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科大生物医学工程系诚邀优秀青年参加2019年国际交叉学科论坛

2019年1月4日-6日

中国·深圳·南方科技大学

    论坛介绍
南方科技大学国际交叉学科论坛是我校招揽青年人才的重要会议,旨在为海内外青年学者提供一个思想碰撞和学术交流,推进学科交叉与学术创新,共商世界一流大学和学科建设大局的平台。通过大力引进世界一流人才,力争将南科大建成中国和世界独具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申请条件
(一)年龄在40岁以下;
(二)具有海外知名大学博士学位,或具有国内博士学位在海外工作3年以上,在相关领域取得一定成绩或具有发展潜力的海内外优秀青年人才;或在相关领域具有一定学术影响力的国内外优秀青年才俊。欢迎所有学科的青年学者积极申请!

 

日程安排
报到时间:2019年1月4日(周五)

论坛交流时间:2019年1月5日-6日

 

申请时间
申请截止日期:2018年12月15日

请发送CV至:生物医学工程系官方邮箱bmehr@sustc.edu.cn提交申请,并在邮件主题中注明“南科大国际交叉学科论坛-生物医学工程系”。

论坛的受邀者将于2018年12月20日前收到主办方的参会邀请邮件。

 

差旅与住宿
南科大统一安排食宿(免费);受邀参加的青年学者请自订机票(经济舱),南科大将为参会学者据实报销往返日期在2018年12月20日-2019年1月20日之内的差旅费,限额1.2万元/人。

 

咨询方式
联系人:曾圆
电话: +86-755-88015137
Email: bmehr@sustc.edu.cn

 

薪酬福利待遇与科研生活条件
南科大将为成功入选国家相关青年人才计划(认定为南科杰出青年学者)的人才提供具有国际(包括美国、香港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待遇以及完备的工作生活条件。

一、薪酬福利待遇

1. 薪酬收入:学校提供具有国际竞争力(包括美国、香港等)的薪酬;

2. 住房:在购买深圳市提供的人才住房或商品房前,学校视房源情况提供校内住房(按照学校优惠价格缴纳租金、水电气网费用自理),或提供补助支持校外租房;

3. 社保等福利待遇:学校为人才购买五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一金(住房公积金)与补充医疗保险,其他特殊医疗保险等可面议;

4. 生活补贴:政府提供共计275万元的生活补贴,包括:

(1)国家提供生活补贴50万元;

(2)广东省提供生活补贴25万元;

(3)深圳市提供生活补贴200万元(孔雀计划B类人才)。

二、实验办公空间:学校将提供不低于150平米的实验办公空间,特殊需求可以面议。

三、科研经费支持:政府和学校在5年内共提供约1200万元科研启动经费,包括:

1. 国家提供科研经费100-300万元;

2. 广东省提供配套科研经费50万元;

3. 深圳市提供科研启动经费300-500万元;

4. 南山区提供科研经费20万元;

5. 学校提供配套科研启动经费300万元;

6. 5年后,可申请学校稳定持续经费支持;

7. 特殊需求可面议。

四、学校相关生活配套

1. 入户深圳:学校可协助办理人才、其配偶与子女入户深圳。

2. 居留许可签证:学校可协助办理本人、其配偶与子女在中国大陆居留许可签证。

3. 子女入学:人才子女可入读学校幼儿园和附属中小学。

4. 配偶就业:学校协助解决人才配偶就业问题。

五、其他

学校将协助人才申报国家省市其它人才项目,争取更多经费支持。特殊需求可面议。

南方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2019年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章程

南方科技大学(以下简称“南科大”)是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校,学校于2012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并被赋予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使命。南科大致力于建设成为聚集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学府,以及创造国际一流学术成果、推动科技应用、支撑深圳可持续发展的平台。2019年,南方科技大学预计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600人左右,其中推免生招收人数不超过招生计划总数的50%(最终招生总人数以教育部正式下达的招生计划文件为准、拟招收推免生人数以最后推免生系统确认的录取人数为准)。

一、报考条件
(一)报名申请我校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的人员,须符合《南方科技大学2019年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章程》相关规定。
(二)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3.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4. 我校所有招生专业不接受同等学力人员报考。
5. 我校所有招生专业只接受全日制非定向学生报考。
6.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取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注意: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报考资格审查将在报名、复试及录取阶段进行,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被取消报考、复试以及录取等资格。

二、招生专业、招生人数、学习方式
1、招生专业和招生人数:详见《南方科技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招生专业目录中公布的招生人数仅供参考,最终录取人数以教育部实际下达招生计划为准。

