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勇于冒险 甘于艰苦 乐于和谐

Adventurous Arduous Amiable

2021-11-04 | 综合新闻

消防安全,预防先行——生物医学工程系举办消防应急预演

       为进一步增强我系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自救防范能力,做到在发生火警火灾时,能临危不乱,有序、迅速地按照消防逃生路线安全疏散,2021年11月4日,生物医学工程系在工学院南楼开展了消防应急预演。工学院党委副书记彭中华、生物医学工程系系主任蒋兴宇以及生物医学工程系全体安全员出席活动。 活动现场        活动开始,工学院安全员谭志伟老师介绍了本次消防演练的必要性,号召大家对安全问题引起重视。来自安全、健康与环境办公室的程庆伟老师针对疏散路线、安全员的职责及注意事项作了明确清晰的部署安排。随后,彭中华副书记作讲话,他强调“安全第一,安全无小事”,并预祝此次预演圆满成功。 彭中华副书记作讲话        会上,系主任蒋兴宇老师对工学院举办此次活动表示感谢,要求各课题组前来参会的安全员务必重视各类安全培训,会议期间做好记录,将会议细节传达给各实验室成员。此外,蒋老师还结合自己在美国亲历实验室火灾的事例和大家再次强调了消防演练的重要性。他表示,自己将不定时到各个实验室巡查,如发现任何安全隐患,会及时指出,要求整改,希望大家引起重视。 蒋兴宇讲席教授作讲话        随后,安全员们针对具体的演练流程与在场老师进行交流。在模拟警铃响起后,大家选择了就近的安全楼梯预演了消防疏散。 疏散演练 疏散演练        会后,为了继续加强安全员的防御灾害事故的能力,学校安保老师为在场人员介绍了消防栓及灭火器的使用知识,强调了使用过程中的注意点,并正确示范了使用操作。 消防栓及灭火器使用介绍     生物医学工程系安全管理委员会

