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2022年 BME Research Day 生物医学工程系学术交流日活动的通知

生物医学工程系全体师生:

       为促进青年学子、科研工作者学术创新, 实现学术思想的交流互通、深化团队合作、启迪研究思路,我们诚邀您参加“2022年 BME Research Day 生物医学工程系学术交流日”活动。

 

活动介绍:

       BME Research Day旨在搭建一个让同学们汇报交流自己学术成果的平台,分享自己所学所想。活动形式上主要是口头报告以及学术海报(展板)的形式展示出我系师生的最新科研成果,分享学术经验,同时让对我系感兴趣的同学更深入地了解生医工各领域目前的发展情况。

 

活动时间:

2022年11月19日

 

活动地点:

工学院813会议室及公共区域

 

活动安排(暂定)

时间

活动内容

安排人数

8:30-8:45

签到

 

8:45-9:00

领导致辞

 

9:00-10:00

汇报+海报展示

6人,海报不限

10:00-10:20

茶歇1

 

10:20-11:50

汇报+海报展示

9人,海报不限

11:50-14:00

午餐

 

14:00-15:10

汇报+海报展示

7人,海报不限

15:10-15:30

茶歇2

 

15:30-16:00

颁奖闭幕

 

 

活动主题(供参考)

① 人工智能与生物医学工程;

② 医学仪器与人机交互;

③ 生物医学传感与生物电子;

④ 生物力学与康复工程;

⑤ 医用高分子及生物材料;

⑥ 医学光子学及先进成像;

⑦ 医学检验方法与材料;

⑧ 纳米医学与仿生医学;

⑨ 生物医学影像与图像处理;

⑩ 神经计算与医学大数据;

⑪ 医学生理与医学信号检测;

⑫ 合成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

 

参加方式

请申请专题报告(8分钟)发言者将报告题目、报告简介于2022年10月31日前以邮件发送至相关联系人邮箱,会务组会组织专家组进行审核和遴选,审核结果统一于2022年11月7日以邮件形式回复。

墙报投稿者请参照模板(点击此处下载模板)提供完整墙报,于2022年10月31日前以邮件发送至相关联系人邮箱,会务组会组织专家组进行审核和遴选,审核结果统一于2022年11月7日以邮件形式回复。

本科生参加活动请投至邮箱:wangd3@sustech.edu.cn(王老师)

研究生参加活动请投至邮箱:submitbme@163.com(罗老师)

 

奖项设置:

口头汇报一、二、三等奖(研究生)

一等奖:奖金5000元(设1名)。

二等奖:奖金3000元(共设2名)。

 

口头汇报最佳表现奖(本科生,仅一个)奖金3000元

 

墙报展示一、二、三等奖(研究生和本科生一起评)

一等奖:奖金1500元(设1名)。

二等奖:奖金1000元(共设2名)。

优秀奖:奖金500元(共设3名)

 

 

南方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

2022年10月13日

 

 

请注意以下相关评审规则

1. 汇报请按照8min汇报+2minQA,在还有2分钟的时候计时员会亮出提示板,(举牌或按铃),请留意。

2.每个组推荐一个口头汇报(可研究生可本科生)至少一个海报(可以多个),提前和委员会确认参会情况。

3. 口头和海报评分方法:抽签排序,计分排名。评委排名第一到第六名分别对应分数:10,8,6,4,2,1。口头汇报评前3名,海报评前6名。导师不给自己指导的学生评分。

4.壁报组织专门的海报评审委员会(学术委员会),走一圈打分,委员会评选。相同内容的口头和海报不能同时获奖,海报评选时参赛者要站在旁边进行解说。

温馨提醒:请参加口头汇报的同学着正装出席。

 

生物医学工程系2022年“富途锐”奖学金获奖名单公示

       根据《生物医学工程系“富途锐奖学金”评定办法》,现将生物医学工程系2022年“富途锐”奖学金获奖名单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为2022年10月10日起至2022年10月14日止。仅公示名单,排名不分先后,对结果有异议者,请以邮件形式反馈到生物医学工程系。反映问题应本着实事求是原则,署真实姓名并提供联系方式。

联系人:王丹老师

办公地点:南方科技大学工学院南楼628

联系电话:0755-88015001

电子邮箱:wangd3@sustech.edu.cn

 

序号 学号 姓名 院系 专业 奖学金金额
1 11911139 郑芙嘉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2000
2 11911401 徐李矅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2000
3 11911923 唐家奇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1500
4 11912812 王逸杰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1500
5 11911234 何心怡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2000
6 12012737 沈楚涵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2000
7 12012923 杜鹏辉 生物医学工程 智能医学工程 2000
8 12110144 汪文慧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2000
9 12112303 董雨磊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2000
10 12111305 赵恩泽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2000
11 12113011 李润庭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2000
12 12112548 王哲萱 生物医学工程 智能医学工程 2000
13 12110404 陈梓枫 生物医学工程 智能医学工程 2000

