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勇于冒险 甘于艰苦 乐于和谐

Adventurous Arduous Amiable

2019-07-09 | 教学新闻

生物医学工程系2019研究生夏令营(第一批)圆满结束

2019年6月30日,南方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2019夏令营正式拉开序幕。在为期四天的活动中,来自全国16所高校的20名优秀大学生,结束了他们愉快而又充实的夏令营活动。在这里,他们互相认识,共同了解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魅力与风采,也一同探索着自己的未来。 合影 6月30日晚,夏令营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开场。我系系主任蒋兴宇讲席教授主持介绍了我系概况。同时,我系多位老师也亲临现场,为同学们悉心介绍了课题组发展现状,并一一回答了现场同学们的提问。 系主任蒋兴宇讲席教授作开场致辞 开营仪式现场   在此期间,我系为夏令营学生开放全部实验室,老师们为大家悉心讲解了实验室仪器设备以及课题组科研成果。同学们认真参与并积极与实验室师兄师姐交流探讨。他们纷纷表示,生医工系的老师们十分热情。并且通过对实验室的参观以及和老师们的深入交流,更加深了对生医工系的理解,坚定了加入生医工的决心。 蒋兴宇老师实验室参观 吴长锋老师实验室参观 奚磊老师实验室参观 陈放怡老师实验室参观   在老师们严谨的面试考核之后,并结合营员整体表现,共选出了5位优秀营员。我系副系主任吴长锋教授为其颁发了荣誉证书与奖品。 五位优秀营员   此外,为了加深营员对南科大整体环境建设的了解,我系于7月2日,为同学们安排了校园参观。 同学们观看校园沙盘讲解 同学们在校园内合影留念     营员感想: 谢谢各位老师辛苦的付出~感言就是: the distance between your dream and reality is SUSTech ——马腾   感谢南科大给我这样一次交流学习的机会,也很感谢各位老师的照顾。在南科大的短短几天,我有幸感受到了南科大的学术氛围,也了解了很多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新的知识,还有认识了好多优秀的小伙伴们,从他们的身上也让我学到了很多,希望未来我们在这个领域可以再次相见。 ——曹璐   这一次的南科大之旅给了我很多的触动,从第一天和老师们的交流就让我见识了不一样的生物医学工程,对这个领域有了更全面的概念,第二天的面试环节也让我看到了自己在抗压能力和英语水平方面的缺陷,对自己也是一种鞭策,第三天参观校园和实验室,让我感受到了南科大校园浓重的学术氛围和优越的科研条件,在这个过程里认识一些优秀的同学,从他们的身上也学到了很多,总之很感谢南科大给我这次机会,也希望未来我可以和南科大有更多的相遇,希望南科大越办越好! ——郝佳慧     回顾本次夏令营,同学们之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今年夏天,南科大生医工系的这段历程,也注定成为每位营员的美好回忆。 我系第二批夏令营报名通道现已开启,现在就点击下方链接报名吧! http://bme.sustc.edu.cn/2019summercamp_2/?9   文字:肖然 