2021-10-28 | 科研新闻

科普系列 | 多药耐药细菌介绍及其感染的纳米医学防治

       1928年,人类历史上第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抗生素——青霉素由英国细菌学家Alexander Fleming发现,自此改变了人类与病原菌间的斗争。随后几大类天然抗生素的发现,开启了人们抵御常见病原菌感染的新时代。然而,自从20世纪40年代第一支青霉素投入临床,对其耐药的细菌就层出不穷。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对各种细菌产生了极高的选择压力。        通过质粒上抗生素抗性基因在种内和种间的横向传播,细菌可以自然地获得和积累耐药基因。 尤其是医院和畜牧业广泛使用抗生素,大大加速了细菌耐药性的发展,给世界经济造成了巨大的负担。为了克服细菌耐药性问题,人们增加了天然抗生素筛选的规模和深度。然而,随着新型天然抗生素的发现越来越难,人们只能被迫转向其他方法,例如对现有的抗生素结构进行修饰或半合成;微生物发酵筛选;使用新出现的基因组学方法以及高通量筛选来获得目标产品。尽管这些努力对人类与耐药菌的对抗做出了很大贡献,但巨大的人力和资金投入与产出并不成正比。由于投入产出比极不平衡,不少药企在新抗生素的研发上已经停止投入过多精力,这也导致了抗生素产品线的逐渐枯竭。与此同时,耐药菌株增多的趋势依然势不可挡。        通常,如果一种细菌携带多种抗生素的耐药基因,我们就称其为多药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bacteria),或“超级细菌(Superbug)”。自1960年代以来,人们陆续发现了多种“超级细菌”。除了被称为”ESKAPE”的六大常见多药耐药菌之外(E: 粪肠球菌,S: 金黄色葡萄球菌,K:肺炎克雷伯菌,A:鲍曼不动杆菌P:铜绿假单胞菌E:肠杆菌属),诸如多药耐药的念珠菌属(Candida),艰难梭菌(Clostridioides difficile),淋球菌(Neisseria gonorrhoeae),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沙门氏菌属(Salmonella),结核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等,也在逐渐造成越来越严重的威胁。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2019年估计,仅在美国,每年就有超过 280 万例耐药细菌感染,导致 35,000 多人死亡。在美国,社区相关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感染每年会给社会带来1.4-13.8亿美元的负担,而且这一数额还在不断增加。        与此同时,随着人们对于耐药菌认识的不断加深,一些条件致病的多药耐药菌所受的关注也在增加,例如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MRSE)。由于其广泛分布于人体皮肤表面,曾一度被认为是一种普通的共生菌。相较于分泌细菌外毒素较强的MRSA来说,其毒力较弱,难以引起正常人的系统性感染。然而,正是由于MRSE 的广泛分布,使得其增加了对人体的感染机会。另外形成生物膜(由细菌分泌的生物大分子及活细菌构成的厚毯状细菌群体,内含蛋白质、多糖、DNA等)的能力也使得MRSE能够定植于导管表面,从而造成反复且难以处理的院内感染,尤其是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中。在 2015-2017 年的一项调查中,MRSE被归类为成人血流感染以及成人手术部位感染病原体中的头号细菌。        此外,由于MRSE可以频繁地交换和积累耐药基因而不会引起身体症状,它也作为潜在的耐药基因库来促进种内和种间的耐药转化,从而促使更多多药耐药菌株的产生。在过去的20 年中,新抗生素的开发停滞不前,而多药耐药细菌层出不穷。人们迫切需要寻求新的方法来扩大针对 MRSE、MRSA 和其他多药耐药细菌的一线药物,寻找包括抗多药耐药菌株在内的广谱药物和难以诱导耐药性的药物变得迫在眉睫。        在传统抗生素工业的高通量筛选以及化学合成与修饰以外,纳米抗菌材料,尤其是抗多药耐药菌的纳米材料逐渐走入人们的视线。相较于传统抗生素,纳米抗菌材料的合成摒弃了大量繁琐的合成与提纯过程,仅需要对其进行简单的修饰。其生物相容性也相对较好。另外相较于抗生素依赖特定靶点的问题,纳米抗菌材料能够多通路抗菌,使细菌不易对其产生耐药性。以上这些都为治疗耐药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提供了全新策略。抗耐药菌纳米材料一般可以简单分为有机、无机和复合材料三大类别。有机抗耐药菌纳米材料的来源可以是天然动植物及其代谢产物,通过对其结构的化学修饰赋予其较好的抗耐药菌效果;也可以来源于人工合成的高分子聚合物。        从虾、蟹等水生节肢动物的外骨骼中提取并处理得到的壳聚糖(Chitosan),作为天然获取的正电有机高分子材料,具有非常好的人体相容性和代谢性。它能够与细菌表面负电荷吸引而破坏其膜结构,从而达到杀菌的目的。通过进一步在其侧链引入一系列的抗菌基团(季铵基,胍基),修饰后的壳聚糖能够拥有更强的抗耐药菌效果。类似的修饰也被应用在棉纤维和纸浆纤维上。同样是天然多糖,纳米原纤化纤维素作为一类取材于天然植物纤维的纳米材料,其比表面积大、生物相容性非常好。通过温和的氧化处理,醛基化的纳米原纤化纤维素作为伤口敷料,展现出对MRSA极好的杀伤效果。        