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接收2024年推荐免试研究生(含直博生)预报名通知

一、申请条件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祖国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的中国公民,且满足以下条件:

1. 获得目前就读院校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其他符合免初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条件的人员。

2.身心健康,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3.科学研究兴趣浓厚,有较好的科研潜质、专业能力和较强的创新意识。

4.诚实守信,学风端正,无任何违法违纪受处分记录。

5.各招生院系规定的其他条件。

6.本科专业背景包括且不限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专业为生物、材料、化学、物理、机械、电子、药学、光学工程、计算机等相关领域的同学均欢迎报名参加。

 

二 、报名申请方式

       根据教育部的统一安排,2024年推免生的正式报名、复试和录取全过程须通过“全国推免服务系统”(网址:http://yz.chsi.com.cn/tm)完成,申请我校的程序如下:

1.在全国推免服务系统开通前 ,能够取得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的校内外推免生可通过我校“南方科技大学推荐免试研究生预报名系统“(以下简称“南科大推免预报名系统”)进行预报名(具体报名时间和条件以各院系通知为准)。系统登录网址为:https://ehall.sustech.edu.cn/gsapp/sys/nkdyjsbm/entrance.do(建议使用谷歌或360浏览器在PC端登录)。

2.报名时间为:2023年9月1日-2023年9月28日

3. 预报名系统中的招生专业仅供参考,2024年推免生接收专业以2024年公布的硕士招生专业目录为准,最终录取专业以院系预选拔结果及全国推免服务系统中录取确认为准。

4. 申请人在南科大推免系统报名后,请及时查询申请状态或咨询相关报考院系,各院系将根据报名情况,分批次组织与选拔,具体安排以各院系通知为准。已被南科大夏令营预录取或递补的考生,不需要登录南科大推免预报名系统进行报名。

5.全国推免服务系统开通后,已经通过院系预选拔的校内外推免生(含夏令营拟录取学生)需在院系规定时间内(一般不超过24小时),登录全国推免服务系统完成网上录取确认。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录取确认的校内外推免生,原则上学校将不再保留其接收资格。

6.全国推免服务系统开通后,未进行预报名和预选拔的推免生可登录全国推免服务系统进行报名。

7.我系将实时查看推免生的报名信息,并根据录取名额情况,及时组织复试和录取工作,如完成录取工作,将提前关闭报名系统,具体安排以通知为准,请学生尽早报名。

 

三、申请材料

       我校接收推免生的复试以面试为主,复试时申请人应提供以下材料。如申请人填写或提供的材料不真实,一经发现即取消其预录取资格。

(1)南科大推免系统报名后下载打印“南方科技大学推免预报名申请表”。

(2)学校教务部门或所在院系盖章的大学本科阶段成绩单。

(3)本人有效身份证和学生证复印件(验原件)。

(4)英语六级或四级成绩证明、其他外语能力证明材料(提供复印件、验原件)。

(5)如有校级及以上获奖证书、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等材料(提供复印件、验原件)。

(6)报考院系要求的其他材料。

 

 、复试与接收

1.由院系组织专家对申请者进行资格审核、复试。院系向资格审核通过者发送复试通知,申请者须按规定时间接受复试通知,否则视为放弃复试资格。复试方式、内容及具体安排由院系制定。

2.申请人必须参加相关院系组织的复试,各招生院系从复试合格的申请人中择优确定拟接收名单,通过“全国推免服务系统”完成拟录取等手续。

 

* 本通知未尽事宜参照教育部及我校相关规定执行。

 