2019-07-08 | 科研新闻

浙江大学孙煜研究员来我系开展学术报告

2019年7月5日,浙江大学现任“百人计划”研究员,脑机接口研究专家孙煜博士受邀至南方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举办学术讲座。我系相关研究人员踊跃参与了这次学术会议。 孙煜老师作讲座 孙老师首先为大家介绍了脑机接口(下文简称BCI,即brain computer interface)的基本知识和研究现状。通俗来讲,BCI 是指采集大脑信号,用来控制外部设备的一种技术手段,目前BCI技术主要应用于三个方面:通过脑电来控制外部机械、识别人的情绪变化以及研究人的认知行为。因为后两者面向的人群更为广泛,因此这两种领域在脑电研究的市场调研中占到约85%的份额。基于上述背景,脑电研究一般分为四个步骤: 一、信号的采集。为了采集大脑进行活动时的电位变化,目前主要有侵入式和非侵入式的采集方法。侵入式指采集信号的电极要插入表皮下0.4mm深处探测电信号的变化,非侵入式指直接使用脑电帽,用贴合在大脑表皮上的电极探测脑电信号。此外还存在脑磁图等获取信息的方式。 二:提取范式。理想状态下,每一种特定的生理活动,都对应着具有一定特色的时域上脑电幅值的变化。这一步要将这种具有特点的变化提取出来,以便未来研究使用。 三:信息解码。但是往往我们不可能直接把需要的脑电提取出来,因此这一步我们需要对提取的信号进行各种各样的分析,最后找到我们所需要的运动对应的脑电活动。 四:信息编码。有了这种特定脑电后,我们在未来应用中只要被试产生了这种脑电,我们就可以认为他有这种意图,以此来进行调控设备,识别情绪等任务。 一些基本的脑电的研究范式随后被展示,包括:P300——在不断闪过的图片中,出现概率比较低的图片会在图像出现后的300ms诱发人脑产生一次波峰;SSVEP——当受到一个固定频率的视觉刺激的时候,人的大脑视觉皮层会产生一个连续的与刺激频率有关(刺激频率的基频或倍频处)的响应。在这些范式的研究和应用中,脑电设备的电极也可以分成两类:只负责采集信号而没有输出信号的被动电极以及可以输出刺激的主动电极。 可以看到,用脑电识别人当前的情绪状态有着重要的意义,其中应用前景比较广阔的是基于脑电对人疲劳程度的识别,据统计约60%的成年人有过疲劳驾驶,而其危害程度可以堪比醉驾。因此识别驾驶人员当前的疲劳程度对行车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孙老师实验室则尽可能在实验室环境中模拟出仿真的行车状况,通过眼动轨迹的监测,发现会车有助于提高人的注意力;通过跟车实验,直线行车实验,持续行车安全距离实验,再利用神经网络的训练,检测人驾驶疲劳的准确率可以到达70%。疲劳是怎么产生的呢?原因有很多,包括缺乏动机,心理负荷等。孙老师对心理负荷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通过任务的线性堆叠,来代表任务难度的增加,测量不同状态下受试者的脑电情况。测量结果十分明显,线性的叠加任务会使受试脑功率有明显的增加。但这并不意味着心理负荷越低越不容易疲劳,因为过低的心理负荷会引起无聊的情绪,也会影响人的状态。孙老师实验室还研究了两人协同任务下的脑电情况,并在模拟飞行训练的时候发现在进行起飞降落等需要协作合作的任务时,尽管两个受试者没有进行任何交流,他们的脑信号还是存在一定的联系;在没有合作任务的时候,两人的脑电信号则没有联系。 最后老师为大家介绍了脑电领域的一些前沿研究,包括多任务切换的脑电研究,解码脑信号对机器控制做反馈,调控等等。当然脑电领域也存在许多研究困难,包括样本获取,个体差异性大等等。克服这些困难,还需要大家的不懈努力。     文字:祁是辰

2019-06-06 | 科研新闻

美国乔治亚州立大学方宁副教授来我系开展学术报告

       6月4日,应生物医学工程系郭琼玉助理教授的邀请,美国乔治亚州立大学方宁副教授在台州楼324会议室开展了题为“Five-Dimensional Single Particle Tracking Reveals Rotational Motions in Live Cells”的学术报告。 方宁教授作报告        方宁教授团队主要围绕跨膜转运和细胞内转运的旋转动力学问题展开科学研究。实验期间为了获得复杂细胞环境中各向异性等离子体金纳米棒的精确测量,进而开发了单粒子定向和旋转跟踪(SPORT)技术。这一项技术可以获得五个维度的丰富信息,包括x,y,z坐标和探头过渡偶极子的两个取向角(方位角和极角)。SPORT技术能够提供关于细胞内吞过程中涉及的特征性旋转动力学的重要信息(包括旋转速率,模式和方向),例如粘附,内吞作用和功能化纳米粒子的运输,这一系列结果可能与药物递送和病毒侵入有关。此外,方宁教授还介绍了其团队研发的相关金纳米材料,以及具有视差效果的Parallax-DIC显微镜等。 方宁老师与郭琼玉老师合影        最后,方宁教授介绍了金纳米粒子对肿瘤细胞的转移侵袭具有抑制作用,其团队对金纳米粒子材料进行了特定修饰,可以靶向肿瘤细胞膜上的整合蛋白,破坏细胞骨架,进而抑制肿瘤细胞的转移侵袭。其研究为肿瘤的临床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     文字:胡小燕、李志华  