人工合成的抗耐药菌纳米聚合物多种多样,以超支化聚乙烯亚胺为例,这种带正电的合成纳米高分子能够以细菌的细胞壁为目标,阻断耐药酶的作用,进而破坏MRSE耐药性。与抗生素协同使用,超支化聚乙烯亚胺能够敏化MRSE,进而增强已耐药抗生素的杀伤效果。除了化学聚合而成的高分子抗耐药菌纳米材料,超分子自组装纳米材料,即通过一系列分子间作用力控制分子的聚集行为,使其在溶剂中组合成为纳米网络,在此过程中凝聚并抑制多药耐药细菌的增长,也是一种有效控制和杀灭耐药菌的手段。        无机抗耐药菌纳米材料主要包括碳基、硅基和金属基抗耐药菌材料。其中各类金属钠米颗粒及金属化合物颗粒组成了对抗多药耐药菌感染的有效力量。银作为一种具有抗菌效果的金属,以其为原料制成的器皿和餐具自古以来就一直被人们使用。制成银纳米颗粒后,由于比表面积增大,银具有了更强大的抗菌效果,协同使用后,银纳米颗粒更是能够成百上千倍的增强抗生素对多药耐药细菌的杀伤力。但是银离子对于人体的毒性一直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通过简便的方法将纳米尺度的银纳米颗粒同介孔硅材料进行结合,能够在维持其抗菌浓度的前提下有效降低其对于人体细胞的毒性。另外将其与金或其他金属制成合金纳米颗粒,也能够有效地提高其人体相容性。        金纳米颗粒在1857年被发现,相较于银来说,金具有较高的化学惰性以及生物相容性,因此其抗菌应用也更加广泛。我们发现将抗生素的合成中间体与金纳米颗粒进行结合,能够增强其对耐对应抗生素的大肠杆菌的杀伤作用。金纳米颗粒的神奇不仅仅局限于此,将抗菌活性较弱的氨基嘧啶衍生物修饰在金纳米颗粒表面后,其展现出对于多药耐药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高效杀灭效果。这种修饰了氨基嘧啶衍生物的金纳米颗粒通过改变细菌表面正常生理电位,抑制ATP合酶活性,降低ATP水平,使得细菌的代谢水平整体下降。另一方面抑制核糖体亚基与tRNA结合,破坏其翻译过程。这种多靶点作用使得金纳米颗粒在有效对抗多药耐药细菌的同时不容易引起耐药性的过度积累。通过和其他非抗菌小分子共修饰,这种双配体的金纳米颗粒更是对多种耐药革兰氏阴性和革兰氏阳性菌都展现出抗菌效果。除了氨基嘧啶类小分子,氨基糖苷类小分子也能够在偶联金纳米颗粒后展现出对于耐药菌的杀灭效果。将其制成涂层或者通过纺丝的方式织成伤口敷料后,都能够有效防止多药耐药细菌的黏附和后续生物膜的形成。        除了对于其表面配体类型进行改变,对于金纳米颗粒的表面配体密度进行调节能够使得金纳米颗粒的抗菌谱在阳性耐药菌和阴性耐药菌之间转换,可以用于治疗复杂的复合型耐药菌感染。另外对于金纳米颗粒的核心进行其他贵金属的掺杂也能增强其抗菌活性。通过调控掺杂比例,金-铂、金-铑、金-钌合金构成的合金纳米颗粒均对于多重耐药的革兰氏阴性菌展现出较高的抗菌活性。金纳米颗粒的粒径在几到数百纳米不等,因此对于其尺寸的调控也展现出与其抗耐药菌活性极高的相关性。通过减小金纳米颗粒的尺寸到小于2纳米的范围,金纳米颗粒的抗菌谱和抗菌活性相较于尺寸稍大的金纳米颗粒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通常我们将直径小于2纳米的金纳米颗粒称为金纳米簇。在对抗多药耐药细菌的方面,金纳米簇因其高稳定性、制备简单和稳定的荧光而被广泛研究。通过在其表面修饰长链季铵配体,这些带有橙红色荧光的金纳米簇能够有效破坏MRSA的细胞膜结构,进而治疗MRSA引起的伤口感染。将其修饰在牙套表面后,其出色的抗菌能力能够有效治疗耐药链球菌引起的口腔炎症。特别地,由于其独特的光热效应,修饰了DNA酶的金纳米簇能够有效的破坏生物膜,进而产生广谱的抗耐药菌效果。        双配体修饰的金纳米簇能够有机结合两种配体的优势。通过优化配体比例,金纳米簇可以通过多种抗菌作用有效杀死多药耐药的革兰氏阳性菌,包括诱导细菌聚集、破坏细菌膜完整性和电位以及产生活性氧。此外,将优化后金纳米簇与一线抗生素相结合可以显着逆转耐药,从而大大提高一线抗生素的疗效,增强体外和皮肤感染动物模型对多药耐药菌的抗菌活性。此外,这些金纳米簇的近红外荧光可被用于监测其生物分布和体内清除效率。        以二硫化钼为代表的二维纳米金属化合物抗菌材料,能够响应光线的照射进而释放出活性氧。这些活性氧基团作为高效的氧化剂,能够与重要的生物大分子,例如膜蛋白以及DNA结合并损坏其结构。因此,这些二硫化钼纳米片能够广谱性地杀灭多重耐药的大肠杆菌和MRSA。        将有机和无机的抗耐药菌纳米材料进行结合后,其性能能够得到很大的提升。例如将纳米晶体纤维素作为底物,在其表面合成银纳米颗粒,不仅可以用于葡萄糖的比色检测,其对于多种耐药的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也表现出极高的抗菌作用。将氨基嘧啶衍生物负载的金纳米颗粒同细菌纤维素相结合,得到的抗菌辅料不仅能保持金纳米颗粒优良的抗耐药菌效果,其物理化学性质,包括吸水能力、机械应变和生物相容性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随着抗生素危机的逐渐来临,这些新兴的抗耐药菌纳米材料为我们对抗日益增长的多药耐药细菌种类以及越来越普遍的耐药细菌感染构筑了新的防线。我们设想这些抗多药耐药菌纳米材料能够在不远的未来脱离实验室进入到医院、学校、工厂等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人类的健康助力。   拓展阅读: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html/2021/sc/D1SC03056F     本文作者:庞泽阳 微流控-纳米生物实验室

