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勇于冒险 甘于艰苦 乐于和谐

Adventurous Arduous Amiable

2020-05-20 | 科研新闻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伍海燕老师受邀开展线上讲座

       受南方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邀请,来自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伍海燕副研究员于腾讯会议平台以专业又不失幽默的方式通过最近的研究案例阐释了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如,新冠肺炎)下产生的焦虑等心理反应。此类问题相关的研究角度多样,例如心理理论、社会影响、文化影响,情绪因素等,也包括决策的计算模型等定量研究。研究方法则主要涉及在线实验,脑刺激,脑影像处理和EEG-fMRI同步技术等。        围绕着“焦虑”这一核心主题,本报告对以下三个具体的研究案例进行了生动的介绍:1)焦虑、共情与亲社会行为;2)焦虑、隔离与好奇心;3)焦虑、隔离与生命意义感。   一、疼痛共情与亲社会行为与疫情爆发的影响关系        首先,简单介绍几个共情研究的例子。如下图所示,图a研究了观看他人闻令人厌恶气味的视频与自己闻令人厌恶的气味的脑激活对比图。脑激活对比中可以看出两种条件有相似的脑激活。图b是客观观察他人肢体触摸的视频和主观体验被触摸两种条件下的脑激活对比,可以看出在客观条件下,被试脑激活也与主观体验条件类似。图c是人自身感知疼痛相比于感知同伴的疼痛的共情脑区激活特征。图d是女性观看对她公平的被试接受疼痛刺激时激活共情相关脑区。图e 观看潜在产生疼痛的图片刺激激活共情相关脑区。图f是面部表情为中性和疼痛反应的脑区激活共情脑区。图g 是看手被针扎产生共情。 图1 共情研究示例        那么灾难的发生是否会导致亲社会行为增加呢?COVID-19从爆发至今也有几个月的时间了,人们是否会由于长期接触和接受灾难信息而产生共情疲劳呢?        关于这个两个问题的解答,有两种相反的背景理论作为假设支持,分别是心理台风眼效应与涟漪效应。针对COVID-19疫情,以武汉为起点,考虑被试距武汉的距离及其共情能力之间的关系,并作出如下假设:1)随着COVID-19的突发,共情导致的亲社会意愿(疼痛分享意愿)会在疫情期间降低,并且这种亲社会意愿的转变会被共情的水平显著调控,表现为对疼痛表现者的评分降低。2)过度暴露于多种信息可能会影响共情。3)疫情爆发所产生的焦虑对共情和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可能受到距疫情中央地区的距离影响。   心理台风眼效应: 心理台风眼效应来自早期心理所李纾研究员在汶川地震发生时的相关心理学研究。发现越靠近汶川的居民,对汶川地震灾难事件表现的反而越平静。而距离汶川越远的民众的焦虑和担忧反而更多。 涟漪效应: 涟漪效应较为传统,认为风险中心区的群体风险知觉水平最高,随着风险事件的影响一圈一圈的向外扩散,非风险中心区个体的风险知觉水平将逐渐下降。          第一批实验材料在2019年11月份制作和投放,采集了520名控制组数据收集数据。当时虽然未能预期疫情的发生,但是从数据构成的角度刚好可以被用到此研究中。疫情期间的实验材料同样是以网络实验的方式与2020年2月23号至2月24号期间采集。2019年的实验材料来自电击实验(此实验已经伦理审核通过,电流不会造成安全隐患,但能引发疼痛感)。被试在摄像头前描述自身对这些电击所引发的主观感受。这些材料与被试谎称被电击的描述视频混合并经过筛选(筛选出可被猜中撒谎或真实描述的概率为随机水平)后被在线投放。并在2020年2月23-24日重新采集了570名被试疫情期间数据。 图2 研究一的实验流程        以一个视频为例,报告中与观众互动发现,观众对视频判断也在随机水平,不过有意思的是,在伍老师公布了视频是经过50%准确性后,观众朋友们多判断为假。被试看完视频后,需要做四种反应。 1.这个人是否真实的遭到了点击?(真/假); 2.共情水平:请你判断你觉得这个人被电击时候的疼痛程度?(1完全不疼~7非常疼痛); 3.替代性体验:请你判断你在观看这个人视频时候自己的疼痛程度?(1完全不疼~7非常疼痛); 4.亲社会意愿:请你判断,如果可能的话,你在多大程度上愿意帮助这个人减轻疼痛?(1完全不愿意~7非常愿意)        经过分析发现,在IRI量表分数和视频评价的三个水平上(共情水平,替代性体验和亲社会意愿)均有显著性差异。其中在共情关心、观点采择和想象角度,疫情时相比疫情前有显著降低。但在个人悲伤角度,疫情后相比疫情前显著升高。并且疫情后,相比疫情前被试的共情水平,替代性体验和亲社会意愿均有所下降。        这项研究提出疫情发生与共情水平和亲社会意愿间存在中介效应。即在疫情发生前,共情水平与亲社会意愿的相关性高于疫情发生后两者的相关性程度。另外对于疫情发生后,被试的状态焦虑与特征共情,共情水平和亲社会行为间关系的假设模型如下图: 图3 共情水平的中介效应        状态焦虑与特质共情的关系可能是受到武汉距离调控的。即在强焦虑状态下的被试中,距离武汉越近的被试的特质共情越低。 图4 新闻辨别力的抑制作用        除此之外,新闻的辨别力在状态焦虑与特质共情关系上有负向抑制作用。在疫情爆发后,人们对铺天盖地的新闻感到困惑,并且对特质共情产生了消极影响。        在武汉解封后,重新采集了一批数据以作为模型的验证。加入新的数据后,发现在真假判断上,疫情发生的时间条件不存在差异。但是在解封后,特质共情持续下降,观点采择和想象有所回升,个人悲伤水平在解封后有所降低。        在解封之后,共情水平、替代性体验和亲社会意愿水平仍较低。同样的状态焦虑和特征焦虑均在解封后有显著下降。   研究结论: 1. 疫情发生使得人的亲社会意愿下降。可能的原因是:从共情水平和特质共情水平的下降可以推论,被试可能产生共情疲劳。 2. 状态焦虑能负向影响特质共情,并且它们的关系是受到离武汉的距离这一变量调节(越接近武汉的居民的特质共情受到疫情的影响越严重)。这一点可以用涟漪效应解释。   二、传染病爆发时的焦虑诱发抑制了好奇心        疫情发生后,人们对周边事物的好奇心减弱了吗?疫情产生的焦虑是否会抑制人的好奇心呢?心理学对好奇心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890年,William James提出“好奇心除了是一种被环境的纯粹新奇性唤起和刺激的敏感性,也是一种直接作用于特定信息的科学好奇心”。至今较为广泛接受的定义是Grossnickle在2016年提出的“个体在经历或寻找某个对照性变量时,对知识或信息的渴望,并伴随着积极的情绪、强烈的唤醒或探索性的行为”。 表1 心理学者的好奇心研究观点        受疫情影响,自我隔离、增加社交距离等防控措施在全世界范围内普遍实施。据此,从焦虑和好奇心的角度出发,可提出以下问题:1)疫情期间的焦虑和自我隔离等措施,如何影响人们对事物的好奇心?2)增加社交距离对自闭、社交焦虑的影响如何?3)自闭的特质如何调节焦虑对好奇心的影响?        