 

科研进展丨南科大生医工系教授一天连发2篇ACS Nano

金纳米簇诊断治疗癌症淋巴转移

       开发有效的淋巴结(LN)靶向和成像探针对于早期检测和诊断肿瘤转移以提高患者生存率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目前大多数临床LN成像探针基于小分子有机染料(如吲哚青绿)或放射性99mTc复合物,这些材料通常会受到快速光漂白、信号对比度差和潜在生物安全问题等限制。此外,这些探针在不影响LN靶向能力的情况下,还无法与治疗功能相结合。

       近期,南方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教授开发了双配体/多配体修饰的金纳米簇(GNCs),用于体内小鼠模型中LN癌转移的特异性靶向、近红外(NIR)荧光成像、诊断和治疗。通过优化表面配体涂层,研究制备的GNC显示出了高效的LN靶向性、良好的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以及最佳的体内滞留时间。此外,只需单次剂量,这些探针就可以实现成像>3小时的LN连续NIR荧光,非常适合实现荧光引导手术。更重要的是,作者还进一步将化疗药物甲氨蝶呤引入GNC,可以显著提高甲氨蝶呤靶向淋巴结的传递效率,实现优异的治疗效果。因此,研究认为GNC有望作为治疗肿瘤淋巴转移的高效安全的纳米药物。相关文章以“Multifunctional Gold Nanoclusters for Effective Targeting, Near-Infrared Fluorescence Imaging,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Lymphatic Metastasis”为题发表在ACS Nano

 

【文章要点】

       为了对癌症淋巴转移进行靶向和高效诊疗,作者制备了多功能配体修饰封端的 Au25(SR1)n(SR2)18–n型GNCs。对于特定的LN靶向,作者在GNC合成过程中通过改变阴离子与中性两性配体(C5)的进料比来微调GNC的表面电荷基团及其密度。作者选择了三个C11链长相同但末端酸性基团不同的阴离子烷基硫醇配体(即11-巯基十一酸(MUA)、11-巯基十二烷基膦酸(MUP)和11-巯基十六烷基磺酸(MUS))来控制其电离。

多功能金纳米簇的设计合成及其诊疗癌症淋巴转移的应用

       研究发现,只有MUA-C5双链标记的GNC才能有效地聚集在淋巴结中,并为敏感的癌症淋巴结转移诊断和手术指导提供高对比度荧光图像。进一步将甲氨蝶呤(MTX)(癌症化疗药物)引入经过优化的GNC显示,这一复合物可作为LN靶向纳米热疗药物进行使用。与体内游离MTX治疗的小鼠模型相比,GNC可以实现高效、靶向的给药,并对癌症淋巴结转移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其肝毒性大大降低了4倍,因此此类GNCs-药物复合物具有作为一种高效的治疗肿瘤淋巴结转移的纳米药物的潜力。

       文献链接: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adv.abn6550

 

纳米晶纤维素治疗便秘

       便秘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增加结直肠癌的风险。目前的便秘治疗策略会造成不可逆转的肠道损伤和影响营养素吸收等副作用。而纳米晶纤维素(NCC)来源于天然植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高安全性,因此利用这一材料,南方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教授提出了基于NCC治疗便秘的方法。除了基于黑便、肠组织切片和血清生物标记物评估治疗作用外,作者还研究了NCC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并讨论了肠道菌群与代谢物的相关性。作者还评估了NCC的长期生物安全性,并认为可通过肠道微生物代谢来有效治疗便秘。这一方法所需剂量小,不影响器官和肠道,有望作为药物和膳食纤维的替代品用于改善便秘。相关文章以“Nanocrystalline Cellulose Cures Constipation via Gut Microbiota Metabolism”为题发表在ACS Nano

 

【文章要点】

       纳米晶体纤维素(NCC)是一种具有高结晶度和纯度的刚性棒状纳米颗粒,直径为2–20 nm,长度为100–600 nm。其通常由植物纤维酸解制备,拥有丰富的羟基,在水中能够稳定分散因此与不溶性膳食纤维相比,NCC具有更小的粒径、更大的比表面积和更强的亲水性。与可溶性膳食纤维相比,NCC则具有更高的吸附能力,可以清除毒素。