2021-10-10 | 教学新闻

南方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2021年战略咨询会顺利召开

​       2021年10月9日,南方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2021年战略咨询会在办公楼201召开,海南大学校长骆清铭院士(线上)、深圳大学副校长张学记院士、南方科技大学代理副校长顾东风院士、南方科技大学代理副校长杨学明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杨广中院士(线上),南方科技大学工学院院长徐政和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研究生院院长、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汪宏讲席教授,南方科技大学工学院党委书记、工学院副院长、电子与电气工程系贡毅教授,南方科技大学科研部常务副部长王亚武等出席会议,院系全体教研序列教师参加会议,南方科技大学工学院院长徐政和院士主持会议。 合影        顾东风代理副校长代表学校首先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并介绍了学校和工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整体情况,对生物医学工程系的发展充满信心。他表示,拥有着天时、地利、人和优势的南科大生医工系,应充分把握机遇,将“双区”资源、师资优势、科研实力注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形成南科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引领大健康产业发展,打造创新育人先行示范。 代理副校长顾东风院士发言 代理副校长杨学明院士发言   工学院院长徐政和院士主持会议 南方科技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研究生院院长、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汪宏讲席教授出席会议        随后,系主任蒋兴宇针对生物医学工程系具体情况进行专题汇报,报告从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发展历史、师资队伍与资源、科研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社会服务与学科声誉等多角度对学科现状和发展规划进行了全面探析。蒋兴宇强调,生医工系将继续完善新工科教育体系、优化培养方案、推进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推进校企协同育人。在科研工作方面,要推进“顶天立地”的科研工作建设,不仅要不断推进科研成果,也要将科研技术落地,促进和企业的合作。 蒋兴宇讲席教授作汇报        专家们围绕会议议题,结合各自院校的学科发展经验,针对学科方向、学科师资、科学研究、人才引进和未来规划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分享与献言献策。专家们充分肯定了生物医学工程系近年来取得的成绩,同时也指出了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 海南大学校长骆清铭院士发言(线上) 颁发聘书 深圳大学副校长张学记院士发言        专家们建议,我系发展要进一步结合地域特色和行业背景,在科研上注重凝练突出自身特色优势,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同向同行,并强调要形成合力,发展有特色的科研工作;在人才培养方面,专家们强调系里年轻PI们要沉下心来,苦练内功,要做爱岗敬业、具有奉献精神的优秀教师;在学科方向上,要抢抓机遇,形成独树一帜的特色专业,多交流、多交叉、多融合、多创新。        与会教师就团队建设、人才培养、学科交叉等方面和专家们进行了互动交流。专家们强调,生医工系应组织骨干力量,承接更多的国家项目,把海外英才聚集起来,为国家科技创新和未来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会议现场        最后,系主任蒋兴宇在总结讲话中强调,各位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为我系下一阶段的战略规划和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想法,全体教职工要统一思想,认真学习、落实到位,全面推进我系发展建设再上新台阶。     采写:张艺真