在疫情发生期间,伍老师在线进行探索性研究,收集了570例被试的数据,收集了有关自闭、状态特质焦虑、好奇心和探索性、知识性好奇等量表和COVID-19相关问题。在3月13号,收集了500名中国被试的模糊任务、社交焦虑、人际好奇心、隔离问卷等相关测评。与此同时,收集了200名美国被试基于同样问卷的数据,旨在进行跨国家、跨文化对比。 图5 研究二的实验流程   图6 Blurred Task任务示例        在第一个阶段,被试需要猜测模糊背景下的图片内容,并在对话框中填写。在第二阶段,提问被试是否想要知道图片内容(1表示无好奇~5表示非常好奇)。第三阶段有两种条件,分别为提供答案和不提供答案。在提供答案的条件下,让被试评价对图片的惊讶程度(1不惊讶~5非常惊讶)。在不提供答案的条件下,提示被试此问题不提供答案,请评价你的失望程度(1不失望~5非常失望) 图7 社会距离对知觉好奇心的中介效应        那么结果显而易见,在疫情下产生的焦虑的确影响知觉好奇心。受隔离的社交距离中介调节。同时人自闭属性也会调节人际好奇心。人的自闭属性越高,越对他人不感兴趣。 图8 中美知识好奇心对比        结果发现,越高水平的社交焦虑能够预测更低水平的人际好奇。在自闭属性上,随着自闭属性的增加,人际好奇呈现增加趋势。随着特质焦虑的增加人的特质好奇水平会降低,但是对于知识的好奇心不会随着状态焦虑的变化而变化。 研究结论 1.状态焦虑对知觉好奇心有负性影响。这一关系也受到社交隔离的影响。 2.状态焦虑对人际好奇有正性影响,在社交隔离状态下,人们的人际好奇心会增加,这一点受到自闭倾向的影响。 3.特质焦虑对特质好奇心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特质/状态焦虑对知识认知好奇无显著影响。   三、疫情之下的生命意义感、焦虑和抑郁的关系        本研究调查分别在三种角度开展。首先对人生期望角度做了四个维度的测量。其次在重要性和代价角度做了四个维度的测量。第三,完成某体验对生命长度上的代价。初步分析结果发现人评定自我成功的重要性和人对普通体验的重要性角度有一些有趣的结果,有可能预测生命意义感的寻求。        这一部分结果还在分析过程中,但是有一些初步结果可以汇报给大家。初步分析结果发现人评定自我成功的重要性和人对普通体验的重要性角度有一些有趣的结果,有可能预测生命意义感的寻求。但是,以金钱换取体验的相关实验发现:年长者似乎更不愿意为不平凡的体验和自我成功的体验买单。在较高抑郁分数的被试数据中发现,他们似乎更愿意为了个人的成功付出更多金钱和寿命,并且将平凡和不平凡的生命体验都看的十分重要(这些与抑郁相关的结果在2020年5月的第二批数据中得到验证)。 图9 社会地位等级与消费、生命付出观念雷达图        将自我评价的社会地位进行评级,分为低、中、高三个组。初步结果发现,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组与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组之间的生命体验消费和生命付出观念存在一定程度的互补。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人群不太愿意为社交关系和个人成功付出时间和生命。恰恰相反,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会更愿意为自我成功付钱,家庭和伴侣关系付出时间。而中等程度的人群更加关注家庭和伴侣关系。对于社会地位高的人,相比现在的生活状态不愿意得到更长的寿命。而如果一切理想,不同年龄段的人都希望能获得更长的寿命,但是同比之下社会地位高的人对寿命长度的期望要仍较低。(这些结果尚为初步结果。因数据在进一步采集和分析,此结论可能有异于最终结论。)   伍老师给大家的建议 疫情毫无疑问会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在讲座最后,伍老师给大家几个复工后的生活学习工作建议: 改回正常生活规律,让身体提前进入状态。 主动屏蔽四面八方的信息。 集中注意力在可控的事物上。 继续保持适宜的卫生习惯。   名词解释: 共情是指通过观看或者想象能够感知、理解他人的处境,能对他人的处境产生相似的情绪反应,并对导致这种情绪状态的来源有清楚的认识的一种能力。 亲社会行为:一种有益于他人的行为,如助人,合作,捐赠等。 共情疲劳:助人者在向服务对象提供援助服务的过程中,因共情投入或承受救助对象的痛苦而使得助人者对救助对象共情能力或兴趣减低。 好奇心:个体在经历或寻找某个对照性变量时,对知识或信息的渴望,并伴随着积极的情绪、强烈的唤醒或探索性的行为。 死亡焦虑(death anxiety)是指当死亡必然性被提醒时,个体的内心深处收到死亡威胁而产生的一种带有惧怕或恐惧的情绪状态。 生命意义(meaning in life)指让你们对自己生命的理解和体会,以及对目标、任务或使命的领悟。Steger认为生命意义包含意义体验(the presence of meaning)和意义寻求(the search for meaning)两个维度。 主观幸福感:人对幸福的主观感受。柏拉图认为,有王者气质的人最幸福,最不幸的是专制的独裁者。他用一种独特的方法计算出,王者的生活比独裁者的生活快乐3^6 = 729倍。   参考文献: Batson, C. D., Duncan, B. D., Ackerman, P., Buckley, T., & Birch, K. (1981). Is empathic emotion a source of altruistic motiv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0(2), 290.De Vignemont, F., & Singer, T. (2006). The empathic brain: how, when and why?.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10(10), 435-441. Bernhardt, B. C., & Singer, T. (2012). The neural basis of empathy. Annual review of neuroscience, 35, 1-23. Hein, G., & Singer, T. (2008). I feel how you feel but not always: the empathic brain and its modulation. Current opinion in neurobiology, 18(2), 153-158. Cao S Q.(2020). Emerging infectious outbreak inhibits pain empathy mediated prosocial behavior. http://psyarxiv.com/5p8kd/ 张向葵, 郭娟, & 田录梅. (2005). 自尊能缓冲死亡焦虑吗?——自尊对死亡提醒条件下大学生死亡焦虑的影响. 心理科学(03), 91-94.   伍老师的报告视频已经上传B站。如有兴趣观看完整的报告视频,请扫描下面的二维码观看:     作者:NCC lab于浩 校对:NCC lab王海慧