NCC对便秘治疗的作用及其长期生物安全性

       经过口服以后,作者研究了NCC对便秘小鼠的治疗作用以及NCC对肠道微生物群和代谢物的调节。研究发现,NCC能有效治疗便秘,将便秘相关的血清生物标志物降至正常水平。NCC可以通过改善肠道菌群组成,促进脂肪酸代谢、胆汁酸生物合成和氨基酸代谢,以治疗便秘。在所有代谢物中,DCA、UDCA、CDCA、乙酸和丁酸可缩短肠道转运时间,而l-哌啶酸、l-鸟氨酸和l-赖氨酸是与便秘生化和免疫指标相关的重要代谢物。与传统药物相比,NCC不会造成肠神经损伤,而与依洛昔布相比,它不会引起腹泻。与膳食纤维相比,NCC用量少,治疗效果更好。因此,NCC有望作为药物和膳食纤维的替代品用于便秘治疗,且对身体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该研究为通过肠道微生物群代谢治疗便秘提供了一种方法,这有助于探索胃肠疾病的饮食疗法,并扩大微/纳米植物纤维在食品领域的应用。

       文献链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nano.2c05809

南科大生医工系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再创佳绩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22年集中接收申请项目的评审结果。我系2022年共获批12项,资助总额达1027万元。其中包括重点项目2项面上项目7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项,项目数量和获批经费较2021年有大幅提升。

       本次获批的两个重点项目为:器官共形适配的生物检测系统和活体深层脑组织近红外二区超分辨成像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作为国家支持科学研究的主要渠道之一,是我国基础研究的重要资金来源,对推动科技创新、医疗进步和人才培养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各单位获批基金项目的数量和经费额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单位的研究水平和科研实力。

       一直以来,我系不断面向生命医学前沿、面向人类健康重大需求,充分开展跨学科交叉研究,不断深化学科布局,高度重视国家级、省部级等纵向课题申报工作,高水平课题立项数量多年来保持了稳中有增的良好态势。

       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未来,南科大生医工系将持续加强各类各级项目孵化和培育,力争实现新增长、新突破!

2022年南方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推荐名单公示

       根据《深圳市教育局关于做好2022年普通高校国家奖学金评审工作的通知》及学校《工学院关于2022年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选工作的通知》要求,生医工系经过评审细则公示、研究生个人申请,系材料初审,系学术委员会评议等程序,共推荐3名同学参加工学院候选人审定。现将推荐人员名单予以公示,公示时间自2022年9月22日至2022年9月25日。如有异议可在公示期内向生物医学工程系评审小组反映。

 

学号

学生姓名

培养层次

专业

12131140

查梦蕾

博士研究生

生物学

11930694

李婷婷

博士研究生

生物学

 

学号

学生姓名

培养层次

专业

12032723

钟文娟

硕士研究生

电子科学与技术

 

联系人:罗淑芳

电话:0755-88015151;邮箱:luosf2020@sustech.edu.cn。

 

南方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

 2022年9月22日

BME学术沙龙(第五期)

一、活动介绍

为锻炼生物医学工程系学生的科研展示能力,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由生物医学工程系主办,生物医学工程系第二党支部承办的BME研究生学术沙龙火热拉开帷幕。该活动计划每月举行一次,每次由我系两个课题组的研究生或博士后进行学术分享。

 

二、活动详情

活动时间:9月28日(周三),17:00-18:30

活动地点:工学院南楼813报告厅

活动对象生医工系本科生、研究生及博士后进行学术分享,欢迎全校师生参与交流

Everyone are welcome!  Pizza and drinks will be served!

 

三、活动流程

17:00-17:40  Normal talk

17:40-17:50  Short talk

18:00-18:30  活动闭幕及交流讨论

 

三、本期活动预告

【Normal talk】

肖靖雨(2019级博士生,郭琼玉课题组)

题目:体外再细胞肝脏模型在肝癌栓塞治疗,光热疗法以及免疫治疗中的应用 

报告摘要:

体外再细胞肝脏模型是在脱细胞大鼠肝脏的基础上围绕门静脉三联组回输大小和位置均可控的HepG2细胞集群获得的。这种模型保留了肝脏血管系统和细胞外基质的复杂结构,并同时通过肝静脉血管维持营养和氧气供应的动态生理环境,与肝癌独特的肿瘤微环境非常相似。当细胞回输完成后可以通过门静脉血管栓塞,光热及免疫杀伤进行治疗,有望对肝癌治疗策略进行有效模拟和评估。

报告时间:8月25日,17:00-17:20

 

杨膺琨(2018级博士生,陈放怡课题组)

报告题目:PDT精准损伤前庭器官治疗顽固性眩晕的方法研究

报告摘要:

顽固性前庭眩晕主要是前庭系统过度敏感或病变造成的。现有的临床治疗手段包括外科手术和局部注射耳毒性药物庆大霉素,通过损伤部分前庭感受器(毛细胞),来降低其敏感度从而减轻和控制眩晕症状。然而,外科手术的损伤较大,耳毒性药物则会在损伤前庭器官的同时也损伤邻近的听觉器官耳蜗而造成听力下降。由于光动力疗法有良好的时间和空间精确性,本课题将其应用于前庭器官的精确损伤。通过本课题组研发的小鼠前庭功能量化设备,我们显示了PDT可以实现定量地损伤小鼠不同部位的前庭器官,并且避免损伤听力。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精准治疗顽固性眩晕的思路,并提供了临床前实验基础。

报告时间:9月28日,17:20-17:40

 

【Short talk】

王昊文(2021级硕士生,王文锦课题组)

报告题目:

Surveillance Camera-based Cardio-respiratory Monitoring for Critical Patients in ICU

报告摘要:

Camera-based vital signs monitoring has been extensively researched in non-medical fields in recent years. Intensive Care Unit (ICU) typically requires continuous monitoring of patients’ physiology for alarming the emergency such as patient deterioration or delirium.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to use the surveillance 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cameras installed in ICU for cardio-respiratory monitoring of critically-ill patients, thus created a first clinical video dataset (including 10 deteriorated patients) in ICU using CCTV cameras. Along with the dataset, a video processing framework with the latest core algorithms designed for pulse and respiratory signal extraction has been demonstrated. A joint Region-of-Interest optimization approach using pulsatile living-skin maps and respiratory maps was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vital signs monitoring for ICU patients. A motion intensity based quality metric was designed to reject measurement outliers induced by patient motion or nurse operation. Based on the valid measurements selected by the metric, the overall Mean Absolute Error for heart rate is 1.7 bpm, and for breathing rate is 1.6 bpm. Preliminary clinical validations show that robust cardio-respiratory monitoring is indeed feasible for CCTV cameras in ICU, and such a warding solution can be quickly integrated into current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s for large-scale deployment, by leveraging the existing hardware and infrastructures of the Internet of Medical Things.

报告时间:9月28日,17:40-17:45

 

曾咏燊(2022级硕士生,王文锦课题组)

报告题目:

A Multi-modal Clinical Dataset for Critically-ill and Premature Infant Monitoring: EEG and Video

报告摘要:

The comprehensive monitoring of cardio-respiratory and neurological events of premature infants is desired for the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NICU). Video-based infant monitoring is an emerging tool for NICU as it eliminates skin irritations and enables new measurements like pain assessment. A multi-modal clinical dataset across the measurement of EEG and videos will be helpful in developing novel monitoring solutions for infant care. In this paper, we created such a dataset by simultaneously collecting the EEG signals and videos data from critically ill and preterm infants in NICU. Along with the recordings, we used the video-based cardio-respiratory measurements (heart rate and respiratory rate) to examine the validity of video recordings. We employed a classical video-based physiological measurement framework called Spatial Redundancy in combination with living-skin detection to measure the vital signs of recorded infants. The pilot measurements show the feasibility as well as the challenges that need to be addressed in algorithmic design in the next step. The dataset will be made publicly available to facilitate the research in this area. It will be useful for studying the video-based infant monitoring and its fusion with EEG, which may lead to new measurements such as a neonatal PSG for infant sleep staging and disease analysis (e.g. neonatal encephalopathy, 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报告时间:9月28日,17:45-17:50

 

 

—– 往期精彩活动一览 —–

 

2022年生物医学工程系推免生遴选办法

2022年组长:吴长锋

2022年推免工作小组成员:蒋兴宇、吴长锋、奚磊、陈放怡、唐斌、郭琼玉、张明明

申请对象:

(1)2023届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应届毕业生,不包括2022年毕业结论为延期毕业并申请延期的学生;

(2)申请学生的总GPA需≧3.0;

排名方式:综合成绩排名

排名范围:专业排名

综合成绩计算方法

组成部分:总GPA,占比97%;书院评分,占比3%;

算式:综合成绩=(总GPA/4*100*97%+书院评分*3%)*10

注:书院评分由学工部统一提供;

例:A学生GPA3.6,书院评分90分;

A学生综合成绩=(3.6/4*100*97%+90*3%)*10=900

学业成绩范围:前三学年的成绩(包括2022年春季学期的期末成绩,但不包括2022年春季学期补考和缓考成绩)

 

注意事项:

1.提交推免资格报名申请材料后,所有同学不可更改保研类别

2.推免相关工作人员有直系亲属或利益相关人员报名参加本单位推免招生的应主动申请回避,有非直系亲属等报名参加推免招生的要主动报备。学生提交申请推免资格时也应主动向本单位报备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