2021-09-30 | 综合新闻

工学院安全领导小组检查生医工系实验室

       国庆假期在即,根据相关文件精神和学校相关工作安排,为切实做好国庆放假期间实验室安全工作,消除安全隐患,预防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9月30日下午工学院安全领导小组对生医工系实验室进行了全面检查。彭中华书记、谭志伟老师在生医工系安全员邓丹丹陪同下,对各实验室安全进行了详细检查。        彭书记对实验室以及实验人员的安全十分重视。一进实验区,只要看到实验人员没有穿实验服,彭书记一定会语重心长地提醒大家注意穿实验服。对于实验室功能分区不明显、生活区跟实验区距离分隔够的情况,彭书记建议把靠近座位区的实验台用来作为物资存储空间,将需要实验用到的设备挪到封闭实验区等。        彭书记还检查了各实验室的急救药箱到位情况,解释了急救药箱放在实验区的必要性,并提出具体建议,指出药箱应放在什么位置以便拿取。        对于灭火器材,彭书记、谭志伟老师也亲身示范了如何检查灭火器的有效期,并检查卡片填写情况,以及指导卡片张贴在什么位置更便于检查和填写。        彭书记和谭志伟老师还检查了各实验室的化学品使用和存储情况,对生医工系整体实验室安全还比较满意。期间,特别称赞了吴德成老师实验室,认为如果每个实验室的管理都这么规范的话,就很省心了。        彭书记最后强调了各实验室的安全检查日志一定要及时填写,更新到当天。        此次工学院领导们一丝不苟地检查实验室安全工作,消除实验室安全隐患,期望在节假日期间仍能保证实验室安全运行的举措,让在场师生们都感受到了工学院对实验室安全和实验人员安全的用心。                                 生医工系安全管理委员会 采写:邓丹丹                                   2021.9.30

2021-08-26 | 综合新闻

生医工系蒋兴宇系主任带队检查实验室安全

         7月21日,临近学校暑假,生物医学工程系系主任蒋兴宇讲席教授在事先未通知各实验室情况下,对生医工系位于工学院大楼内的所有实验室进行了安全突击检查。在此期间,蒋老师指出了各实验室存在的安全隐患,并督促各实验室做出整改。          此次突击检查中,蒋老师发现部分实验室存在一些共性问题。比如:实验室内堆积大量纸箱、物品遮挡配电箱以及化学品存放不规范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蒋老师对实验室负责人进行了通报批评。        此外,还发现部分实验室的有机试剂和易燃试剂未收纳进防爆柜、部分实验室内在没有人的情况下没有锁好门、因实验过程操作不当使地板湿滑等问题。针对此类隐患,蒋老师当面指出问题,并拍照通知到具体实验室,要求相关PI落实整改。         本次实验室安全检查,检查内容具体全面。对实验室环境安全,例如门窗关闭降低物品丢失防盗风险、实验室内部水电空调的使用安全和节能、激光等特种设备辐射的安全保护、消防灭火器材的配备和更新检查、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的存放、消防通道的堵塞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全盘清查。         通过本次检查,各实验室对安全问题更加重视。实验人员表示,今后将提高安全意识,在后续实验操作过程中,也将会更注重实验操作规范。   生医工系实验室安全管理委员会 2021年7月22日