2020-05-10 | 科研新闻

西南大学心理学院雷旭教授受邀开展线上讲座

       受南方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刘泉影助理教授邀请,来自西南大学心理学院的雷旭教授(www.leixulab.net)于腾讯会议平台在线讲解了静息态研究中EEG(electroencephalogram,脑电图)和fMRI(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功能磁共振成像)各自的特点,并提出了能够结合两者优势的静息态研究方向。 一、研究背景 图1 睁闭眼影响EEG频谱能量的重测性        雷教授首先介绍了静息态的定义,以及EEG和fMRI这两种记录静息态神经活动的技术的时空分辨率互补性。紧接着,基于静息态研究中的被试应睁眼还是闭眼的讨论,雷教授进一步讨论了EEG和fMRI在静息态神经信号上的重测性差异。较早的基于fMRI的研究认为睁眼状态下的被试其功能连接网络能被更好地测量。而雷教授团队发现,在多次静息态测量中,被试的EEG信号特征,即频谱能量特征和功能连接指标,在闭眼状态下有更好的重测性(图1)。另外,相比于将其投射到大脑皮层水平上,EEG信号的特征在电极水平的重测性更高(图2)。 图2 影响静息态EEG重测性的因素 二、时间:全脑信号 图3 fMRI与EEG全脑信号        在四个主题中,雷老师首先了在时间方面的一个新颖的指标-全脑信号。全脑信号是由fMRI信号在全脑中简单的叠加平均,并发现全脑计算的全脑信号与仅靠灰质计算的全脑信号高度相关。在最近5-10年,学术界逐渐开始关注全脑信号的意义,并发现的全脑信号具有一些重要的生理意义。雷老师借此联想到EEG全脑信号是否也存在类似的意义。 图4 参考电极标准化技术        但在实际操作中EEG的全脑信号是无法得到的!无论是使用FCz参考电极(信号受参考电极影响)或是进行平均参考(加总后等于0),都无法得到有意义的全脑信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雷老师使用的参考电极标准化技术(Yao 2001 IEEE BME),尝试将信号反演到源,再通过无穷远参考计算到头表。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得到反映全脑电活动的EEG全脑信号(即尧信号)。EEG尧信号主要来自灰质中的锥体细胞,覆盖范围主要是全脑的上半部,相比fMRI全脑信号的覆盖范围有一些局限。通过EEG-fMRI同步采集得到信号进行对比,处理后的EEG尧信号(主要是gamma频段)和fMRI全脑信号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同时,雷老师还探索了EEG尧信号在生理心理中独特的意义,并发现该信号可以很好地解释被试的困倦度和警觉度。 三、空间:大尺度脑网络 图5 脑网络与大脑节律        在空间方面,雷老师介绍了大尺度脑网络方面的重要工作(Smith et al 2009 PNAS),该工作通过元分析的方法验证了静息态的脑网络与来自之前研究的各种任务综合得到的一些脑网络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表明大脑在静息态状态下很有可能是在重现或预演其他任务。在另一项研究里(Mantini et al 2007 PNAS),研究者通过同步采集的EEG-fMRI研究了脑网络与大脑节律的关系,发现脑网络和特定节律的对应关系并不明显,往往同时与多个节律具有相关性。接下来雷老师介绍了NCClab刘泉影老师在2017年的工作,该研究使用了高密度脑电采集信号,相比EEG-fMRI同步采集具有更高的信噪比。这项研究非常清晰的展示了不同脑网络与特定节律之间的关系,通过上图可以看到,对于大部分脑网络与节律都只有较为宽泛的对应关系。在MEG的研究(Pasquale 2012 Neuron)中也发现的类似的现象。 图6 静息态皮层节律成像软件        雷老师团队提出了将来自fMRI的功能网络作为空间先验信息引入到EEG源成像中的网络源成像(NESOI)方法。并且进一步将8种fMRI先验得到的大尺度脑网络作为静息态脑电的空间先验,开发了静息态皮层节律成像软件(正在开发2.0),该软件可以完成头表的节律分析,皮层的节律分析以及大尺度脑网络的分析。无论是头表的节律分析还是皮层的节律分析都可以一键完成,脑电预处理的功能也即将加入。还可以在脑网络层面分析具体每个节律的能量,以及不同网络之间的节律的功能连接。 四、频率:无标度性 图7 生物界的无标度性 图8 EEG与fMRI无标度性的相关 图9 EEG的节律成分与非节律成分        雷教授接下来介绍了神经信号在频域上的“无标度性“特征与功能的关系。“无标度性“即信号功率正相关与频率的倒数的特点(图7)。而该正相关的系数可以反映不同个体、功能或脑区的特征。例如,无标度性特征可以预测区分内向与外向的人格特质。另一方面,在对比EEG和fMRI各自的无标度性时,其相关性在睡眠状态下的更高(图8)。基于这些发现,雷教授提出了EEG的节律成分与大尺度网络相关,而非节律成分反映全脑的整体特性的假设(图9)。 五、意义:静息态自发思维 图10 自发思维与EEG和fMRI 图11 EEG与fMRI对自发思维的敏感度        雷教授接下来讲解了如何通过结合EEG和fMRI找到静息态自发思维的神经指标。自发思维指例如意识中断、回忆过去和想象未来等在静息态下发生的思维过程。在10秒到1分钟的时间尺度上,fMRI可以用于发现思维过程与大尺度闹网络激活的关系;而EEG信号可以被切割为长度为100毫秒从而将其电极水平特征对应到不同的“微状态”(图10)。雷教授团队收集了70余个被试的EEG数据,1100余个被试的fMRI数据,并发现EEG和fMRI对不同的自发思维过程有不同的敏感度(图11)。例如EEG对睡眠过程敏感度更高,而fMRI可能对特定脑区相关的功能的敏感性更高。   扫码观看讲座视频   参考文献: Allen, Elena A., Damaraju, Eswar,Plis, Sergey M., Erhardt, Erik B., Eichele, Tom, & Calhoun, Vince D.(2012). Tracking Whole-Brain Connectivity Dynamics in the Resting State. Cerebral Cortex, 24(3), 663-676.doi:10.1093/cercor/bhs352 Anderson, Alana J., & Perone, Sammy.(2018). Developmental change in the resting state electroencephalogram:Insights into cognition and the brain. Brainand Cognition, 126, 40-52. doi:https://doi.org/10.1016/j.bandc.2018.08.001 Andrews-Hanna, Jessica R., Reidler, Jay S.,Huang, Christine, & Buckner, Randy L. (2010). Evidence for the DefaultNetwork’s Role in Spontaneous Cognition. Journalof Neurophysiology, 104(1), 322-335. doi:10.1152/jn.00830.2009 Britz, Juliane, Van De Ville, Dimitri,& Michel, Christoph M. (2010). BOLD correlates of EEG topography revealrapid resting-state network dynamics. NeuroImage,52(4), 1162-1170. doi:https://doi.org/10.1016/j.neuroimage.2010.02.052 Chang, Catie, Liu, Zhongming, Chen, MichaelC., Liu, Xiao, & Duyn, Jeff H. (2013). EEG correlates of time-varying BOLDfunctional connectivity. NeuroImage, 72,227-236. doi:https://doi.org/10.1016/j.neuroimage.2013.01.049 de Pasquale, Francesco,Della Penna, Stefania, Snyder, Abraham Z, Marzetti, Laura, Pizzella,Vittorio, Romani, Gian Luca, & Corbetta, Maurizio. (2012). A CorticalCore for Dynamic Integration of Functional Networks in the Resting Human Brain.Neuron, 74(4), 753-764. doi:https://doi.org/10.1016/j.neuron.2012.03.031 