝的力学性能、细胞力学模型、天然提取的抗癌药物等相关问题跟冯老师进行了有效深入的互动,冯老师针对提问,一一给予耐心解答。报告结束后,冯老师对我系实验室进行了参观访问。

生物医学工程系介绍视频

北理工季葆华教授来我系进行学术交流

2016年11月15日,北京理工大学季葆华教授应邀在第二科研楼408会议室为我校师生展开了题为“Mechanics of mechanosensing in cell migration、polarization and arrangemen”的精彩报告,生物医学工程系执行系主任陈放怡副教授主持报告。

 2016年11月15日,北京理工大学季葆华教授应邀在第二科研楼408会议室为我校师生展开了题为“Mechanics of mechanosensing in cell migration、polarization and arrangemen”的精彩报告,生物医学工程系执行系主任陈放怡副教授主持报告。

        季葆华教授,现任北京理工大学力学系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生物与仿生力学。曾荣获海外基础青年合作研究基金(杰青B)、教育部世纪优秀人才、中国理论与力学学会青年科学家奖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学者奖等,多篇高水平文章发表在知名期刊,如PANS、PRL、JMPS、Nano Letters、Biophysical Journal等。

       季老师表示黏附细胞在弹性基体上的机械敏感性对理解细胞力学中细胞迁移、极化和排列等一系列现象非常重要,接着,季老师主要从细胞-基体相互作用(细胞迁移)和细胞-细胞相互作用(细胞模式依赖)两大方面向在座师生介绍课题组研究。报告中,季老师通过展示果蝇发育、伤口愈合和巨噬细胞灭菌过程中细胞的力学过程,向大家生动的介绍了多类细胞在迁移过程中的特点及力学机理。其课题组为了更深入研究细胞的牵引力,建立了力学模型,基于模型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的分析,得出细胞黏附与基体刚度、细胞位置、细胞形状等的相关规律。

        我校师生认真听取报告,并针对细胞黏附过程的相关问题与季老师进行了有效深入的互动,报告结束后,季老师对我系实验室进行参观访问。

 

文字编辑:杜莉

审核:周斌

西交大卢天健教授做客第91期南科大讲堂

2016年11月9日,应我系郭向东教授的邀请,西安交通大学多功能材料与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仿生工程与生物力学”多学科交叉研究中心主任、“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卢天健教授,做客第91期南科大讲堂,在图书馆110为我校师生带来题为“超轻多孔材料:从工程结构到细胞微环境”的精彩报告,介绍了其课题组二十年来开发不同类型超轻多孔材料的经验。我校副教务长黄克服主持报告会。

       讲座中,卢天健表示,不能跟着别人的脚步做科研,要走自己的路,作为一个力学研究者,他不局限于单一的力学领域,而是深入开展了多学科的交叉研究。他认为,研究材料是研究力学的自然媒介,透过材料发展史,向自然充满的各种多孔材料学习,从而研究出符合国家生产需要的优质材料是十分必要的。  

 

      在谈到自己的研究轨迹时,卢天健介绍了自己在剑桥大学萌生研究超轻多孔材料意愿的过程。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泡沫金属研究在西方国家兴起,学术界争相研究泡沫金属的盛况引发了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对发展泡沫金属材料的追捧,有家日本公司甚至提出了将泡沫材料应用于高铁降噪的想法。然而卢天健等人在之后对泡沫金属的深入研究中发现,该材料有很多微缺陷且结构承载能力不强,根本无法直接应用并实现降噪功能。虽然泡沫金属无法达到之前的功能预期,但卢天健发现这种材料可以实现良好的传热传质功能,并可用于能量吸收。因此,他决定继续在泡沫金属中探究,并带着自己的研究经验毅然决然归国,为国家发展轻质复合结构的材料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除了专业领域的研究介绍,卢天健还分享了自己在求学、做研究的宝贵经验。在提问环节,在座师生针对多孔材料的制备、性能等问题跟卢老师展开了互动,卢老师耐心解答后,还建议缺乏方向规划的学生多跟教授们接触,从研究中将知识与应用结合,才能更了解所学理论。

文字:刘灵杰(学新社)

杜莉(生物医学工程系)

摄影:沈悰(学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