2021-07-07 | 党建新闻

生物医学工程系各党支部开展组织生活会,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讲话

生物医学工程系第一党支部学习情况:        生物医学工程系第一党支部于2021年7月6日在工学院南楼812会议室召开组织生活会,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会上,第一党支部书记吴德成同志带大家温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百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随后,出席会议的32名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一一分享了自己学习心得。        作为从国外回来的教师,唐建波老师、刘泉影老师等分享了自己国内外经历的对比,刘泉影老师分享说,在国外看了一些国内的影视和记录片,更感觉到大国重器,迫切想回国做点事情。有着国内优越环境的便利,刘老师觉得更应该努力发展自己,为国家的发展得更加自由昌盛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唐建波老师通过阐述自己的留学经历,分享了其在“初心易得,始终难守”的深刻体会。        作为科研工作者的主力军,生医工系党总支奚磊书记结合自己的工作,深刻阐释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重要意义,鼓励大家从随式科研做到原创性的创新成果,从而实现技术突破。        作为新一代的青年共产党人,以史明鉴,我们没有忘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对前人的浴血奋战、牺牲奉献换来的幸福我们应该备感珍惜和感恩。分享期间,多位党员纷纷表示要利用现有的条件,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出更好的成果,为国家的下一个百年计划舔砖加瓦,贡献自己的力量。   生物医学工程系第二党支部学习情况:        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生物医学工程系党总支组织全体党员、预备党员、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在工学院南楼722会议室集中观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直播。大家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共同感受振奋人心的时刻。 会后,大家备受震撼,感慨万分,迅速掀起学习热潮。        7月6日,生医工系第二党支部组织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张明明书记在会上紧密结合学校工作实际,与大家率先交流学习体会。他表示,我们今天的和平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辈用他们的鲜血换来的,我们要永远铭记他们的付出,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同时,他希望在座同志们能够认认真真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积极从中查找差距不足,促进改进提高。        随后,与会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一一交流了感想。大家纷纷表示,习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非常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思考。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在这一百年,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一切的奋斗,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创举。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党的正确领导,这一目标的实现,也让我们更有信心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张明明书记最后总结道,生医工系第二党支部是一个学生支部,作为青年党员,同志们应为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而自豪,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骄傲。今后应时刻响应党的号召,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紧跟党的步伐,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   采写:邓丹丹、肖然

2021-06-01 | 科研新闻

南科大吴长锋团队开发高亮度聚合物点探针实现三维多色超分辨成像应用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教授吴长锋课题组成功开发了一系列高亮度聚合物点荧光探针,通过荧光探针功能化和扩展成像技术,在普通荧光显微镜上可以观察到精细的亚细胞结构,分辨率高达30 nm。相关成果发表在材料领域知名期刊Advanced Materials。 超分辨光学成像因其能够提供低于衍射极限的分辨率而获得了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当前超分辨技术主要分为两类:基于激发光调制的超分辨成像和基于单分子定位的超分辨成像。扩展显微成像采用了截然不同的思路:通过将样本膨胀扩大,使得原本在衍射极限范围内的相邻分子由于距离变大而变得清晰可辨。该方法不依赖于复杂的成像系统,用普通共聚焦显微镜可以获得纳米级分辨率,但样本扩展过程中由化学猝灭及密度稀释导致的荧光亮度衰减是该方法进一步发展的难题。 针对这一问题,研究团队开发了适用多色扩展显微成像的聚合物点荧光探针。相比于商用的荧光染料,聚合物点的荧光标记亮度可以提高6倍。由于聚合物点的高亮度标记,细胞骨架微管蛋白的三维空间构象、网格蛋白有被小泡以及神经元突触结构等,都能够在普通荧光显微镜上解析出来(图1a-c)。课题组进一步将聚合物点探针、扩展成像技术、和光学涨落超分辨技术结合起来,在普通宽场显微镜上实现了约30 nm的超高分辨率成像,更加真实地还原出微管蛋白尺寸以及线粒体中空膜结构等细节信息(图1d-j)。这些发现展示了高亮度聚合物点在生物光学成像的应用潜力。 图1 三维超分辨扩展-光学涨落联合成像解析亚细胞精细结构     扩展显微成像的样本标记过程步骤繁琐、重复耗时。针对这一问题,课题组博士后刘志贺开发了全自动细胞免疫荧光标记系统(如图2),可以代替人工,自动完成免疫荧光标记实验。 图2 全自动细胞免疫荧光标记平台 南方科技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刘洁为本文第一作者,南方科技大学为该论文的通讯单位。以上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资助项目等的支持。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02/adma.202007854       供稿:生物医学工程系 文字:刘洁 图片:刘洁 通讯员:肖然 编辑:劳湘雯