Diaz, B. Alexander, Van Der Sluis, Sophie,Moens, Sarah, Benjamins, Jeroen, Migliorati, Filippo, Stoffers, Diederick, . .. Linkenkaer-Hansen, Klaus. (2013). The Amsterdam Resting-State Questionnairereveals multiple phenotypes of resting-state cognition. Frontiers in Human Neuroscience, 7(446).doi:10.3389/fnhum.2013.00446 He, Biyu J., Zempel, John M., Snyder,Abraham Z., & Raichle, Marcus E. (2010). The Temporal Structures andFunctional Significance of Scale-free Brain Activity. Neuron, 66(3), 353-369. doi:https://doi.org/10.1016/j.neuron.2010.04.020 He, Yong, Wang, Jinhui, Wang, Liang, Chen,Zhang J., Yan, Chaogan, Yang, Hong, . . . Evans, Alan C. (2009). Uncoveringintrinsic modular organization of spontaneous brain activity in humans. PloS one, 4(4), e5226-e5226.doi:10.1371/journal.pone.0005226 Huang, Xiaoli, Long, Zhiliang, & Lei,Xu. (2019). Electrophysiological signatures of the resting-state fMRI globalsignal: A simultaneous EEG-fMRI study. Journalof Neuroscience Methods, 311, 351-359. doi:https://doi.org/10.1016/j.jneumeth.2018.09.017 Killingsworth, Matthew A., & Gilbert,Daniel T. (2010). A Wandering Mind Is an Unhappy Mind. Science, 330(6006), 932. doi:10.1126/science.1192439 Lehmann, D, Pascual-Marqui, RD, &Michel, C. (2009). EEG microstates. Scholarpedia,4, 7632. Lei, Xu, Wang, Yulin, Yuan, Hong, &Chen, Antao. (2015). Brain Scale-free Properties in Awake Rest and NREM Sleep:A Simultaneous EEG/fMRI Study. BrainTopography, 28(2), 292-304. doi:10.1007/s10548-014-0399-x Lei, Xu, Wu, Taoyu, & Valdes-Sosa,Pedro. (2015). Incorporating priors for EEG source imaging and connectivityanalysis. Frontiers in Neuroscience, 9(284).doi:10.3389/fnins.2015.00284 Lei, Xu, Xu, Peng, Luo, Cheng, Zhao,Jinping, Zhou, Dong, & Yao, Dezhong. (2011). fMRI functional networks forEEG source imaging. Human Brain Mapping,32(7), 1141-1160. doi:10.1002/hbm.21098 Lei, Xu, Zhao, Zhiying, & Chen, Hong.(2013). Extraversion is encoded by scale-free dynamics of default mode network.NeuroImage, 74, 52-57. doi:https://doi.org/10.1016/j.neuroimage.2013.02.020 Liu, Quanying, Farahibozorg, Seyedehrezvan,Porcaro, Camillo, Wenderoth, Nicole, & Mantini, Dante. (2017). Detectinglarge-scale networks in the human brain using high-densityelectroencephalography. Human BrainMapping, 38(9), 4631-4643. doi:10.1002/hbm.23688 Mantini, D., Perrucci, M. G., Del Gratta,C., Romani, G. L., & Corbetta, M. (2007). Electrophysiological signaturesof resting state networks in the human brain.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04(32), 13170.doi:10.1073/pnas.0700668104 Smith, Stephen M., Fox, Peter T., Miller,Karla L., Glahn, David C., Fox, P. Mickle, Mackay, Clare E., . . . Beckmann,Christian F. (2009). Correspondence of the brain's functionalarchitecture during activation and rest. Proceedings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06(31), 13040.doi:10.1073/pnas.0905267106 Thomas Yeo, B. T., Krienen, Fenna M.,Sepulcre, Jorge, Sabuncu, Mert R., Lashkari, Danial, Hollinshead, Marisa, . . .Buckner, Randy L. (2011).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human cerebral cortexestimated by intrinsic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Journal of Neurophysiology, 106(3), 1125-1165.doi:10.1152/jn.00338.2011 Van Dijk, Koene R. A., Hedden, Trey,Venkataraman, Archana, Evans, Karleyton C., Lazar, Sara W., & Buckner,Randy L. (2009). Intrinsic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As a Tool For HumanConnectomics: Theory, Properties, and Optimization. Journal of Neurophysiology, 103(1), 297-321.doi:10.1152/jn.00783.2009 Wen, Haiguang, & Liu, Zhongming.(2016). Broadband Electrophysiological Dynamics Contribute to GlobalResting-State fMRI Signal. 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36(22), 6030. doi:10.1523/JNEUROSCI.0187-16.2016 Yao, Dezhong, & He, Bin. (2001). A Self-Coherence Enhancement Algorithm and its Application to EnhancingThree-Dimensional Source Estimation from EEGs. Annals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29(11), 1019-1027.doi:10.1114/1.1415526     本文作者:NCC lab 王正旸、魏晨

