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公告

答辩时间:2019年5月21日,下午2:00-5:30

答辩地点:台州楼324室

 

论文题目

答辩人

学科专业

指导老师

聚合物点在扩展显微成像技术中的应用研究

刘洁

生物医学工程

吴长锋

骨性关节炎中软骨细胞力学研究

沈星宇

生物医学工程

唐斌

用于斑马鱼听觉功能高通量筛查的自动化行为学检测系统

杨锦明

生物医学工程

陈放怡

小鼠行为学自动化分析系统

邵开

计算机技术

陈放怡

耳声发射检测系统的设计

校世杰

生物工程

陈放怡

生物形态学图像分析系统

周睿洋

计算机技术

陈放怡

“大潮起珠江”——南科大生医工系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5月11日,为更好地了解广东改革开放40年波澜壮阔历史进程,以及勇当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的实践探索,追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的足迹,南方科技大学工学院党支部书记汪宏、生物医学工程系党支部书记奚磊,率领生医工系党支部党员以及积极分子前往参观学习“大潮起珠江——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

合影

      走进展馆,时代画卷风起云涌,历史气息扑面而来。展览按照历史脉络由“敢为人先 勇立潮头”(1978-1992)、“增创优势 砥砺前行”(1992-2012)、“走在前列 当好窗口”(2012-2018)三部分组成。

      参观学习过程中,全体党员胸前佩戴党徽,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仔细观看实物模型、影像视频等展品,不时在展板前驻足研读、交流讨论。

我系党支部干部张明明(左)、工学院党委书记汪宏(中)、我系党支部书记奚磊(右) 

      行走在展馆中,通过一幅幅的历史照片、实物、视频和场景等等,大家仿佛穿梭在生动的历史画卷中,深刻地了解了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的壮阔历程和辉煌成就,感受着改革开放所带来的飞速发展,令人深受振奋和鼓舞!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牌匾带有鲜明的历史感和时代感,烙上了改革开放初期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的印记,具有强烈的冲击力和感染力。

      通过参观学习,党员同志对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讲话精神有了更深切、更直观的感受。大家表示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以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水平,不断学习和创新,助力南科大教育!

合影

“关于眼睛,你们都知道些什么呢?”

      5月11日,我系助理教授郭琼玉老师邀请南方科技大学附属第二小学一年级102班的小朋友们来生物医学工程系参观了先进生物材料实验室和合成生物学实验室,并在图书馆111报告厅为小朋友们开展了题为《眼睛的组织工程》的科普讲座。

 

小朋友们参观我系,看着展板图片和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时,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兴奋地互相讨论着。

 

      小朋友们在图书馆报告厅入座,等待讲座开始。

 

 

      郭琼玉老师在图书馆做报告时,以问题“关于眼睛,你们都知道些什么呢?”与现场的小朋友们亲切互动开头,小朋友们纷纷举手回答。之后介绍了角膜的三层细胞,分别是表皮、上皮和内皮细胞。而角膜作为眼睛的窗户,具有非常完美的层状结构,不同层里的角膜细胞承担了不同的作用,但是只有最外层的角膜上皮细胞由于角膜缘干细胞的存在而具有很好的自我修复能力。

      随后郭琼玉教授还向孩子们讲述了视力矫正手术:PRK近视矫正手术和LASIK近视矫正手术。紧接着郭教授提到眼睛各种疾病的治疗手段,讲座末尾郭琼玉教授还特别叮嘱小朋友爱护自己的眼睛。

 

      互动期间小朋友们积极举手回答问题,气氛十分活跃。

 

      接下来还进行了水凝胶制备实验,先在一个杯子里装上海藻酸钠溶液并滴上一滴可食用色素,用滴管搅拌均匀;另一个杯子里装上氯化钙溶液,再将滴管吸取海藻酸钠溶液于氯化钙溶液中,水凝胶马上就成形了,有块状的,球形的。小朋友们亲自动手进行了实验,玩儿得不亦乐乎。

 

      最后进行了颁奖环节,鉴于小朋友们表现出色,给每一位小朋友颁发了“科学小能手”奖状。

 

 

【郭琼玉课题组】

郭琼玉博士注重于高分子生物材料在转化医学方向的研发,将其应用于多个具有挑战性的生物医学课题,在可移植人工角膜、可降解血管支架、记忆性纳米材料、骨修复以及细胞调控等领域里取得了突出的研究成果。相关的一系列科研成果多次发表在Biomaterials,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 Macromolecules, Journal of Biomedical Materials Research Part A等著名专业高水平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21篇(SCI-E收录18篇),被引用超过300次。第一作者文章9篇。创新成果被国际同行广泛认可,包括Optics & Photonics News,Extracellular Matrix News,ScienceDaily,AIMBE,Physics News等在内的多家国际知名媒体对创新成果多次详细报道。最近两年内申请和获授美国专利达5项,其中可移植人工角膜的研究成果已经在全球包括美国、中国、日本、韩国、印度和欧洲等多个国家提交了多项专利申请。

 

 

 

 

文字:胡小燕

香港中文大学王建方老师来我系开展学术报告

      5月9日,香港中文大学理学院物理系教授王建方受我系蒋兴宇教授的邀请,在台州楼502-3开展了关于《Colloidal Plasmonic Metal Nanocrystals》的学术报告。报告主要讲述了王教授课题组十余年来关于合成金属纳米晶体的工作进展。

      首先,王教授讲述了金属纳米晶体的合成方法——种子生长法,该方法合成的金纳米棒其纵向等离子波长从750 nm到1030 nm,以及合成金纳米双锥的纵向等离子体波长可从700 nm 到 1100 nm。相对于金纳米棒,金纳米双锥的峰宽更窄,折射率更高。随后,对此进一步说明了等离子共振增强光催化以及活性等离子体转换。最后,王教授介绍了磁性等离子共振金纳米杯以及等离子体纳米天线在表面等离子体以及纳米光学方面的应用。

      王教授的研究对贵金属和半导体纳米材料的控制合成和其光学性质的研究应用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从左至右依次是:蒋兴宇老师、王建方老师、牛利老师、张玉微老师、吴长锋老师

 

 

文字:钟乐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