2021-05-24 | 综合新闻

生物医学工程系五周年成果展顺利举行

       生物医学工程系五周年成果展于2021年5月22日举行。此次成果展以“庆建党百年,展科研成果”为主题,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直播录播并行”的展示方式,既满足了疫情防控常态化的需要,也扩大了人员参与的范围,建立了一个全方位、全时段、开放式的信息共享空间。 赵予生致开幕词        开幕式上,我校代理副校长、科研部部长、前沿与交叉科学研究院院长赵予生致开幕词。他表示,生物医学工程系至今成立5周年,期间发展迅速,成果显著。希望今后加强学科间的思维碰撞,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和先进技术创新。 蒋兴宇致辞 切五周年蛋糕        随后,生物医学工程系系主任蒋兴宇致辞。他对多年来一直关心、支持生医工系发展的各级领导、社会各界人士、广大师生表示感谢。并希望生医工系以建系五周年为契机,继续砥砺前行、勇创佳绩。 活动合影 陈放怡老师接受线上直播采访 张博老师接受线上直播采访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在此期间,生物医学工程系全体17个课题组参与展览,吸引了二百余位专家学者、校内师生参加。活动在师生中取得良好反响。2021年是南科大生医工系创系五周年,亦是我系建设发展中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起点。今后,生医工系将继续勇攀科研高峰,努力迈向新征程。   采写:肖然

2021-05-13 | 党建新闻

庆建党百年|生物医学工程系第一、第二党支部召开5月全体党员大会

       5月12日-13日,生物医学工程系第一党支部、第二党支部相继在工学院南楼722会议室召开全体党员大会。        会上重点学习了中国共产党深圳市第七次代表大会相关会议精神,会议认为,学习宣传贯彻好第七次党代会的精神,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四十周年庆祝大会、视察广东深圳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举措,是全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要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同落实好党史学习教育、同学习贯穿贯彻第七次党代会的精神同步开展;围绕第七次党代会的工作要求来抓落实,关键要结合气象工作的具体实际、紧抓机遇、深化改革、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地保障双区建设。 生物医学工程系第一党支部召开支部大会        会上,支部书记吴德成、张明明分别带领各自支部再次学习了“百名书记讲党课”活动中我系党总支书记奚磊教授、第一党支部书记吴德成讲席教授和第二党支部书记张明明助理教授的授课视频。与会党员通过党史活动的学习,感受到了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在场党员纷纷表示,今后要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 生物医学工程系第二党支部召开支部大会        与会同志还就近期我校发布的《南科大精神与校风校训大讨论工作指引》进行了讨论。校训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是全体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经过十年来的快速高质量发展,我校目前已经形成了“敢闯敢试、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追求卓越”的创校精神和“创知、创新、创业”的办学特色。2021 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学校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新十年征程起点,我们要进一步凝聚共识,为早日建成扎根中国大地、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型研究型大学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与会同志肯定了确立校训的必要性,表示这是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的客观需要,建设一流高校的必然要求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在需要。        会后,吴书记、张书记总结,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我们才能更好牢记初心使命、奋进复兴征程。我们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筑牢信仰之基,要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努力把我们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联系我们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学苑大道1088号

bme@sustech.edu.cn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