2020-04-21 | 科研新闻

上海交通大学许志钦副教授受邀开展线上讲座

       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是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机器学习方法的一部分。深度学习架构,如深度神经网络、深度信念网络、递归神经网络和卷积神经网络等,已被应用于生物信息学、药物设计、医学图像分析等领域。          受南方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刘泉影博士邀请,来自上海交通大学自然科学研究院的许志钦博士(https://ins.sjtu.edu.cn/people/xuzhiqin/)于腾讯会议平台在线深入浅出的讲解了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的频率原则 (Frequency Principle, F-Principle)理论,并利用实验与数学理论结合的方式,阐明了深度神经网络更适用于低频情况(“DNNs prefer low frequency”)这一核心思想。 图1: 深度学习的优势          在讲座伊始,许博士以实验案例说明了深度学习算法的优势。 深度神经网络(DNN)模型中参数复杂,可用于拟合细微的变化,并且DNN 大部分时候不会有过度拟合现象。深度学习与传统学习理论不一样,虽然模型复杂度高,但是具有比较好的泛化能力(generalization ability),也就是算法对新样本的适应能力较强。        然而,深度学习理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可能出现的问题。许博士用轻松幽默的漫画方式(如图2)说明在某些情况下DNN可能并没有全面考察真实问题,只是在能“做事的地方”尝试解决问题。 图2: 深度学习的问题        本次讲座涉及到的模型中的“频率”(Frequency)理解为“输入变化一点点,输出变化的大小”。在了解了DNN模型中所使用的“频率”这一映射(mapping)基础上产生的核心概念之后,从简单函数/一维空间问题出发,频率空间出现了频率原则。首先,直观地,通过实验可以发现,DNN在拟合过程是从轮廓开始的,再随着步数和层数增加,慢慢“抓住”细节。 图3: 频率原则(F-Principle)的研究框架        在图示拟合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图像上出现平坦、震荡等特征。许博士解释这些特征可用数学理论上的傅里叶分析中相应的频率概念解释,其中平坦图像对应低频概念,震荡图像对应高频概念。        结合实验与理论解释,得出DNN具有擅长捕捉低频分量,同时将高频分量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并且逐步捕捉高频成分的特点——频率原则(Frequency Principle)。同时,关于“频率还是幅度决定收敛速度”这一问题,许博士的研究发现:收敛是从低频到高频的。 图4: 频率原则(Frequency Principle)        “一维问题类似于在光亮的地方摸索清楚了”,进一步考虑函数维度升高的情况。特别地,对二维到一维的映射,许博士给出了一个详细的实验描述——记住一张图片(如图5),即像素点到该点灰度值的映射。实验中发现随着步数增加,图像的轮廓细节逐渐清晰。多个高维度情况下的实验与思考都体现一个最重要的思想——从频率角度理解深度学习。 图5: DNN二维的实验案例        这些实验案例中,所讨论的频率是反映频率(response frequency),即输入输出映射的频率,而不是相邻像素的变化强度的变化率。因此,高频是指图像中的像素强度的微小变化可能会引起输出的较大变化。实验发现,如果特意设计噪音,DNN就不再进行有效识别,由于映射发生了变化,从而产生了不一样的频率。这也就是说,在DNN中,图像的改变对识别结果的影响本质上是频率的影响作用。结合傅里叶分析、离散化、低通滤波器、卷积定理等数学方法可以有效说明输入输出同时高维的实际问题中的频率原则。实验与理论并行一致验证DNN低频先收敛的性质。 图6: DNN高维的实验案例        最后,许博士结合已有的研究和分析结果说明“深度学习不是万能,只是低频的学习器。在某些高频问题中,强制调参是不容易做出来结果的”。结合深度学习频率原则与计算神经科学,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大脑是否也执行频率原则——先做低频反应,再做高频反应 ?对于相关的特定神经科学的问题,“频率”要如何理解并定义?更多新想法和理论值得我们去探索并实践!   文字:王海慧   参考文献: Xu, Zhi-Qin John, et al. “Frequency principle: Fourier analysis sheds light on deep neural networks.” arXiv preprint arXiv:1901.06523 (2019).   Xu, Zhi-Qin John, Yaoyu Zhang, and Yanyang Xiao. “Training behavior of deep neural network in frequency domai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eur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pringer, Cham, 2019.   Xu, Zhiqin John. “Understanding training and generalization in deep learning by fourier analysis.” arXiv preprint arXiv:1808.04295 (2018).   Zhang, Yaoyu, et al. “Explicitizing an implicit bias of the frequency principle in two-layer neural networks.” arXiv preprint arXiv:1905.10264 (2019).   Zhang, Yaoyu, et al. “A type of generalization error induced by initialization in deep neural networks.” arXiv preprint arXiv:1905.07777 (2019).   Luo, Tao, et al. “Theory of the frequency principle for general deep neural networks.” arXiv preprint arXiv:1906.09235 (2019).   Cai, Wei, and Zhi-Qin John Xu. “Multi-scale deep neural networks for solving high dimensional pdes.” arXiv preprint arXiv:1910.11710 (2019).   文中所有图片均来自于线上讲座屏幕截图

2020-04-13 | 科研新闻

南科大郭琼玉课题组发表构建透明化离体模型研究成果

       近日,南科大生物医学工程系助理教授郭琼玉课题组在肿瘤介入栓塞领域构建透明化离体模型方面取得最新研究进展,相关成果论文以“构建透明化肝脏离体模型评估肿瘤血管栓塞治疗(Decellularized liver as a translucent ex vivo model for vascular embolization evaluation)”为题发表在生物材料领域顶级学术期刊Biomaterials。        生物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传统体外模型和动物模型已经开始显示出越来越多的局限性,而透明化离体器官模型近几年来在观察研究器官的三维精细结构以及相关疾病机理等方面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对于失去手术机会的肝癌患者来说,最普遍的临床治疗方案之一是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针对肿瘤供血肝动脉选择性地进行栓塞化疗。然而,TACE治疗缺乏有效模型对栓塞制剂的栓塞化疗特性进行评估,严重影响了该临床治疗药物制剂的研发。此前的相关研究主要使用微流控等体外模型来评估栓塞剂性能,但是此类模型使用的材质与肝脏真实血管的机械性能相差甚远,且模型通道的设计往往过于简单,难以模拟肝细胞癌中复杂的血管分布。而TACE治疗的动物模型由于采用的DSA、CT、MRI等成像系统分辨率较低,无法研究栓塞剂在末梢血管中的栓塞深度,且难以实时动态地监测栓塞效果。因此,如何开发新型TACE模型系统精确地评估栓塞制剂,已经成为该临床领域发展的关键核心问题。 图1. 透明化离体肝脏模型血管系统的量化分析        针对这一问题,郭琼玉课题组提出了一种采用脱细胞全肝器官作为透明化离体模型对血管栓塞进行评估的新策略。近年来脱细胞技术主要应用于可再生器官重建,该研究创新通过严格控制的脱细胞灌注方法开发了透明化离体肝脏,在脱洗细胞的同时保留了肝内的细胞外基质和整个脉管系统。相较于天然不透明的肝脏,脱细胞肝脏获得了半透明的外观,其脉管系统可以通过各种成像工具进行可视化,包括明场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和光声显微镜(图1)。 图2. 在透明化离体肝脏模型中评估不同肿瘤介入栓塞剂        课题组采用该透明化离体肝脏模型,针对不同种类的肝癌介入栓塞剂(包括液态栓塞剂碘化油和固体栓塞剂栓塞微球)进行了动态和量化评估。课题组发现,透明化离体肝脏模型肝脏血管网络的物理和生理特性比基于聚二甲基硅氧烷等材料的体外模型更为复杂和精细。因此,通过使用该透明化离体模型,可以获得其它模型难以获得的量化数据,包括栓塞剂渗透深度、栓塞终点以及空间分布等重要栓塞特性参数(图2)。 图3. 动态监测液体栓塞剂碘化油栓塞动力学        此外,课题组首次通过透明化离体肝脏模型动态评估了TACE治疗的栓塞效果(图3),发现液体栓塞剂(如碘化油)的栓塞终点强烈依赖于注射压力,当碘化油到达毛细血管末端时注射压力会急速升高,可能引发栓塞剂泄漏和组织损伤。而对于诸如可降解微球和临床用栓塞微球等固体颗粒栓塞剂,接近栓塞终点的栓塞颗粒密度显著减少。该结果证实固体栓塞剂的颗粒大小和渗透深度是决定颗粒栓塞剂栓塞分布及栓塞终点的两个关键因素,同时这两种因素强烈依赖于血管的尺寸和分布。        郭琼玉介绍,此项研究工作为建立透明化器官模型可视化研究及评估临床治疗手段开辟了新的途径,有望为蓬勃发展的生物技术和生物材料提供更加有效的评估策略。        我校生物医学工程系科研助理高雅楠是论文第一作者,科研助理李志华等对论文做出了重要贡献。郭琼玉为本论文的唯一通讯作者,南科大为第一通讯单位。该研究获得了南科大生物医学工程系副教授奚磊、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讲席教授王湘麟、生物系教授肖国芝,以及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Hanry Yu和副教授Hwa Liang Leo等研究人员的大力支持。        该研究项目获得了广东省重点领域研究计划“材料基因工程”重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孔雀计划等项目的资助。        论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42961220301010?via%3Dihub   供稿:生物医学工程系 编辑:刘馨 主图设计:丘妍  