2、学习方式:全日制

三、报名
1.报名时间与方式
报名采取网上报名与现场确认相结合的方式。网上报名:2018年10月10日—31日,考生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yz.chsi.com.cn或http://yz.chsi.cn)进行报名。现场确认:11月中旬(具体时间由各省招办确定和公布)。
考生报考南方科技大学,“招生单位所在地区”选择“广东”,“招生单位”选择“(14325)南方科技大学”,在“院系所名称”栏中选择要报考的院系,然后选择报考专业及考试科目等报考信息。
2.报考点选择
考生要正确选择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省(区、市)的报考点,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具体情况可查询当地省(市)招生办网站。
3.报名注意事项
请考生务必牢记自己网报时的用户名和密码,后期打印准考证、调剂录取等均需使用此用户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所有考生均须履行报名手续。推免生不允许进行统考的报名,否则将被取消推免资格,列为统考生。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考生对报名信息要进行认真核对和确认,报名结束后考生报名信息不再允许修改,因考生信息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考生本人自行承担。

四、考试
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
1.初试
初试由国家统一组织,考试科目详见招生学科目录中有关考试科目的设置。全国统考科目的考试大纲由教育部统一发行,考生可在各大书店购买查阅。我校自命题初试科目的考试大纲可通过我校研招网查阅。初试时间为2018年12月22日-24日。初试成绩预计于2019年3月初通过我校研招网公布。
2.复试
复试由学校统一组织,我校将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合格资格线”及各专业招生计划,确定我校各培养单位及专业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分数线。初试成绩满足复试资格线的考生可参加复试。复试一般分为笔试和面试两部分,具体要求以各院(系)确定的为准。
学校复试工作将按照各院系公布的复试规程进行,具体要求由各院系在复试前通过南方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或各院系主页等形式向考生公布。
3.资格审查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复试时将对考生的报考资格进行审查,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复试和录取。不具有报考资格和提供虚假材料的考生一经发现将随时取消其录取资格,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根据教育部的统一要求,资格审查除审查准考证和有效身份证件外,非应届本科生需提交学历证书、《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应届本科生需提交学生证和《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其毕业证书将在入学时提交审查。考生可登陆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http://www.chsi.com.cn),提前按要求进行学历或学籍认证,具体认证办法可在网上查询。

五、调剂
1.第一志愿上线考生数低于复试人数的专业方可接收调剂生参加复试,具体见我校公布的调剂需求。
2.我校拟预留少部分招生计划用于接收优秀全日制考生调剂。
3.对初试成绩符合国家分数线要求而未被我校录取的考生,可向其他招生单位申请调剂。我校将积极为这部分考生办理调剂手续。

六、录取
我校本着全面衡量、确保质量、择优录取的原则,根据考生的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并结合其平时学习成绩和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确定拟录取名单。在通过主管部门的录取检查后,拟录取考生将被正式录取。录取通知书在录取检查结束后发放,预计发放时间为6月上旬。

七、体检
新生入学时须进行体格检查,未达到国家规定体检标准者,取消入学资格。

八、学费和奖助学金
根据国家财政部、教育部的相关文件精神,所有纳入招生计划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都要缴纳学费。学校有关研究生收费与奖助学金管理办法的具体规定,详见南方科技大学研究生院网站。

九、其他事项
1.以上各条款如有与上级部门政策不一致,以上级部门政策为准。
2.考生务必认真、详尽、准确填写联系方式,如因考生填写联系方式有误造成无法联系考生而影响考生复试录取等事宜,我校概不负责。
3. 考生因报考研究生而与原所在学校、单位或服务合同单位产生的纠纷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上述问题导致招生单位无法调取考生档案,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被录取的后果,我校不承担责任。
4.对于考生弄虚作假、考试作弊及其它违反招生规定的行为,将按教育部《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3号)及相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

十、联系方式
1.南方科技大学研招办:
电话:0755-88015791/88015888
网站:http://gs.sustc.edu.cn/
Email: yzb@sustc.edu.cn
2. 南方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
电话:0755-88015155 王老师
网站:http://bme.sustc.edu.cn/
Email:bmezb@sustc.edu.cn

阎锡蕴院士做客南科大讲堂并莅临我系指导工作

  2018年9月21日上午,我系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阎锡蕴做客第183期南科大讲堂,为我校师生带来关于“纳米酶:肿瘤治疗新策略”的专题讲座。讲座由我系系主任蒋兴宇主持。