2019-05-29 | 科研新闻

悉尼科技大学Joanne Tipper教授来我系开展学术报告

5月27日,应生物医学工程系系主任、讲席教授蒋兴宇邀请,悉尼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院长Joanne Tipper教授做客南方科技大学进行学术交流,并在台州楼324开展了学术报告。 Joanne Tipper教授作报告       Joanne Tipper教授介绍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金属、陶瓷颗粒的分离以及其生物效应,这有助于开发更加可靠持久的移植器械。另外,Joanne Tipper教授也展示了其团队在新材料方面的研究,包括分离、表征不同材料的磨损颗粒,以及其生物效应的测定,例如氮化硅基涂层体系、抗氧化剂聚乙烯,维生素E,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醚醚酮,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碳纳米管/石墨烯聚乙烯复合物等材料。此外,Joanne Tipper教授团队也研究了脊髓细胞对脊椎植入物磨损产物的反应,以及神经干细胞和初级神经细胞对修复中枢神经系统的新型水凝胶支架刚度的反应,取得了显著成果。       组织工程作为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医工结合的新技术,为组织移植奠定了理论基础,但生物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一直是亟需解决的问题。Joanne Tipper教授的研究成果加深了我们对组织与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了解,对解决生物材料相容性,推进组织移植有着重要的作用。 蒋兴宇老师与Joanne Tipper老师合影   文字:景浩

2019-05-27 | 科研新闻

意大利国际高等研究院Prof. Vincent Torre来我系开展学术报告

     5月22日,应生物医学工程系系主任、讲席教授蒋兴宇邀请,意大利国际高等研究院(SISSA)跨学科实验室主任Vincent Torre做客南方科技大学进行学术交流,并在台州楼324开展了学术报告。 Prof. Torre       Vincent Torre教授团队主要围绕胶质瘤相关的关键科学问题展开科学研究。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是最常见的致命性脑部肿瘤,不仅具有易迁移和易浸润性,还对常规的化学疗法及放射疗法具有抗性,导致疾病难以治愈。一方面,Vincent Torre教授团队结合细胞成型和钙比率成像技术,发现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细胞中[Ca2+]受自发性钙波影响会异常升高,并通过肿瘤细胞微管传递给相邻的细胞,在这个生理过程中肿瘤细胞的线粒体钙转运蛋白和Na/K/Ca交换蛋白会发生过表达,Vincent Torre教授认为这可能是引起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高转移性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Vincent Torre教授团队将催化剂铁纳米颗粒限制在石墨层间,获得了三维的碳纳米管网状结构,并将该体系应用于胶质瘤细胞和正常的皮质细胞进行共培养,提供了一种肿瘤细胞浸润性研究的体外平台;此外,Vincent Torre教授团队还通过整合人工智能以及深度学习等相关技术,并结合临床记录,期望建立一个临床诊断相关的数据库,服务于神经外科的治疗过程当中。 合影       总的来说,活细胞钙比率成像、纳米制造及基于人工智能的神经外科三方面科学技术都有可能为治疗脑肿瘤带来新的解决方案,科学终将服务于人类,未来可期。     文字:唐浩

联系我们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学苑大道1088号

bme@sustech.edu.cn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