2020-03-30 | 综合新闻

我系讲席教授蒋兴宇当选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学会会士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工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系主任、讲席教授蒋兴宇因其在“使用微/纳米材料进行多重分析,从而提高了医疗保健的质量和生物医学研究的效率”等方面的贡献,当选2020年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学会会士(AIMBE Fellow)。        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学会(AIMBE,American Institute for Medic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是国际医学与生物工程领域著名的非营利性学术组织,旨在引领和推进医学工程和生物学工程为社会服务。AIMBE Fellow 由世界医学与生物工程领域最杰出(Top 2%)的学者组成,每年经过国际同行提名与严格评选产生。其贡献对生物医学、医疗器械、疾病治疗以及相关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影响。今年全球共有156名科学家当选。 蒋兴宇        蒋兴宇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微流控芯片和纳米生物医学。他于2010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3年获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2014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2019年获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首席科学家”、首届“科学探索奖”(由腾讯基金会发起);曾获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迄今发表论文200多篇。

2020-03-27 | 科研新闻

中国科学院人机智能协同系统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李光林受邀开展线上讲座

       3月27日,中国科学院人机智能协同系统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李光林老师受我系张明明老师的邀请,在腾讯会议平台上开展了线上讲座。         基于神经机器接口技术的人机交互是实现生机电一体化机器人系统智能控制的核心,运动功能康复和辅助系统是生机电一体化机器人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而利用神经接口技术获取人体活动信息是实现行为与运动意图精确识别的关键。目前,利用各种柔性传感技术精准获取神经肌肉活动的生理信息,来实现运动意图精确识别是人机智能交互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此次报告汇报了该课题组在柔性传感检测技术及应用方面的一些初步研究进展。        当前,人机交互已经是当然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活动,包括手机,电脑的使用等等。交互包括物理交互,语音交互,智能交互等。“智能交互”是要求自然,精准,安全的一种交互。基于神经接口的人机交互系统是智能交互的一个重要实例,即采集脑电信号,外周神经信号或者是肌电信号来解码人的意图,实现人机交互。        但是这也存在问题。首先,这种系统缺乏力反馈,将极大地限制人机交互的发展。为了促进人机交互发展,李教授团队选取了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研究:利用骨骼肌肉信号来尝试构建一个更好的人机交互系统。这种思想旨在探究肌肉,血液,神经三者之间的耦合关系来提升鲁棒性;研究生理电信号,包括研究EMG信号,以此来改进假肢;改进传感电极,用对皮肤友好的,不受导电膏限制的织物电极,来成功采到各种生理信号。        近期,柔性电极一改传统金属电极的形状,以其柔软性,低电阻的特性受到研究者的广泛青睐。但是这些研究也存在困难,自于“人”的挑战,部分用户很难长时间稳定的输出信息,同时,也存在着来自“机”的挑战,即有决策的算法,以及鲁棒性差的问题。相信如果克服这些困难,自然、精准、安全的人机交互时代会指日可待。   文字:祁是辰

2020-03-10 | 科研新闻

南科大生物医学工程系李凯团队在《德国应用化学》发表平面型AIEgens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南科大生物医学工程系副教授李凯团队在平面型AIEgens(聚集诱导发光剂)固态发光的增强效应研究及其在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治疗领域的应用取得最新进展。研究成果以“平面型AIEgens光敏剂的设计及其在治疗多重耐药菌感染中的应用(Planar AIEgens with Enhanced Solid-State Luminescence and ROS-Generation for Multidrug-Resistant Bacteria Treatment)”为题发表于化学类国际顶尖期刊《德国应用化学》(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IF:12.257)。        荧光材料由于其在光电子学和生物医学工程领域中的巨大潜力而备受关注。虽然AIEgens的开发极为有效地解决了传统荧光材料聚集诱发的荧光猝灭(ACQ)问题,但平面型AIEgens的开发仍然不足,主要瓶颈是平面荧光材料分子间极易发生π-π堆积而难以克服固有的ACQ现象。因此,寻找简单有效的增强平面型AIEgens的固体发光方法,为其广泛应用奠定基础,显得尤为重要。 氟取代平面型AIEgens的设计策略        在这项工作中,课题组设计并合成了三对平面型AIEgens,基于激发态双键重整(ESDBR)效应的理论基础对其光物理性质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在芳香环中引入氟取代基,分子间氢键作用可以有效限制在聚集态环境中的分子运动,抑制其非辐射跃迁,进而显著提升了AIEgens的聚集态量子产率。研究结果还表明,该类平面型AIEgens激子可以有效地失活到基态,并且与粘度响应具有一定的关联性。此外,该类AIEgens具有随着聚集而提升的AIE(聚集诱导发光)性能,同时可以有效促进活性氧簇的生成能力。 DMA-AB-F和F-AB-DMA两种平面型AIEgens的紫外-可见光和荧光光谱        课题组进一步将该类平面AIEgens材料作为光敏剂,探索其在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光动力治疗中的效果。在体外实验中,DMA-AB-F分子显示出对多重耐药大肠杆菌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良好杀伤效果。在体内实验中,课题组建立了标准的小鼠三级烧伤感染模型来评估材料的灭菌效果。结果显示,经过光动力治疗的伤口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光动力实验组样本的细菌数量也显著少于对照组。因此,体外和体内实验证明DMA-AB-F作为AIE光敏剂具有优异的光动力抗菌疗效。 体外抗菌效果图 在体抗菌效果图        在这项研究中,课题组仅需通过氟原子的取代,就可有效利用分子内氢键作用来限制分子的运动、增加发光单元的晶体密度,从而使非辐射衰变速率降低一个数量级,开发出高固态量子产率的平面型AIEgens。同时,课题组利用该材料聚集诱导活性氧簇生成的特性,成功证明该类平面型AIEgens有用于治疗多重耐药细菌感染的潜力。        李凯课题组研究副教授倪侦翔博士介绍,本研究提出的增强平面型AIEgens固态量子产率的设计策略,不同于传统引入大分子基团作为旋转单元(如四苯基乙烯、三苯胺)的策略,有效突破了AIEgens的设计瓶颈,为开发更多平面型AIE光敏剂并用于生物医学领域提供了更多选择。 李凯课题组“有研Lab”合影(摄于2019年夏。李凯:后排右一;倪侦翔:后排左二;闵天亮:后排左一)        倪侦翔和2018级南科大-哈工大联培硕士研究生闵天亮为文章共同第一作者,李凯为唯一通讯作者,南方科技大学为论文第一通讯单位。        该项研究获得了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张鹏飞、南科大生物医学工程系助理教授何俊龙等研究人员的大力支持,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深圳市基础研究计划等项目的资助。 论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anie.202001103 供稿单位:生物医学工程系 编辑:刘馨