联系我们

相关重要通知敬请关注我系官网,或以“推免研究生咨询”为主题发邮件至: bmezb@sustech.edu.cn

生物医学工程系导师介绍:

https://bme.sustech.edu.cn/people/faculty/

南科大微流控-生物材料实验室发表对抗多重耐药细菌的新突破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微流控-生物材料课题组与深圳大学、常州大学、复旦大学等单位合作,发现了一类多臂抗生素,在探索多重耐药细菌感染治疗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相关研究结果以“Multi-armed antibiotics for Gram-positive bacteria”为题,发表在Cell Host & Microbe上。由于该工作的重要性,该文章被选为Cell Host & Microbe杂志本期特色文章(Featured Article)。Cell Host & Microbe杂志还同时发表同期Preview文章对该工作进行评论。

       细菌耐药性是当前全球最紧迫的公共卫生威胁之一,每年都有数十万人因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的耐药性而丧生。这些耐药菌株引发的感染几乎无法治疗,给临床医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研发新的抗生素以克服细菌耐药性成为了科学家们需要攻克的难题。团队发现了一类在结构上与现有抗生素结构不同的新型多臂抗生素(multi-armed antibiotics, MAAs)。MAAs对多重耐药的革兰氏阳性菌表现出卓越的抗菌活性。其抗菌机制涉及MAAs与革兰氏阳性菌的选择性相互作用,以及对细胞壁组装的抑制作用。该发现为有效对抗多重耐药细菌感染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并为进一步开发新一代抗生素提供了有力的基础。

       该研究的灵感来自于前期发现的抗菌分子——四[4-(4′-羧基苯基)苯基]乙烯(E-4PBA)。E-4PBA是由一个核心和四个臂结构组成的多臂分子(multi-armed molecules, MAMs)。该团队对MAMs的核心和臂结构进行了筛选和构效关系研究,成功在50种MAMs中筛选出八种有效的潜在抗生素。这些潜在抗生素的核心结构为乙烯(E)、碳原子(C)、苯(B)、氮原子(N)或三嗪(T),臂结构为4-苯基苯甲酸(PBA)、4-乙烯基苯甲酸(VBA)或4-乙炔基苯甲酸(EBA)。MAAs对革兰氏阳性菌具有优异的抗菌活性,其中具有N核心和三个PBA臂的分子(N-3PBA)表现出了最为显著的抗菌效果,其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可以达到0.008 μg/mL,远低于传统抗生素和其他已报道化合物的MIC值。

       该团队选取N-3PBA分子对其抗菌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荧光成像结果显示,N-3PBA能够选择性地与革兰氏阳性菌发生相互作用,增加革兰氏阳性菌的荧光强度;而革兰氏阴性菌由于其外膜的存在,阻止了N-3PBA的进入。结构光照明荧光显微成像结果显示N-3PBA与细胞壁和细胞膜染料呈现共定位效果,表明N-3PBA主要定位于细菌的细胞被膜位置。TEM和SEM结果显示N-3PBA主要引起分裂期细菌的细胞壁(尤其是横隔部位细胞壁)的显著增厚。进一步的细胞实验揭示了MAAs通过靶向细胞壁合成通路中的脂质载体来抑制细胞壁的组装,包括抑制肽聚糖和磷壁酸的生物合成。

       MAAs可以有效对抗多重耐药的革兰氏阳性菌。MAAs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具有优异的杀菌性能。在体外杀菌实验中,MAAs能够杀灭>99.99 %的MRSA,其杀菌性能远远优于万古霉素。在体内实验中,MAAs在MRSA引起的伤口感染和败血症模型中展现了优异的治疗效果。与此同时,MAAs还展示出良好的生物安全性、生物利用度、代谢稳定性以及选择性。因此MAAs可能成为治疗多重耐药细菌感染的潜在抗生素。

       总之,作者不仅发现了八种用于治疗多重耐药细菌感染的潜在抗生素,还为新型抗生素的设计和筛选提供了新的化学骨架(multi-armed chemical scaffold, MACS)。这一成果对于人们对抗日益严峻的细菌耐药性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圳市科技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广东省重大人才引进项目等项目的资助支持。

 

       原文链接:https://www.cell.com/cell-host-microbe/fulltext/S1931-3128(23)002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