阎锡蕴院士报告

  阎锡蕴201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为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她曾发表研究论文150余篇,其纳米酶应用相关研究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讲座中,阎锡蕴首先介绍了纳米酶的发现过程,她形容这是一个“跨界”并且“by chance”的过程。无机纳米材料为多功能分子,具有酶活性和纳米效应,即直径越小活性越高,并且活性与天然酶相当。她特别提到Fe3O4是一类过氧化物模拟酶。1993年该现象已被发现,但是在2007年阎锡蕴首次从酶学角度发表了文章,建立了系统的方法。利用Fe3O4纳米酶试纸条检测埃博拉病毒,解决了当地条件有限的问题,并且灵敏度很高,比传统方法提高了一百倍。铁蛋白搭载药物可以靶向治疗肿瘤细胞,并穿越血脑屏障。阎锡蕴课题组首次定义了纳米酶活性单位,建立了标准化。纳米酶活性单位为最适反应条件下,每分钟内催化1μmol底物转化为产物所需的酶量。阎锡蕴的讲座引发了在场师生的浓厚兴趣,大家积极提问,阎锡蕴从专业的角度仔细作答,现场气氛活跃。

讲座现场

  讲座结束后,阎锡蕴院士在我系系主任蒋兴宇、助理教授何俊龙的陪同下参观了我系教师办公和科研地点及我校冷冻电镜、实验动物中心等。

参观我系办公、科研环境

阎锡蕴与我系部分教师合影

参观冷冻电镜

我系承办首次在深举行的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术年会 助力推动医工交叉与融合

9月20日至22日,2018年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术年会(以下简称CBME2018)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千余名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专家、学者及青年人才齐聚鹏城,共同探讨先进医疗器械自主创新形势下的医工交叉与融合创新。


年会开幕式现场

 本次会议由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主办,南方科技大学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大学、中国科学院健康信息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人机智能协同系统重点实验室共同承办。


胡盛寿致欢迎辞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候任理事长、大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胡盛寿致欢迎辞,他指出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作为国家一级学会和生物医疗器械领域的专业学会,对于学术创新和医学转化具有关键作用,希望会议成为促进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建设、推进生物医学工程科研与高端产业应用的交流平台。


艾学峰致辞

深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艾学峰与会并致辞,他对本次会议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说,深圳作为国家的医疗器械和生物医疗产业重镇,非常注重源头创新、技术创新和人才团队、科技基础设施的作用。欢迎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加强与深圳的合作,推动生物医学工程科研可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高技术成果的产业化。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术年会每两年召开一届,本届是首次在深圳市召开。CBME2018将举办医疗健康大数据创新技术与应用、医学成像与人工智能、生物电子与传感器、微流控与临床检验、生物医学光学、医学神经与康复工程、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纳米医学、生物医学超声诊疗、心血管疾病诊疗方法等十余个学术论坛,共组织近200场口头报告、近300个学术交流壁报。其中,基因测序临床应用前沿分论坛在南方科技大学会场举行。


年会出席人员全景

CBME2018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曹雪涛、胡盛寿担任大会主席,南方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系主任蒋兴宇和深圳先进院郑海荣研究员、深圳大学陈思平、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李光林担任大会执行主席。南方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蒋兴宇、吴长锋、陈放怡、唐斌、奚磊、李凯、郭琼玉、何俊龙、张明明等教师担任多个分论坛主席或被邀请参加论坛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胡盛寿、中国科学院院士阎锡蕴、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润生、东南大学教授滕皋军、清华大学教授李路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张先恩、美国艾伦脑科学研究所教授彭汉川和深圳先进院研究员郑海荣分别就心血管医疗器械、纳米医学、质谱成像、介入器械创新、生物传感、神经调控、脑科学大数据和医学磁共振成像作大会主题报告。

针对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多学科交叉与产学研医协同创新的特点,会议设置了生物医学工程教育分论坛,邀请东南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单位代表探讨该领域的教育桎梏和解决方案。会议还特别设置了“蒋大宗先生”青年论文竞赛和生物医学工程期刊发展论坛。

来自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301医院、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科研院校、院所的专业人员共计1200余人参会。

2016级BME本科生“京西票号”奖学金评选结果公示

2018-2019学年“京西票号”奖学金,16级BME本科生共19人现场投票。出现平票情况后,由于同学们忙于上课,跟各位同学商量决定在QQ平台对平票的两位候选者再次投票,具体情况如下:
第一个名额:GPA排名第1的邓雨晴同学直接获得;
第二个名额:16级全体学生投票选出。经过投票,彭颖获得1票,林维聪获得5票,叶宇铭获得2票,董浩文获得1票,邵旭阳获得2票,李如旋获得2票,贺文琦获得1票,尹泓获得5票;林维聪和尹泓两位同学出现平票现象,所以在这两位同学中进行了qq第2轮投票。第2轮投票情况如下,尹泓获得9票,林维聪获得5票。故学生投票决定的第二个京西票号奖学金的学生是尹泓同学;
邓雨晴、尹泓两位同学获得2018-2019学年“京西票号”奖学金。如有异议,请于7个工作日内提出申请,联系人,王老师,wangd3@sustc.edu.cn,谢谢大家!
16级现场投票:计票人:林维聪;唱票人:尹泓;监票人:邓雨晴

生物医学工程系
2018年9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