2020-03-05 | 科研新闻

南科大金大勇合作团队在《自然》刊文 展望单颗粒光谱学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2020年3月4日,南方科技大学-悉尼科技大学生物医学材料与仪器联合研究中心主任、南科大生物医学工程系讲席教授金大勇合作研究团队在《自然》上发表以“功能化纳米材料单颗粒光谱学”(Single particle spectroscopy for functional nanomaterials)为题的综述展望。文章概述了历年来不同类发光纳米材料在单颗粒层面的光谱学研究进展,回顾了从单颗粒光谱学技术中获得的新启发,展望了推进下一代单颗粒光谱学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欲善其事,先利其器”,纳米材料新功能研发需要更高灵敏度和分辨率的光学显微仪器。经过近些年基础研究和诸多成像分析技术的突破,单颗粒光谱学展示了广阔的科学应用前景,单颗粒光谱学正在成为现代基础科研的“利器”。目前,金大勇团队正在努力打造世界顶尖的光学成像与多维度分析仪器平台,指导和推动新型功能材料的开发,从而为纳米光学、光电子技术、超分辨亚细胞成像、单分子检测、量子通讯和大数据存储等领域的下一次突破提供“利器”。        当今的纳米材料合成已经实现了高度可控,但即使是同一批次合成的发光纳米粒子,单个颗粒的光学性质往往是不均匀的,这是由于尺寸、形状、结构缺陷、表面基团和电荷等方面的细微影响。这一构效关系是与材料科学、晶体学和界面化学相关的基础研究中的核心问题,对纳米材料合成的重复性、功能和应用至关重要。单颗粒光谱学使人们能够辨别单个粒子的个体特征,从而提供关于其异质性的直接信息。        单颗粒光谱学的研究大大推动了人们对纳米材料异质性的认知理解、其背后光物理学原理的探索、材料均匀性控制的发展。譬如,人们利用单颗粒光谱学发现了量子点中存在不同类型的闪烁特性,具体观察了每类闪烁性的表现形式和物理机制,实现对闪烁性的控制利用。        单颗粒光谱仪器平台和方法的建立(图1)包括被动型方式(联用原子力显微镜、透射/扫描电镜)和主动型方式(原子力针尖操控、光镊等)。 图1. 利用相关方法揭示纳米单颗粒的确定性信息。a、AFM集成光学显微镜原位显示颗粒数量、几何形状及其二维操控;b、TEM/SEM/STEM确定颗粒的数量和组成;c、光镊通过改变泵浦激光的偏振态来操纵单个纳米颗粒的三维方向;d、超分辨显微技术可在突破衍射极限条件下确认纳米粒子的数量、几何形状、材料组成和电偶极子方向        纳米材料在不同光学维度的荧光特性除了决定于本征的电子跃迁特性之外,激子或电子也可以对温度、磁场和电场等外部场的刺激做出反应(图2)。这不仅为推进光物理学和材料特性有关研究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角度,还使得纳米颗粒作为新一代高灵敏纳米尺度传感器成为可能。 图2.应用外场来动态激发单个纳米粒子的响应。a、温变单颗粒光谱学统计数据显示,带电CdSe/CdS量子点中,非辐射俄歇复合的热激活由电子离域引起; b、在4K温度条件下,当磁场强度从0T增加到7T时,卤化铅钙钛矿的暗态单线态出现了伴有缓慢衰减速率的荧光发射; c、由于量子点的不同能带排列方式,Ⅱ型半导体纳米棒比Ⅰ型量子点具有更高的电压传感灵敏度。准Ⅱ型单纳米棒已用于膜电位传感        文章论述,单颗粒光谱学技术将继续推进纳米级现有材料和未来材料光物理特性的表征,发光纳米粒子新功能的加入预计将在一些关键的科学技术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从八个潜在的方向推动单颗粒光谱学的发展。        (一)超分辨单颗粒光谱学。光学衍射极限将继续限制先进单颗粒光谱仪的横向和纵向分辨率,解决方案将是结合现今发展的多种超分辨显微镜技术。        (二)多模联用单颗粒光谱学。光电联用以及操控技术联用,结合多种荧光模态的测量方式,可以准确辨别纳米材料的每一结构信息是如何影响其总体光学特性的。        (三)运用纳米镊子技术。非接触式捕获和操控纳米尺度的单个粒子,结合光谱学技术,将为基于纳米粒子的杂化组装器件开发提供机会。同时也可用于对距离和取向依赖现象的原位研究,例如不同类型的单纳米粒子之间的能量转移和力学动力学。        (四)单颗粒表面特性表征。表面物质和电荷的不均匀性会导致纳米颗粒光学性质的不均匀性,从特定的分子靶向到纳米器件的自组装,几乎影响纳米颗粒的所有预期应用。引入远场拉曼光谱等方法将为表征纳米粒子的表面形态提供新的视角。        (五)单颗粒的吸收测量。对于低量子效率的单纳米粒子或猝灭纳米粒子的荧光表征是无法得到单颗粒灵敏度的。一些技术方法也许能够用于单颗粒的吸收成像和光谱学测量,如图3a所示。        (六)单颗粒的量子效率测量。测量单颗粒绝对量子效率的挑战在于检测单个粒子吸收的光子数。替代方式是采用基于辐射和非辐射跃迁速率之比的测量方法。辐射速率的改变方法如图3b所示。        (七)高通量光谱学和数据分析。要将单颗粒研究应用到常规样品分析中,需要高通量单颗粒光谱仪和数据分析自动化。使用商用高光谱成像系统或棱镜来分散光谱信息的宽场成像方案可以极大地提高检测通量和速度。机器学习可以超越传统数据分析的极限,识别和记录单个纳米粒子的光学特征,避免重复实验。        (八)单颗粒光谱学标准化。纳米材料的许多群体性荧光测量方法要成为定量技术仍有待优化,因为不同研究组获得的结果可能会受到不同仪器设置和测量环境的影响。为了使得定量比较成为现实,单颗粒光谱学技术可以提供不同激发功率密度下发射光子的绝对数量。这种标准化的平台对非线性光学转换尤其重要。 图3. 先进单颗粒光谱学的发展远景。a和b,对单个物体的吸收(a)和量子产率 (b)测量中采用的光子学结构设计        本综述是由金大勇教授领导的南方科技大学-悉尼科技大学生物材料与仪器联合研究中心牵头,联合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生物材料与仪器研究所周佳佳博士,德国哥廷根大学第三物理研究所Chizhik博士和美国斯坦福大学朱棣文教授合作完成。        金大勇教授2019年初入职南方科技大学,筹建南方科技大学-悉尼科技大学生物材料与仪器联合研究中心,重点研发单分子探针传感器、高维度光学分辨解析、亚细胞超分辨成像、和“清、快、深、活”类器官多细胞体成像。该团队的研究得到了深圳科创委的大力支持。        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2048-8     供稿单位:生物医学工程系 编辑:刘馨

2020-02-29 | 教学新闻

活动回顾 | 生物医学工程系线上专业介绍会顺利召开

      为了增进学生、家长们对生物医学工程系的了解,提高学生对生医工专业知识学习的兴趣,我系于2020年2月29日晚在腾讯会议召开了线上专业介绍会。会议由系主任蒋兴宇讲席教授主持,我系多位老师亲临现场,共同为学生、家长们答疑解惑。       首先,蒋兴宇老师从最新的新冠肺炎疫情切入,为大家介绍了我系的专业优势、课程体系、学生培养情况、师资力量、科研情况、实习实践情况、联合培养与国际交流、奖学金设置以及专业就业前景等多个方面的信息内容,向同学们展示了生物医学工程系的设施建设以及历届学生取得的佳绩,鼓励同学们选择生医工系。       随后,我系多位老师也深入浅出地分别介绍了自己课题组的研究方向与发展状况。除此之外,有些老师结合了最新新冠肺炎、蝗虫灾害等疫情灾害,进一步介绍了自己课题组的研究方向与成果。老师们表示,系里拥有着雄厚的师资团队以及丰富的科研发展经验,这将为同学们今后的课程学习提供有力保障。       最后,我系2016级优秀毕业生李如璇同学结合自身经验,分享了她在哥伦比亚大学交流的情况,并针对本科生如何直博申请学校提供了许多建议,包括提前规划学业、保持GPA分数、尽早进入实验室学习工作、尽早准备托福/雅思/GRE、注重与导师以及学长、学姐的交流等,为低年级想要申请直博的同学清晰地指出了努力方向。在分享结束之后,学姐李如璇还针对多位同学的提问进行了详细解答,多方位地为同学们解答了学习、实习、申请的各类问题。       在老师直播讲解期间,同学们也在聊天区积极提问,我系教职工针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及时解答,让同学们对生医工专业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相信通过此次专业介绍,同学们都对生医工专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自己未来的学习方向和发展方向也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如想进一步及时掌握生医工系本科生进专业的相关信息,可扫码加入QQ群:   文字:肖然

2020-02-25 | 党建新闻

生物医学工程系党支部召开2019-2020学年春季学期第一次党支部大会

      2020年2月24日,南方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党支部召开了2019-2020学年春季学期第一次全体党员大会。因受疫情影响,本次党支部会议在线上举行,党支部45名党员参与会议,会议由支部书记奚磊老师主持。       本次会议主要围绕近期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展开,会议开始,支部宣传委员张明明老师传达了关于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时的讲话精神,带领各位党员学习了对待疫情党中央的八点要求。他指出,面对疫情,必须高度警惕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不获全胜绝不轻言成功。       随后,奚书记传达了学校防疫工作的部署要求与相关文件通知。并指出,在当前各地陆续解禁之后的阶段,师生们应更加注重自身安全问题,不能掉以轻心:决不能参加大规模的聚会、聚餐;出门时应佩戴口罩,回家之后勤洗手,避免用手触摸眼、口、鼻等粘膜部位;应遵循当地政府管控要求,响应政府举措;在家应多关注中老年等易感人群的身心健康;不要谎报瞒报个人信息,按学校要求完成自我隔离,不得以任何理由提前到校,有紧急事务需和老师提前沟通;并提请大家注意学校健康情况申报信息,按时完成;奚书记提醒,学校针对疫情现有相关咨询热线,有需要的同志们可以和支部沟通联系。       在学习方面,奚书记希望学生们尽量克服“手机不离手”的问题,对课程要认真预习、复习,按时完成作业,有问题与老师积极沟通。对于面临毕业的研究生,建议尽快和导师讨论自己项目,特殊情况特殊对待,从而保证可以顺利毕业。奚书记提醒,因疫情影响,春招可能会受影响,建议与导师沟通,以便做下一步打算。对于面临毕业的博士生,奚书记结合自身经验,鼓励同学们理清自己科研思路。有目的、有方向地阅读大量文献,分析文章写作思路,从而对自身领域能有充分的了解认识。       最后,张明明老师再次与党员学生们强调,应充分利用好在家时间,阅读文献、做好积累,厚积薄发,完成逆袭。   会议截图:     文字:肖然

2020-02-15 | 综合新闻

南科大生物医学工程系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简讯

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引发肺炎疫情,生物医学工程系全体教职工和学生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精神,坚定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和南方科技大学各类防控工作文件要求,按照文件指引开展各项工作。为进一步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更好地开展新学期有关工作,2020年2月11日上午,南方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举行了生物医学工程系防疫工作小组会议。本次会议以网络视频会议形式进行。生物医学工程系防疫工作小组组长蒋兴宇主持会议,副组长郭琼玉和防疫工作小组成员吴长锋、奚磊等汇报当前主要工作安排布置情况,各课题组负责人,研究序列教授及课题组成员代表,生物医学工程系系办全体秘书等人参加会议。 一、传达学校专项会议精神 根据2月10日学校召开的南方科技大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精神,我系全员要以最严作风、最严要求、最严措施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疫情期间,依法、科学、有序做好我系科研管理、教学管理、实验室管理、人员管理等各项工作,坚决打赢疫情防控工作狙击战。 二、加强疫情期间教学管理工作 (一)授课教师需按时返岗工作按学校相关规定,教学科研序列及教辅职员需于2月10日起返深工作。除学校规定不得返深上班或因不可抗力原因无法返深的情形,其他超过学校规定时间返深上班的,须按照学校请假流程履行请假手续并获得审批通过。如有特殊情况及问题,需及时向生物医学工程系防疫工作小组咨询及报备。(二)实行网上授课,确保网上授课质量。授课教师需认真对待每一次网上授课,切实提高授课视频及课件质量,结合网络授课特点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功能,进行课件分享和师生互动,确保网络授课质量。 三、落实课题组管理工作 落实课题组人员管理工作课题组负责人应积极掌握疫情期间课题组员工及学生动态及身体状况,每组安全员负责配合生物医学工程系防疫工作小组落实各项信息报送及传达工作。课题组人员需按照学校相关规定返深返校,不得提前。疫情期间,课题组负责人应根据实际情况,有序组织课题组人员进行非实验的科研工作(网络组会,布置撰写文献综述、提前准备科研项目申请等),为后续待疫情解除后开展科研工作做准备。 四、重点加强对人员的健康管理 生医工系关注每一位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健康状况,对全系所有教职员工都进行了实时关注及要求做健康汇报。将湖北武汉籍及非武汉籍教职员工作为重点关注对象,建立微信群,每天汇报健康状况。对于途经武汉员工,也建立健康监督机制,实行严格的14天居家医学隔离。落实每位员工的去向和健康状况,对全系234位教职工、访问人员和研究生要求“每日一报”,并在后台对健康状况进行监督管理,发现异常状况第一时间核实处理。确保实时动态掌握全校系教职工和学生的动态和健康状况。确保教职员工和学生按照学校要求时间返校,坚决不提前返校。 五、落实实验室管理工作 根据学校相关文件精神,为确保疫情期间师生健康安全和实验室安全,校内实验室原则上不得开启使用。如确需开展实验活动,按照学校规定,应报系主任审批,并向工学院院院长、学校疫情防控办公室和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报备,原则上实验室内工作人员不超过2人,且实验室必须配备安全员。各课题组、各实验室(包括科研、教学、公共实验室)应落实疫情防控和实验室安全管理各项措施,严防实验期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及其他实验室安全风险。 六、物资统计、采购和储备 为确保开学后,教学、科研各项工作能正常开展,系里提前对疫情防控物资做了预估预判,并做了相应采购准备。对口罩、体温计、血氧检测仪、消毒酒精、消毒液等等搜索多渠道进行采购,并按照学校相关文件要求进行储藏管理。 七、加强对病毒的宣传了解和疫情防控学习 及时传达省教育厅、学校相关文件,通过多渠道积极学习了解病毒知识,加强对疫情防控方式手段的了解和执行。加强全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相关舆情监测,引导师生不传谣、不信谣、不造谣,正确使用网络语言,不转发、不发表不当不实言论,防范和化解舆情风险。   生物医学工程系疫情防控工作小组 2020年2月11日 

联系我们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学苑大道1088号

bme@sustech.edu.cn

关注微信公众号